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八十年代是上海企业结束长期封闭状态,对外实行开放,逐步去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重要转折时期.十年来,上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变化,为九十年代上海企业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产品出口规模扩大,出口结构改善现阶段,产品出口依然是上海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式.1979年到1989年间,上海产品出口总额达396.5亿美元,超过前30年的总和.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上海产品出口结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工程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生物工程技术已从实验室研究开始进入大规模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工、农、医药等多种新产品的时期。在世界范围内,生物工程新产业纷纷兴起。美国、西欧和日本有关生物工程的公司已超过八百家,生物工程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国际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中,面对勃兴的沿海经济,武汉成了“塌陷的中部”,背起了沉重的包袱。在沿海和国外产品的双重挤压下,武汉工业加速了衰退的进程。曾经与海货、广货平分秋色的汉货,在外地市场节节溃退,本埠零售市场也仅占到13%的份额。武汉的经济位次迅速后移,从第4  相似文献   

4.
入世对中国葡萄酒行业来说,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要想在这场国际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强化内部改革,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高品质的产品赢得葡萄酒市场。 纵观入世后我国的各个行业,葡萄酒业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亮点:尽管它在我国酒业中所占的比重不足1/50,但它的发展势头却不容小视:从1990年到2000年,葡萄  相似文献   

5.
标准控制新的国家主权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杳 《瞭望》2005,(44)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的一个重大趋势是:全球市场份额的扩张已经不单纯是产品的流动,而演变成以产品为载体的产品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扩张。发达国家在相关国际机构中争夺国际标准的起草权、参与权和领导权的竞争也随之展开,其白热化程度同商品市场相比毫不逊色。标准控制已成为国际竞争最强有力的武器。 在国际标准舞台上,中国越来越活跃,从被动采用国际标准到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逐步实现 角色转换,并开始为中国产业取得新的"话语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财富》杂志将"中国制定标 准"放在其不久前发布的"把握未来两年的十大技术趋势"中的第三位一'中国将不再满足于以低 成本为他人制造产品,而是逐渐成为扮演全球标准制定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消费能力考验政策的耐力和勇气全世界都在消费“中国制造”的商品时,中国的好胃口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际知名品牌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消息并不鲜见,顶级名车、名表在中国找到数量惊人的买家,奢侈品展会在上海、北京等地轮番上演。可是,这只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最显眼的点,不能说明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旺盛。这个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7.
一、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回顾上海房地产市场始于1987年,首先出场的是住宅商品房,其销售面积占整个住房竣工面积的比重从10%逐渐上升至20%以上.随后,侨汇商品房、商住两用房、豪华别墅等房地产开发也渐成气候.1992年年初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通过《大公报》这一海外媒体向世界宣布:上海全面开放房地产市场.此后,海内外投资者纷纷组团来沪考察上海的房地产市场. 1992年,上海共批租地块201幅,可建894万平方米.新建中资房地产开发企业554家,加上批租地块的201家项目公司和原有的94家房产经营公司,共有房地产公司849家,虽然无法与香港目前3000多家相比,然而相对原来基础而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今天, 全球经济走势对我国的影响愈加 明显,股市自然也莫能外。而随着近来股市大盘回暖,市场中人似乎忘记了中国经济亦在世界之中这一点,低估甚至漠视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和股市的影响。 其实,这种低估外部影响的错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就犯过一次。1996年展开的长达一年半的大牛市,以上海市场涨三倍,深圳市场涨六倍而在1997年5月中旬结束,随后的1997年的7月,以泰国货  相似文献   

9.
李文增  黑祖庆 《求知》2013,(1):45-48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实践表明,作为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要途径,除了内地的边贸之外,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搞得也是比较成功的,且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基点。在国外,英国伦敦、新加坡和日本等地都相继开展了离岸人民币业务,形成了当今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世界发展格局。针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面临的竞争和挑战,为了推动中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必须加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内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值得高兴和重视的新动向:轻工业品素享盛誉的上海,遇到了各地激烈的挑战。许多地区正以新颖美观、经济实惠的日用工业品,在市场上与上海货角逐。 这种挑战从每年举行两次的百货、文化用品、针织品、五金、交电商品等全国供应会议上,明显地反映了出来。这些会议犹如一个个擂台,各地产品都要在那里亮相较量,在一九八二年下半年度的各类供应会议上,上海轻工业品的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仍有所增加,依然是“团体冠军”。但是,在不少项目上,遇到了有力的挑战: ——许多地区大力发展消费品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3,(27)
近几年,中国生产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被国际市场普遍看好,如高清晰度数字彩电、等离子、液晶、背投彩电、数码相机、VCD(DVD)、组合音响等市场需求旺盛。主要家电企业在稳定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到国外投资办厂。此外,一些有实  相似文献   

12.
虽说,震德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几乎无与伦比,然而,面对中国将加入关贸总协定可能给中国产品带来的一时的“威胁”:尽管国外产品价格高于国内两倍以上,但由于质量相差无几,人们迷信国外产品。居安思危的公司中港双方  相似文献   

13.
录像市场的现状和管理 1.录像市场,指进行有偿交换或买卖电视节日的市场.上海的录像市场始于1981年,首先在群众娱乐场所初步形成了自发的录像放映市场,内容大都为来自海外和港台的节目.由录像的放映面带动了整个录像事业的发展,制片单位、发行单位相继出现,上海的录像市场已具雏形.由于录像具有观众多、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因而录像市场发展相当迅猛.国外的武打、枪战、凶杀片大量涌进,1988年引进录像带为88种,1989年达到500种,在放映点,海外版录像放映率达80%-90%.在这一时期,公开的录像放映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88年6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彩色胶卷和相纸市场上,近一、两年“狼来了”喊声不绝。以柯达、富士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挟席卷世界市场之威,以强大的实力及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向中国同业施加着强大的压力。一时间中国感光材料市场战云密布,国产彩卷及相纸的市场份额日渐萎缩。国内数家感光材料生产企业为求自保,纷纷踏上与外商合资之道,唯有乐凯仍在民族工业的大旗下坚守阵地。面对外资洋货的冲击,身为中国感光材料行业龙头大哥的乐凯,能否在劣势中奋起?乐凯是否也要走合资之路,抑或继续高举民族工业大旗走下去?国家应否对这一行业采取保护政策?怎样保护?——一年多来,“乐凯”成了国内传媒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5.
让上海重新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建成国际贸易中心,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给上海带来的机遇.上海要真正成为连接国际国内两种经济、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枢纽,除了大力发展外向型、开放型经济,把对外贸易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建立贸工、贸技、贸农、贸商以及贸工技农商相结合的大企业集团之外,还必须加快组建内外贸、内外资相结合的贸易型先导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的企业不太善于海外发展,因为我们自己的地面实在太大了。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坐火车得几天几夜,从哈尔滨到海南岛,乘飞机也得几个时辰。再加上人口密度在全世界数一数二,13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那得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需求!外国人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全世界顶尖的跨国公司纷纷到大陆投资,看中的都是中国这个大市场。洋人从全球的角度找投资机会,他们看好中国,那么中国人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更没有理由不重视国内市场。此事不言自明。 洋人到中国投资,对他们而言就是走出国门,就是海外发展。但洋人看好大陆市场并不意味着他们只偏爱这一个,中国不过是跨国公司庞大发展计划的其中一个部署,在洋人眼里,全世界都是市场,东方不亮西方亮,哪里有机会哪里就应该有他们的存在。正是在这种全球化意识指导下,跨国公司越做越大,世界500强越做越强。 全球化早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将更全面更深刻地融入其中。但是得承认,与洋人相比,我们企业的全球化意识明显不足,全球化经验就更谈不上了。但让人着急的是形势不等人。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单靠国内市场,万事不求人的发展模式走不通。远的不提,尽管海外投资时中国庞大的市场垂涎三尺,但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实行积极的  相似文献   

17.
40多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50年,我国的出口贸易额仅为5.52亿美元,到1995年,出口贸易额已达1487.7亿美元。我国出口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不仅带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创取了大量外汇,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出口商品却不断在国外遭到反倾销指控,且情形日趋严重,由80年代的每年数起增加到90年代的每年十几起。这种现象一方面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商业信誉,另一方面,由于此类案例大部分以征收反倾销税而告终,致使我方有关企业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在出口贸易中应得的经济利益。因此,中国若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立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农村妇女和男人一样,都得靠土地过活,不管她是出嫁或是在家。然而,生长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包括番禺、顺德、南海、东莞等县的妇女,在19世纪却有着与其他地区妇女大不相同的际遇。缫丝女工成为家庭经济支柱中国出产的生丝,很早耗运销国外。到了19世纪末,广东丝因质量优良,在国际丝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地位。珠江三角洲的农民于是纷纷弃田耕而从桑蚕。在这种情况下,缫丝厂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布珠江三角洲。1887年仅顺德一县,就有42家缫丝厂。  相似文献   

19.
大市场建设以来,老上海处处有新话题。股市升跌,汇率波动,以及各类市场细微末节的变化,现代化大市场的建设,正在使上海抹去“大工业”的单一色彩。“金融中心”初露端倪进入九十年代,上海的“身份”有了变化。过去,人们说上海,往往津津乐道于这个城市产值、利税的贡献,以及“上海货”的质优、新颖。如今,到上海“发财”的人越来越多。上海所以能成为如此巨大的“磁力场”,是因为初露端倪的金融中心,正展示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广告翻译的重要性及原则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涉外广告词汇翻译中存在的不足。只有掌握好涉外广告词汇翻译的技巧,才能提高涉外广告的翻译质量,使更多的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