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的中国走过长夜茫茫的黑暗,终于在1949年,冲破黎明前的混沌,迎来进步与光明。“开天辟地君真健”,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最高统帅,在决定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历史性大决战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49年,历史将浓墨重彩书写毛泽东的伟大功绩。  相似文献   

2.
1949年元旦,毛泽东主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即将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革命形势变化,不断总结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经验,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着关于新中国的构想。1947年6月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和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认识和构想更加清晰和完善。自1947年10月10日提出"民主联合政府"口号至1948年4月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雏形,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形成,并根据形势作出相应调整;自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建立新中国的"五一口号"至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成熟,对国家基本制度作出进一步设计;自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结束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逐步定型并基本实现。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构想和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经验总结,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发表新年献词 1月1日,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毛泽东在献词中指出,我们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的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一个新中国.毛泽东向中外宣告,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坚决消灭反动派,将革命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5.
1949年1月1日,毛泽东同志发表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向中外宣布“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我军将渡江南进。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毛泽东领导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进攻,打得国民党军狼狈不堪。毛泽东断定蒋介石的失败已成定局,中国革命的胜利已为期不远。为新中国作准备,也为取得苏联的支持,毛泽东在1947年初至1949年初先后多次提出出访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但均遭到斯大林的婉拒。直到建国后的1949年12月底,毛泽东的愿望才得以实现。斯大林为什么要一再推迟、回绝毛泽东的出访要求呢?本文将为读者揭示斯大林多次拒绝毛泽东要求的不为人知的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7.
第三章艰辛探索1949年春天,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是触手可及,中国道路即将由革命走向建设。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8.
第三章 艰辛探索 1949年春天,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是触手可及,中国道路即将由革命走向建设。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9.
1949年底毛泽东访苏时,曾向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表达了自己的委屈。这种委屈和不满,并非来自20世纪30年代以王明为代表的、具有留学苏联背景的"左"倾教条主义中央的排挤和打击,而是对抗战结束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不满。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苏联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虑,对中共态度冷漠。在1948年国共两党决战进入关键阶段之时,毛泽东多次提出访问苏联以就中国革命若干重大问题与苏联商讨,均被其婉拒。1949年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时,苏联仍然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力促国共和谈。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毛泽东对苏联的不满,也为日后中苏关系破裂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0.
决胜千里 ——渡江战役发起时间几次改变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元旦,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宣布:“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渡江战役,作为继三大战役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又一次战略决战,犹如上弦之箭,一触即发。 一 1949年1月6日至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期间,毛泽东与刘伯承、陈毅反复蹉商,决定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参战的中原、华东两个野战军就地在陇海线  相似文献   

11.
毛胜 《党课参考》2020,(2):103-110
当历史的脚步走到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在这个重大转折关头,中共中央于1月6日至8日召开政治局会议,着重讨论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号召全党将革命进行到底。在会上作结论时,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完成了全国革命的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3月23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西柏坡这个中国革命最后的"农村指挥所"工作了1年零10个月的中共中央机关,启程进京,自此踏上了执掌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毛泽东将此比喻为"进京赶考"!  相似文献   

13.
冷溶 《党的文献》2012,(5):23-26
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党中央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两年时问。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0,(5)
正"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是毛泽东在1930年作出的伟大预言。1949年,在经历光明与黑暗的历史大较量后,中国革命作业的胜利真的应验了这一伟大的预言。作为中国革命的最高统帅,在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性大决战中,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迎来胜利曙光。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预示一个崭新的中国将出现在世界的东方。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关系》的白皮书。美国的白皮书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应。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等文章外,各民主党派也不断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8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国民主建国会发言人发表的题为《加强内部  相似文献   

16.
胡绳 《世纪桥》2004,(6):4-10
毛泽东从来十分重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存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十分重视十月革命的经验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下面一段话是毛泽东在1949年所写的几乎人人都知道的话:"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中心亚洲研究项目主任杰里特·W·龚格先生在美国《华盛顿季刊》1994年冬季号上发表《中国第四次革命》一文,对中国目前的发展特征、未来的任务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龚格先生认为,本世纪中国共进行了四次革命。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建立了宪政共和国,是中国第一次结构性的现代化变革。1949年的毛泽东革命将中国改造成为一个人民共和国。1978年的邓小平革命通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和富强。与上述三次革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始终怀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求,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对于中国工业化的探求,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1949年以前,1949至1956年,1957至1965年,1966至1976年。在这四个时期,他对工业化的探求都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巨大影响,其  相似文献   

19.
群众观点最让大多数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幕是,在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毛泽东重视民生,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后来,尽管犯下了“大跃进”和“文革”等错误,但没有人怀疑毛泽东要尽快改变人民生活、将中国迅速带入富强之境的真诚。对腐败的毫不留情毛泽东对腐败深恶痛绝,对执政党向腐化蜕变保  相似文献   

20.
张明 《世纪风采》2007,(8):12-14
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政治统治被推翻以后,台湾成为维护其残余军事力量、伺机进行反扑的基地。为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将解放台湾作为全国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精心策划,于1949年6月作出攻台作战的实际部署。其后的一年时间内,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攻台作战的一系列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