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水利建设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离不开水利改革的"保驾护航"。在贵州水利发展史上,"十二五"时期注定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年来,决战水困的号角吹响黔中大地。全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122亿元,是解放以来到"十一五"末总投资的3.1倍;全省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156座,新开工项目个数是"十一五"时期的9倍;解决了1301万农村居民和199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仁怀市大沙坝水库总库容1600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652万立方米,其中工业供水1127万立方米,同时解决下游3.35万人和9200亩农田的饮水灌溉问题。千年治水兴水,一朝山河换颜。"十二五"期间,贵州投入资金1122亿元兴修水利。黔山秀水之间,一座座水库开工建设,长期制约贵州发展的工程性缺水困局逐步破解,辛勤的水利人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助力贵州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2016年9月,贵州省水投集团累计完成骨干水源工程投资450亿元,是建国以来到"十一五"末全省水利总投资的1.17倍;已建成蓄水的23座水库新增供水能力10.94亿立方米。2011年10月成立至今,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省水投集团)已走过五年历程。这五年,贵州省水投集团从注册资本金到位60亿元起步,到如今注册资本金达300亿元,总资产达502亿元;从成立之初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20座,到如今累计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206座……成功探索出一条"大水利"投融资和项目建设管理的新路。  相似文献   

4.
<正>截断黔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贵州首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将正式下闸蓄水。早在上世纪5 0年代,水利专家就提出"引乌江上游三岔河之水润泽黔中"。如今,这个承载着贵州水利人半个世纪梦想的生命线工程终于梦圆,黔中大地有望告别水困。如此浩大的工程不是贵州水利建设的终点,而是吹响了贵州水利"三大会战"的冲锋号角,贵州水利建设再次提速。水利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对于因水受困、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长顺,现代化的城南新区、精致婉约的老城区、黔中古镇广顺、依山傍水的威远古镇……一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园林盆景城市"跃然眼前。长顺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区和贵州"三山"贫困地区中的麻山腹地。曾经这里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望山兴叹,祖辈饱尝贫困的艰辛与疾苦。70年来,长顺县在风雨中砥砺前行,书写一段又一段传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20万元提升到2018年的67.67亿元,增长近280倍;财政总收入从  相似文献   

6.
"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那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还萦绕在我们心头,一个个各具风采的"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又向我们款款走来."年龄不限、性别不限、民族不限、国籍不限"的空前海选,在黔中大地形成了人人争当形象大使、人人都是形象大使的良好氛围."选拔一个形象大使,宣传一条旅游线路,展示一个旅游景点"的思想理念,激活了我省3900多万各民族儿女和黔山秀水的灵气.  相似文献   

7.
正黔山巍巍,贵水泱泱。2018年1月28日零时,乌江上游三岔河水从六枝一路向东,穿越普定、平坝、长顺等7座县城,奔流148公里,顺利抵达贵阳市,标志着贵州首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总干渠试通水成功,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几代贵州水利人"引乌江上游三岔河水润泽黔中"的梦想终于成真。贵州,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贵州水利建设的艰苦奋战中,一直担当着“先锋队”的贵州水利实业有限公司,将通过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和辛勤奉献,在黔山秀水之间筑起一座座“民生丰碑”,让“水美贵州”的美好愿望一步步成为现实.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的鱼洞峡,是很多贵阳市民周末休闲的去处.2013年,这里的高峡深谷间悄然耸立起一座大坝,从此,风光秀美的鱼洞峡又成为了贵阳市东北片区的“大水缸”.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是我国最典型的山地省,大地被山川切割,塑造出浪漫而奇幻的喀斯特地貌。在这个"喀斯特王国",一个个溶洞,一座座天坑,一道道地缝,无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奇妙。贵州是洞的天下,"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据统计,全省已测量溶洞超过3600个,具有洞穴多、洞深、洞长、险峻、钟乳石发育较好等特点,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六大溶洞之最"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山地旅游方兴未艾,旅游业成为贵州支柱产业。2016年旅游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今年上半年带动17万贫困人口就业。"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盛赞贵州山水。贵州之贵在山地,贵州之美在山地,贵州之特在山地。贵州全域皆山,一山一景,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山地旅游资源富集。2015年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省委、省政府提  相似文献   

11.
正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贵州是中药材资源大省,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2017年,贵州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达到579.54万亩,全省中成药工业总产值300.73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78.8%。贵州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医药产业已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中药民族药产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贵州医药产业成长迅速、风生水起的背后,一批批"将论文写在大地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31日,遵义城区一条全长2083米的城市主干道(汇川区复兴大道)建成通车。在大家纷纷点赞从城区到汇川大道更加快捷方便的同时,也有人质疑:为何工程总投资高达23亿元。修这条路要搬走一座山,挖山修路是经专家多次论证后得出的结论。业内人士曾算过一笔账:在3年内要把一座1250万方的大山搬走,如果用载重35吨的大型重车运输土石方,需要运60万车,仅这一项就耗资不少。纵观遵义市城市"南北拓展、东  相似文献   

13.
穿越喀斯特     
张立人 《当代贵州》2014,(36):32-33
正贵广高铁是我国已建穿越西部岩溶山区地段最长和技术难度最高的铁路线,被建设者誉为"穿越喀斯特的超级铁路"。贵广高铁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粤桂黔三省政府合资建设,总投资约918.19亿元。贵广高铁全线857公里,比贵阳到广州航空距离短15公里,全线桥隧比:83%,隧道238个,总长度464公里,全线10公里以上的隧道9座。桥梁510座,总长度246公里,全线穿越可熔岩地段219公里。贵广高铁在贵州境内桥隧比91.1%,在贵州境内70分钟的运行中,列车就要穿过72座隧道,平均不到一分钟就得穿过一座隧道。  相似文献   

14.
王法 《当代贵州》2023,(Z2):110-111
<正>黔贵大地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桥梁,让全省交通条件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铺就了贵州各地与外界对接的坦途。2月中旬,走进位于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各种施工机械协同作业,一派繁忙,项目已进入冲刺收尾阶段。  相似文献   

15.
陈江南 《当代贵州》2023,(16):48-49
<正>借助密织的交通网络,贵州大力布局整合全省沿路沿桥景点,串珠成链,让“黔”线旅游成为一条玉带串珠式的生态之路、旅游之路、发展之路,构成一幅幅绿色发展、五彩纷呈的百里画卷。“石齿如锯,横锋竖锷,莫可投足。”400年前,徐霞客对贵州交通发出感慨。而今,条条公路串联,座座桥梁架起,昔日“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变成一路坦途,黔山贵水近在脚下,曾经的千山阻隔、天堑难越已成历史。  相似文献   

16.
宁波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黔西南州的对口帮扶城市,与贵阳市是友好城市。自1996年以来,宁波无偿帮扶贵州的资金、物质达到了8亿元,为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6年的帮扶,使黔甬两地党政往来互动密切,关系良好,也使黔甬两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目前贵州省在宁波创业的人数已经达到40万人,宁波在贵州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已达到2千人,总投资达到350亿元,贵州省在宁波的企业家已接近1000人,经济合作遍及各个领域。在新时期、新使命、新任务下,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宁波办事处(以下简称"宁波办")将认真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及贵州省第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2,(18):57
2007年以来,左云县住建局基于左云生态状况较好的优势,提出打造生态特色县城的战略目标,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县城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左云以"八大重点工程"为主的各项精品工程,社会福利和民生、民心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开工。民生、民心工程已完成16项,建设规模34.48万m2,总投资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亿多元,县城道路总面积增加55万m2,道路面积扩大近一倍;县城新增房屋面积56万m2,保障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冠居全国,既是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大成果,也是贵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生动实践。黔山贵水,绚烂多姿。贵州有着"山地公园省"美誉,良好的生态环境素来是贵州最为宝贵的财富。近年来,贵州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发展,仅2018年就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其中,四大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相继申报成功对贵州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治水兴黔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治水兴水方针,坚持把水利作为头等民生大事和基础战略,全力破解决工程性缺水困局,先后启动了"渴望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滋黔"一期工程、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小康水行动计划"、水利扶贫以及"市州有大型水库、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等一系列重大水利行动。一代一代水利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奋力为贵州水利事业添砖加瓦,铸就起了一座兴黔富民的水利丰碑。回顾70年的水利发展历程,贵州水利实现由传统水利  相似文献   

20.
控制负债比例,完善公路建设资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的时期.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达230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6.5万公里,5年新增加高速公路2.4万公里,总投资约1.2万亿元.我国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中,地方白筹和国内贷款占主导地位.1998年至2002年这五年期间,我国公路建设总投资分别达到了2168亿、2189亿、2316亿、2670亿和3212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