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其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境界"说。然因其本人在论著中并未对"境界"作详尽阐释,"境界"一词被给予了各种解读。本文将从"境界"之审美形式、审美尺度及生命内涵的角度出发对其加以诠释,以其进一步深入去理解"境界"的丰厚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基本精神出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审美主客体的交互同构机制:审美态度开启了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向;通过"心理距离"的加括号和悬隔作用,使得直面对象形象的审美意识得以净化和澄明;直觉意识的观照中,形象的直觉和直觉的形象趋为浑然的同构之境;在"内模仿"的自动应感活动中,对象形象地被显现于一切感知觉意识中;在移情的情感感应模式中,物我互化,主客同一,在一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意向混成之中,美与美感最终被显露为一种具有情感深度和形上境界的生成域。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5)
由于人文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导向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游客在旅游景观欣赏过程中表现出各自民族的旅游审美特点。研究中西方游客的旅游审美差异表现及成因,对于旅游线路的设计以及旅游接待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赋予西方理念"人是理性的动物"以中国化的表达方式,由此提出了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人生四境界观点.但是,他的逻辑起点仍然是对人的符号化定义,没有包含人的价值规定性的全面性.他的人生四境界带有非历史的缺陷,有道德理想主义的缺陷,也带有人类早期文化的自然崇拜的缺陷.从人的价值规定性及其实现程度出发可以看到人生三境界,即个人自我实现的审美意境、与社会同在的审美意境和与历史同在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5.
由艳霞 《学理论》2010,(10):179-180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追求并表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类审美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在哲学与美学思想体系中、在儒家的人格塑造中、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审美价值得以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6.
张丽娜 《学理论》2013,(20):374-375
当代部分大学生流行逃避思想、调侃正义、及时行乐的犬儒主义,缺乏高远的理想信念和超脱物质名利的精神追求,失去了作为主体最根本的主动性、超越性、道德性和自由性。而儒家优秀审美文化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突出"关心社稷"的爱国精操,通过"仁"之人生境域内修心灵之美,以及用"和"的理念体验"天地与我并生"从而外修人际之美这两个角度构建大学生的审美涵养。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饮食文化资源丰富,中西合璧,南北兼容,民族风味突出。开发哈尔滨的饮食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旅游满意度、开拓新的旅游热点、促进旅游发展等有重要作用。开发哈尔滨的饮食文化旅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拍摄《舌尖上的哈尔滨》美食纪录片,二是编辑出版《哈尔滨美食手册》,三是举办美食节,四是开发"美食之旅"旅游产品,五是提升餐饮企业的竞争力,六是在宣传和营销上要协同用力。  相似文献   

8.
刘芳 《理论探讨》2006,1(4):64-66
人生境界的实践性功能是在境界品格与人的精神需要两方面相互作用下发挥功用,主要表现为人生境界社会性功能和人生境界的个体性功能两个方面。人生境界的社会性功能在于:有利于促进人类的精神家园构建;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人生境界的个体性功能在于:为人生修养规划着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完善着人的主体意识,保证着主体意识结构的合理发展;强化着人的自制意识,规范着人的行为方式。因此,在当前的思想理论教育中,重提人生境界以及对人生境界的功能做出科学解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为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化、形象化的人文意识,是为了满足人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作为人的"发展的需要"的核心部分的审美需要而存在并显示其价值的.文学与经济、政治以及哲学人文科学在价值方面的不同,决定了文学在人的需要系统中的价值定位,印文学的价值是把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包孕在娱乐价值之中的感染性的、综合的审美价值,是一种精神价值,一种自由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2)
在国际旅游岛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下,我们探讨国际旅游岛建设主体的培育,是希望能够强化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公民的生态意识。通过厘清"经济人"和"生态人"的差异,旨在探讨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人"的培养,进而培育国际旅游岛公民的生态意识,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物化指主客消融、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也是其天人合一的方式。物化是一种审美状态。通向物化的途径有两个条件,一是去蔽;二是具有理性知识且超越这一理性知识。这两个条件是紧密相联的。物化是一种境界,是生命经历了"知识论"与"去蔽论"后所达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李映冰 《理论导刊》2015,(3):108-112
文章对1990年代国内文艺学界就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展开论争的几种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形式"作为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补充性、修正性说明,用来定义文学并不合理。从马克思主义文论形态本身、历史沿革以及出于现实的考量,用"意识形态"定义文学都是一种必然。文学在反映社会存在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超越于意识形态的、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可以"审美反映"命名。"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和"审美反映"的文学观两相结合,奠基并建构了新时期以来渐次形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3.
一 快乐工作、快乐成长、快乐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现代管理的至高境界,是实现体面劳动、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也是构建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虽然不是直接谈美,但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王阳明一生从事教育,其目标就是教人"致良知",体认自有本心,成就完满人格。明确人人具有成圣的潜质,树立成圣的理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审美本质论,极大地提升了主体的地位,万物的本质向人开放,万物的意义向人生成。启示青年学子投身世界,拥抱世界,并具有为世界揭示意义的广阔胸怀和宏大气魄。王阳明以身心的体悟和实践为"致良知"的工夫,重视通过情感的力量来化育人心。寓教于乐启示我们把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通过"乐"的工夫来潜移默化地激发本心"良知",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王阳明"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引领学生超越有限的生命存在和有限的意义,获得精神的自由,去追求"万物一体"的最高审美境界亦是"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8,(11)
以马克思人的"关系本质论"思想审视,"人生关系"指的是人的生命活动中所拥有的全部对象性关系,其中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我这四大基本关系。人生关系决定人的本质,进而决定人生境界;人生境界不同,个体人格本质也就不同,对社会的影响也就不同。当此改革开放新时代各种利益关系、矛盾关系调整加剧之际,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花大力气在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曾几何时,泰国一直是中国人出境游的最主要目的地。它以其低廉的旅游费用, 便捷的入关手续,以及特色的旅游风情, 成为许多中国人开始学会享受出境游后所选择的第一站。然而,随着中泰两国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部分旅游环节出现了一些混乱,致使许多中国人不免在旅途中出现种种不满,给原本快乐的休闲旅游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探险活动是与产生于燕齐之地的神仙学说有着密切关系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也为海上探险提供了必需的条件。秦汉时期的海上探险之旅极大地拓展了旅游空间和丰富了旅游形式,使旅游活动从陆上扩展到海上。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2)
《文心雕龙》中《隐秀》篇不仅阐述了刘勰关于文学创作的具体表现手段——"隐"和"秀"的认识,也反映了刘勰关于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中国的境界理论虽然在唐代才正式被提出,但刘勰对"隐"和"秀"的基本含义及其美学特征的论述可以说是意境理论美学特征论述的起源。  相似文献   

19.
审美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普遍存在的价值样态。在人类与数字科技深度交往的数字时代,大众文化呈现出生产主体走向多元化、部分产品内容低俗化、传播方式图像集群化与文化品味日趋同质化的时代症候,日渐陷入去价值化、淡化他者意识、弱化审美理性、形塑审美茧房的隐忧之中。其原因在于社会加速流动的现代性境遇冲击了传统文化的审美根基,审美资本主义催生"符号审美"的消费意识形态,数字媒介技术制造大众文化的"审美幻象"。对此,只有加强主流舆论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弘扬崇高的社会风尚、培育数字公民的审美素养与科技伦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大众文化崇高的审美价值取向,赋能现代中国数字文明新样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20.
于桂凤 《理论探索》2008,3(1):27-30
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观念具有本体和境界的二重性特征,这一特征在庄子之"道"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道"是庄子哲学的本体观念,一方面反映了哲学的超越意识、寻根意识及其明证性诉求,构成一切哲学冲突的逻辑前提;另一方面又更为深刻地表达了人的矛盾本性,并深深根植于人的生存矛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