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什么样的文化就会蕴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道德与文化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中,他们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基石。  相似文献   

2.
政治价值迷失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直接由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引起和推动。现阶段,政治价值迷失已经成为一种客观事实,理想主义的淡化与实用主义的复兴、集体主义的式微与个人主义的盛行、道德主义的沦丧与拜金主义的泛滥,正在误导着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念。对此,我们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客观依据,将其价值诉求和内在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生长的基础,着力建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闭幕之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以什么样的学风学习直接关系到学习贯彻的效果。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实用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等不良学风进行了分析,告诫人们不要犯这些错误。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一定要站位高,关键是在政治、理论、实践和世界意义把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文化高地"的大学是落实这项任务的重要一环。然而近年来大学文化建设喜忧参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断左右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日趋"侵蚀"大学文化环境,严重影响大学文化自觉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大学也将发挥教育功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其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5.
张志 《学习月刊》2016,(2):10-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关涉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从三个层面上分别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构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急剧而又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抛弃什么样的价值观,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一价值观的裂变 在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由于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清白,政治成分好,是评价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所以,人们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其目标的追求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陈旭 《学习月刊》2013,(12):58-59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完善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具备什么样的道德修养将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大学学习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一、什么是道德修养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修养"一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党的十九大,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和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是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变化、新挑战的现实回应,解答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命题。中国将坚持奉行"共赢主义"理念,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着力从政治、经济、安全、文明、生态五大方面来谋划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吉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由叶志坚所著的《实用主义与现代中国》一书。这是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实用主义与现代中国关系的专著。全书28万多字。作者穷搜博览、寻根求源、细致考察、深入分析,对实用主义的形成和演化,传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踪迹、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它在中国的历史命运等问题作了符合历史实况、又有一定深度的辨明、论述,可为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提供一定的参照和借鉴。实用主义传入中国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为什么至今人们一提起实用主义哲学还是望而却步、心有余悸呢…  相似文献   

10.
陈攀文 《世纪桥》2011,(11):75-76
实用主义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价值出现了合法性危机。然而,实用主义强调行动,提倡进取和注重效用的内在特征,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干精神、树立大学生的实效意识、激励大学生的探索精神等。客观地评价实用主义在德育中的价值,在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显得越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综观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实际上是社会保障领域"公平"价值理念逐步明晰和回归的过程,但目前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仍然存在价值理念多元化甚至互相矛盾的问题,制约着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因此,只有树立"更加注重公平"的价值理念,才能实现"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是德的前提与认知;"德"指为人处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属于方法论,是道的载体与表现。有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道德一词连起来使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对依法治国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进全民守法。法治文化是法治的基础。文化是一种人文环境、社会氛围,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行为。法治文化能够从思想深处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武器,涵盖了国家发展目标方向、社会发展价值导向、个体价值追求,也为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首要标准和价值导向。沈阳医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要求,围绕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遵循什么样的价值观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文化氛围、载体平台四个方面,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三个代表"作为党的建设的新理论,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就自然地包含着对共产党人的价值、价值观的理解.离开了对"三个代表"价值意蕴的理解,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完整性、准确性、全面性;从价值观的高度深刻地理解其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去实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执政党建设目标的新定位,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把"三型"政党确立为执政党建设目标的创新价值党的建设目标就是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设计,它从来都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其实质就是要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其作用就是从总体上规划党的建设方向,为党的建设定位。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看,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组织发展与政党建设模式对一个政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些西方国家政党选择了"选举型"的政党模式。工人阶级政  相似文献   

17.
胡适倡导的"实验主义",是其"科学救国"思想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胡适从如下三个方面阐扬了它的意义:一、实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二、工具主义的"社会改良说";三、实用主义的"科学人生观".尽管胡适的思趣中涵括优长与缺失两方面的内容,但今人不应简慢其中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0,(5)
伍装、张薰华在1999年第5期《经济学家》撰文提出,在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价值判断,一种是终极性价值判断,一种是现世性价值判断。所谓终极性价值判断,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存在的意义为标准的判别方法。它认为制度的变迁或替代是必然的。所谓现世性价值判断,是指以稀缺资源配置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为核心,以“自然形成”的既定制度是永恒合理的作为标准的判别方法。它以理性和实用主义为基础。在经济学中不采用现世性价值判断,就不可能真正构建起经济学理论的大厦,但是经济学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建设观点为基调,探讨了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哲学关系,进而延伸探讨先进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具有表现价值尺度的功能,价值形态总与文化形态相同一,有什么样形态的价值就要求有什么样形态的文化。但是,在文化建设中,要避免把文化完全等同于价值观的现象,尤其是等同于核心价值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价值观的嬗变是在"破"和"立"中交替进行,以及在冲突和整合中同步发展的,并存在他人导向型向自我导向型转变,工具理性越位、价值理性失落,民主平等与法律意识增强、权威意识衰落等特征。针对这些特征,青年价值观的建构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构建共享价值体系,树立国家权威,构建利益均衡机制,提升人们对共享价值的认同以及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重新整合,才能避免价值观的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