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6,(35):17-18
正贵州省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阻碍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原因。如今,贵州通过大力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多重医疗保障救助资源,提高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精准扶贫全面覆盖,达到切实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目的。多措并举实现精准医疗救助"如果没有国家这么多的补助报销,我恐怕早都不在人世了。"赫章县六曲河镇大田村村民袁顺勇说起自己治  相似文献   

2.
《探索》2017,(2)
居民个体健康水平的下降会使其面临更高的贫困脆弱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仍然是农村贫困的主因。推进健康扶贫,消除健康贫困,应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的反贫困功能,增强健康扶贫精准度,建立因病致贫数据库,医疗保障政策向农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四重医疗保障"反贫困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专项医疗扶助等制度的反贫困功能,同时加强医疗费用控制。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辽阳市委、市政府把"医疗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健康保小康"的基础工程,积极探索挖穷根去病根的"破解之道",推出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医院精心组织具体施策的健康扶贫新模式,着力解决62.5%占比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辽阳市中心医院发挥"健康扶贫"主力军团作用,迅速进入阵地,打响医疗扶贫攻坚战。截至去年年末,辽阳市中心医院医疗工作队累计派出医护人员5000多人次,行程5万余公里,普查了辽阳市39个乡镇426个行政村,筛查出符合医疗精  相似文献   

4.
正剑河县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救助,遏住贫困人口治疗慢性病消耗无底洞的关键口,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在中财办定点帮扶下,剑河县今年在全省首推贫困人口慢性病建档立卡救助试点,把贫困户慢性病兜底救助作为医疗扶贫的重要内容,通过构建资金保障体系、健全报销审批机制、创新服务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兜底救助机制体制,致力于解决慢性病贫困户因病致贫、因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7,(2)
当前精准扶贫要顺利度过啃硬骨头的冲刺期,就必须走出"因病滞贫"的现实困境。而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是走出"因病滞贫"困境的关键环节。这是因为,"因病滞贫"本质上是一种"支出性贫困"状态,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支出性贫困"的有效化解机制。从功能上来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以增加疾病型农村贫困人口的政策转移性收入,可以转移疾病型农村贫困人口的疾病支出性风险,可以拓展疾病型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禀赋性能力。要走出"因病滞贫"的现实困境,就必须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一要着力增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契合度;二要努力践行大病治疗付费与结算机制;三要积极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四要尽快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全省民政系统立足民政职能任务,健全完善制度措施,逐年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实施民生工程,五年累计投入民政事业经费221.41亿元,其中用于保障贫困群众生活救助资金146.55亿元,增长了2.5倍,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民生保障政策和改革举措,调整提高了许多民政救助保障指标,及时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了民政在精准扶贫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不断深化健康扶贫举措,创新健康扶贫模式,拓展健康扶贫渠道,救助标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2017年,商都县完成全县10个乡镇19411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其中因病致贫3701人,占建卡人口的19%。针对这个实际,商都县启动了健康扶贫工程,在对贫困人口实施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狠抓"三个一批"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海兴县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中,发现农户因病致贫现象很普遍,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县委、县政府深入调研,在全省率先推行了"3+2"健康扶贫模式,即在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优惠政策基础上,谋划推出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改变了过去很多贫困群众怕看病、怕住院,有了病拖着、忍着的现象,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使贫困群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9)
<正>卓资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5年底,卓资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179人,因病返贫人口5752人,占贫困人口47.23%,因病返贫比重位居全市首位。县委、政府从健康管理和医疗救助两个方面着力,创新建立了"五个三"健康扶贫工作机制,在保障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十八台镇东营子村民高三娃因车祸受伤住院治疗,出院时通过贫困户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1):60-61
<正>2014年,自治区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和"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任务,积极发挥民政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实现了民政事业的科学健康有序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特困供养等政策措施,使221.5万个民政基本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养老服务机构建  相似文献   

11.
贵州新语     
正要确立大健康发展目标,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促进健康产业和健康事业发展。要用好大数据重要机遇,积极发展智慧医疗,以大数据助推大健康。要支撑大扶贫战略行动,大力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切实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主持召开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时强调  相似文献   

12.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方针,民政做为落实党的民生政策的主要部门之一,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以"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逐步走出了一条"多方位、广覆盖、适度救助、适时提标、重制度、重网络建设"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启动,巴东县基本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在提高城乡居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解决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老大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1)
<正>乌兰察布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制定出台城乡低保清理整顿方案、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提高城市、农村牧区低保保障对象等民政服务对象的补贴水平。认真落实现金直补发放、冬季取暖用煤供应、城乡医疗救助等"十件实事",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强城乡社会养老工作,全市共建成互助幸福院43046户。加大  相似文献   

15.
正"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为啥这么说?因为看病难,看病贵啊!"经常被百姓挂在嘴边的这句话,道出了看病的艰辛。长期以来,看病就医对于困难群众而言,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患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更是高达数万、数十万元,这不仅让贫困群众望而止步,还让更多脱贫人群因病返贫。怎样破解难题?我省把医疗救助作为扶贫解困的解题之道,"直捣黄龙",就是要斩断因病导致的穷根。?点对点消灭"虫癌""拔穷根"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黔西县积极探索脱贫攻坚工作新路,通过建立四个制度推进医疗扶贫改革,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家庭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以"老百姓疾有所医、病有所保"为抓手,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017年  相似文献   

17.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方针,民政做为落实党的民生政策的主要部门之一,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以"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为主体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逐步走出了一条"多方位、广覆盖、适度救助、适时提标、重制度、重网络建设"的社会救助保障之路,累好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全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数量庞大的农村弱势群体,由于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障,常常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和“贫-病-贫”的恶性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着重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起适合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构成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揭示主要致贫原因及其背后的体制因素对于我国的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因病致贫构成了农民致贫的主要诱因,从而使支出型贫困构成贫困的主体。此种贫困的产生固然与贫困户自身因素有关,但更与农村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农村医疗体制功能履行中“重治疗、轻防治”的倾向、三级服务网络运行中各种问题的存在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因病致贫的发生。而反观当前地方政府主要从增加贫困户收入入手进行精准扶贫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之举。我国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加大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在精准预防的基础上切实减少贫困户的看病成本,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辽阳市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医疗精准扶贫模式,在全省率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上门保健,免费看病治疗,在辽阳市引起强烈反响。省政府研究室会同省扶贫办赴辽阳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许多贫困群众说:"现在每家都有保健医,不花一分钱就能看大病,政府真是雪中送炭。"调研组详细了解情况后,一致认为:辽阳市从抓医疗精准扶贫入手,在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实际效果很好,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