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坚定方向、理论自信彰显特色、制度自信体现本质,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涵,其坚持和发展亦取决于坚定这"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2.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之上的伟大自信,是党和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重要精神力量,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强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源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凝聚国民共识和改革力量,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并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同各国一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自信"奠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石,是世界历史规律所趋,证明了其科学性和实践性。"道路自信"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价值逻辑,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道路自信"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卓越成就增强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底气,也增强了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创新发展既是发展理念又是发展道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中国创新发展的道路自信是党和国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方面。中国创新发展的道路自信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依据,是多维原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即源于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源于中西创新发展道路对比所凸显的鲜明比较优势,又源于建国以来我国创新发展的深刻历史实践,更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世情、国情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5.
培养高度的理论自觉自信、政治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和实践自觉自信,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自信的主要着力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以高度的自觉自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传统优势,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都需要高校统一战线成员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无论是道路自信的认同还是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认同,都需要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予以准确把握。当前高校统一战线成员要以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讲话为基础,正确理解、把握和阐释"三个自信"的内涵和要求;要积极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重要作用,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要立足当前高等教育实际,以"三个自信"凝聚力量,助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为,“三个自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三个自信”直接根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两个决议”是“三个自信”的历史基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三个自信”的理论依据,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三个自信”的实践依据。回溯历史,展望未来,坚持“三个自信”还要做到与时俱进,与民同心,求变前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道路自信"的重大命题。坚定"道路自信",需要深化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的道路;(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发展的道路;(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唯一正确的道路;(5)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为出发点,分析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源所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政治制度,一直在不断创新与发展,总结出其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治理制度和生态制度五个方面,也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党的自信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历史基础、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并对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历史性任务,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这些规律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凝练和总结,如从存在形态视角、从空间范围视角、从时间视角、从历史尺度视角等来定位,不仅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认知高度,而且更能透视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正确认识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必须抵制"左"的思潮和自由主义思潮,必须高度重视解决我们社会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必须不断完善发展我们的理论,必须努力完善优化我们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五一口号"是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集中体现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三大逻辑"。重温"五一口号",牢记合作初心,从历史脉络与现实问题的双重维度充分认识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肩负新担当,展现新气象,积极新作为,开辟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能够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以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问题的调查为基础,分析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现状,比较不同学科背景和政治面貌学生的认同差异,以期分层次、分类别和多维度地开展大学生"三个自信"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后,较短时期内,理论界围绕"三大自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做了不同层面的阐述,讨论了"三个自信"得以确立的170多年的历史文化基础,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以及国际环境基础,并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若干重要观点和路径。现有研究的不足表现在,论断多于论证,政治宣传色彩较浓;抽象的理论分析较多,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对欠缺。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而要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决定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并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表现出了道路自觉和道路自信的鲜明特征。始终保持这种道路自觉与道路自信,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比较优势,以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心理认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性上的深刻认知、情感上的深切认同、信仰上的坚定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源于科学的理论指导,基于中国道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坚守政治防线和思想防线,为发展中国家创新发展提供良好借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积聚力量。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合理应对国际形势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道路自信发生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坚定道路自信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生产力越发展,道路自信越坚定;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是坚定道路自信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坚定道路自信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路是前后相继、左右相连的"一块钢板",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回望历史,中国道路的初心是马克思主义创新性的运用,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指导中国具体实践;展望未来,中国道路的使命是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现实,中国道路取得的成就支撑着道路自信,使初心在自信中坚守,使命在自信中担当,实现初心与使命的对接,历史与未来的继承,在实践中推动中国道路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问题从历史上看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论证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论述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自信的必要性。道路自信即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基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苏东巨变道路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国伟大实践的成功经验;道路自信具有理论根据的科学性、方向明确的原则性、系统组织的开放性、符合国情的务实性、与时俱进的灵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