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传媒的繁荣发展衍生了新的高校教育传播生态,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传播解构了传统的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此同时,微媒体巨大的传播平台,先进的传播手段,开启了新的大学教育教学方式。发挥微媒体传播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应提升传播主体微媒介素养,打造高校教师教育"微阵地",建设多层次校园微平台,确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内容,运用微媒体创新高校教育教学手段,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8)
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正确把握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也可以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积极应对,找出存在问题,做出应对决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自觉接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它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的重点,它要依靠人们内在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个体的行为。它是法律硬性强制力的重要补充,也是当下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手段。自媒体病毒式的蔓延,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而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指引作用。在自媒体背景下,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探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着力于让大学生在自媒体背景下,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体在高校的广泛普及应用,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挑战与契机,如何直面挑战,把握契机,运用好这一新媒体,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从手机媒体的概念及特点入手,阐述手机媒体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手机媒体构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新阵地的途径,以期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9)
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同时也对其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探寻"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谛,积极开辟鲜活的高校政治教育虚拟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面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8,(12)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非营利形式的大众媒体宣传手段,它的出现对当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作为一种公益性的文本形式,其自身也承载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本文从介绍公益广告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相结合,深度挖掘出公益广告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的提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为了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大学生的满意教育情况,研究者面向南京地区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专题调查,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高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央31号文件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广东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条件和多元文化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遇。一、主要做法和进展成效广东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创新性、针对性、实效性的举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增强了师生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
高校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深入探讨高校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融合的必要性和困境,研究高校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思政理论课程和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有效融合的策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声音和先进理念通过网络文化的传播抢占高校思政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11.
符晓娇 《学理论》2015,(3):240-241
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脱离了社会的发展,离开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具有狭隘的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倾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新时期的媒体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与集体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3)
德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和方法探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营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正>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塑造青年的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责任。为此要精心谋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媒体是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工具新媒体即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当下属于新媒体者——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平  相似文献   

14.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及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重大意义做了明确的定位和表述。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根本原因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性质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重大意义缺乏认知认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必须认真紧紧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领导机制建设这个重要环节,通过明确工作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搞好协调指导,建立动态预警和目标管理机制,做好督查考核,建立综合评价制度等等来保证工作不断推进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理论研究成果。它包括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新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新媒体传播打破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教育方式,以开放的时间、空间,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挖掘数据库资源,促进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推进多向互动交流,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重视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氛围;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9,(10)
大学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8,(11)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网络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方便高效的媒体平台、大数据技术的功能应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效传播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但随之而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面临着唯数据是瞻、信息甄别等的挑战。因此需清晰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创新思维方法,包括粉丝化思维、碎片化思维、隐私化思维,从而进一步确立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王丹  刘明良 《学理论》2013,(30):370-372
自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分析,提出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0)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带来机遇,为了解高校利用自媒体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笔者通过对在校研究生抽样调查,分析数据,积极探索自媒体时代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正确把握自媒体的应用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