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金东 《实践》2009,(2):42-42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北方文化的摇篮、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在这片横亘内蒙古高原的古老而神奇的广袤大地上,先后生发了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  相似文献   

2.
边冀 《实践》2010,(2):53-53
<正>2009年岁末,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赤朝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发现的一处聚落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后发布消息称,这是一座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是距今约4200年——3600年由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时代过渡时期的文化类型。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的这处遗址,是一座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到来 ,使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当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 ,笔者认为 ,我国农业正在或将要面临以下六个方面的转变。一、从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型农业向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现代型农业转变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型农业 ,采取以传统经验为基础的落后生产方式 ,是一个以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等为主要依托 ,以农民自身劳动力为主要动力 ,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初级产品就是最终产品的基础性产业。这种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 ,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大自然的恩赐 ,人们抗御自然灾…  相似文献   

4.
赤峰是蒙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名称,因市区东北红山而得名。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面积8.4万平方公里,人口410.58万,有7个旗、2个县和3个区,是自治区直辖市。 赤峰是我国北方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来都是各朝的军事要地,也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赤峰地区便已进入繁荣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代表,就是驰名中外的、以赤峰市东郊红山为起源的“红山文化”,以巴林左旗富河沟门为遗址的“富河文化”。在青铜文明时代,有以赤峰郊区夏家店为遗址的“夏家店文化”。这里的名胜古迹众多,如著名的辽代石窟、宁城大明塔…  相似文献   

5.
王利俊 《实践》2005,(2):43-44
以游牧文明为主要内容的草原文化,其传统价值内涵十分丰富。但就其精华而言,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以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草原游牧人为了维持畜牧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采用游牧和轮牧的生产方式,从而使牧场牧草资源得以再生和不断利用,最终获得大量牲畜和畜产品。这种草原文化特有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理念,对于当代人类普遍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识,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论城市化     
城市化指的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生产方式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向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社会化大生产转化,农业人口不断转化为城镇人口,人们的居住方式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生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动态过程。可见,城市化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产生联系和变化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好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生态化、产业化、法制化、市场化、现代化五个方面,就城市化基础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一、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的理念。为消解生态危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扬弃、规避资本逻辑,实现从攫取资源型向再生资源循环型转变,从扩张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从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转变。  相似文献   

9.
苏俄在推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根据当时国情的变化,审时度势,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重心从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并且超前提出,还需要把工作重心进一步向文化建设转变。探析列宁在这一时期文化建设的深刻蕴意,有利于我国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征途中汲取经验,为构建社会主义创新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探索,最终明确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文化。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研究,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是简单孤立的定义,而是多层次逻辑联系的系统理论。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生态的互动和谐。围绕这一核心,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减轻人口压力,提高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并由此促进市场优化,规范行政、法规,构建生态文明的文化。源头入手才能标本兼治。中国的农业基础主要还是自然经济。对应的文化具有两面性,从生产方式入手优化内涵,关键在于减轻人口压力,把资源收益用于社会保障,侧重独生子女家庭。坚定实施人口从数量到素质转型,经济的内在机制和保障能力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将升华为民族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时期是指党的十四大以来直至201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两个转变,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人们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如何积极主动适应两个根本转变,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是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把握社会转型时期大学德育面临的环境特点 人们的思想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研究人们的思想,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不可脱离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条件与环境。因此要研究转型时期的德育工作,必须首先弄清这一时期的环境特点。  相似文献   

13.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今后15年经济建设的一条基本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较长期的战略指导思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键,也是农业自身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农村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首要的就是破解"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一难题。崇州市桤泉镇结合当地实际,立足平坝纯农业乡镇性质,创新社会化服务体制,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科技化、管理科学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大方县位于贵州西北部,总面积3500.75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527个村(居委会),全县总人口949336人,农业人口907358人,占总人口的95.6%,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针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方县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走出了一条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路子,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从突击型向管理型和服务型的转变,由抓手术为主向完成人口计划、提高计划生育率、降低多孩率、提高手术及时率为主的转变,由乡为主向村为主的转变。其主要做法是:——经济上扶持。着力于解决农村计划生育贫困户生…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博州牧区牧民定居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实事求是》2010,(2):68-70
实现游牧向定居的生活方式变革是牧业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取向。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97%的牧民实现了定居,但定居类型基本为半定居状态,其生产方式仍以依赖天然草场的传统畜牧生产方式为主。要提升牧民定居水平,必须实现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型。只有牧民生产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牧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居。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0,(7):17-19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创建和发展时期(1949-1956年) 这一时期,党中央的工作重心是逐步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了干部人事管理的体制制度,初步建成了一支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这个时期的干部人事制度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建设现代集约农业要树立这样十个新观念: 1.农业由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人畜力为手段的靠天吃饭的农业经营方式;改变单一的以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为特征的低效率的资源要素组合形式;改变以粮为纲、重农抑商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以单纯依靠经验操作、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生产方式;实现粗放经营的自然经济型农业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型的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易鹏 《当代贵州》2014,(1):65-65
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表明中国城镇化道路正在转弯,从以前的速度型转向质量型,从"以物为本"的道路转向"以人为本"的道路,应该说这是一次正能量的转弯。从会议公报来看,表现出8个亮点。亮点一:从"以物为主"的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这种转变既是执政方向的转向,同时也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未来的城镇化会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公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关注人的利益,而不是以前的  相似文献   

20.
怀柔区作为首都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正在逐步从首都的远郊区向服务国家的对外交往新区转变;从传统产业为主向创新驱动的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转变;从生态涵养发展区向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新区转变,肩负着打造首都经济发展新的战略高地和带动北部生态涵养发展区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我们实现好这"三个转变"的核心动力。一是坚持把建设文化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