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城镇化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谦 《理论导刊》2005,(10):56-58
发展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原因在于加快城镇化发展,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可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政府可以按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城镇管理体制的思路推进城镇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稳态式城镇化需要协同推进进城农民工就业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发现,产业演进、农民工就业转型和城镇化稳态之间存在协同统一性,产业升级不会必然造成农民工失业。协同推进进城农民工就业转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构建基于主体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DLM治理机制,即以大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以利益公平分配为导向的动力机制、以交互影响为主体的动态学习机制。为提高协同治理成效,应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前置性技能培训,完善城市经营管理体系和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再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正>松江区方松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适应新常态,着力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城市功能优化提升、社区管理创新深入、民生服务持续加强,积极筑建宜居新城。一、惠百姓、重长效,努力改善社会民生事业社会保障逐步完善。2014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629个,完成年度指标的125.8%,城镇登记失业数控制在530人以内。推进"启航"就业计划,帮助成功创业33户,完成技能培训886人。推进集体合同制度,落实工资集体协商2466人。  相似文献   

4.
就业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民生之本。在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新增就业群体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城镇失业职工再就业压力大等。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题只依靠市场机制治理是很不现实的,政府有义务承担起扩大就业、减缓失业压力的责任。财税政策作为我国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具有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扩大充分就业、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重要职能,对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已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本文以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为例,从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依托主导产业带动进城人口就业创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生态人文的特色宜居美好家园和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化已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本文以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为例,从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依托主导产业带动进城人口就业创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生态人文的特色宜居美好家园和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樊荣 《理论探索》2006,(1):116-118
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就业新增岗位的主导渠道。然而,由于就业观念障碍、劳动技能差异、政策制度约束、资金扶持不力、服务与培训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的存在,阻滞了山西省非正规就业的壮大与发展。因此,为促进山西灵活就业模式的建立和缓解当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我们急需建立健全制度建设、政策扶持、服务体系服务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可以分为根本动力、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以此对照分析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具备的优势以及不足,发现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先天优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绿色城镇化发展要素支撑不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城镇化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协同推进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缓慢等。因此,应从促进人的城镇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绿色城镇化的要素支撑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进武陵山片区绿色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工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给侧改革下,中央经济工作的重心是稳定经济发展速度、调整产业结构。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工就业难和城市用人单位用工荒的矛盾以及农民工结构性失业与新兴产业人才短缺的矛盾逐渐突出,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难题。为此,国家应通过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完善农民工就业政策制度、强化农民工自身素质、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等系列措施,来配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核  相似文献   

11.
甘露  马振涛 《求知》2012,(12):41-42
2012年9月8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举办“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中改院改革形势分析会”。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数十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改院院长迟福林主持。与会专家们认为,破题新型城镇化,加快新型城镇的发展转型.是我国实现公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专家们建议,要顺应发展与转型的大趋势.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释放城镇化扩内需、促发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如何妥善安排劳动力就业,特别是有效解决初级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在简要回顾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及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从三次产业视角探索了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投资结构决定着经济结构,只有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推进国资、民资、外资企业"三足鼎立"、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才有比翼齐飞的所有制发展格局。优化自主创业的环境,营造激励民众创业、创新、创优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家群体的生成机制和帮扶机制,发展一大批民营经济,才能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确保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建春  王英 《学理论》2010,(27):105-107
当前苏州的城镇化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但城镇化质量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够明晰、城镇规划欠缺整体性和个性特色、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及功能尚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方面问题。因而,文章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城镇规划、加强农民培训、优化产业结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管理职能、健全城镇功能等角度探讨了推进苏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的研究报告称:今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国企新增下岗失业人员1000多万,从年度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看,全国大于需求的劳动力约有1400多万。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让"人的城镇化"含义被多次强调——打破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身份的差异,加快从农民到市民的群体角色的转变。以此为核心,在几年时间里,我国城镇化的主要任务被放在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上。政策的护航使得我国城镇化不仅有了量的扩大,也实现了质的提升。截至2015年3月,28  相似文献   

17.
梁謇 《行政论坛》2011,18(5):88-91
城乡二元体制是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根源。只有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才能有力地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城乡结构由"二元"向"一元"的转型,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应积极推进以下制度创新,推进城乡资源均衡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就业制度一体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通过小城镇建设,有力推动了农民工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在四川省"就地城镇化"的探索实践中,南充市的做法极有代表性。南充市在推进就地城镇化工作方面突出"六个注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小城镇动力不足、产业支撑不足、小城镇承载能力有限以及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为此,需要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突出服务保障,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发展县(镇)域经济,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搭建多元的融资平台,破解就地城镇化资金难题;注重生态环保,提高就地城镇化发展质量。多措并举,促进就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5,(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指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只有让更多的农业人口实现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待遇与市民均等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步,工业化走在了城镇化前面。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52%。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2030年城镇化率还将进一步达到60%、65%,2050年可能超过70%。我国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城镇化发展迈入中后期转型提升阶段。观察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