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质是从形式正义到追求实质正义,具有责任主体的政府性、工作的统一性;范围的广泛性、实施人员的多样性、法律责任的严格性。法律援助是保障基本人权、诉权平等的客观要求;有助于弘扬平等、正义、公正等法律理念;是建立法治的需要;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实践中存在立法层面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公民综合素质不高;法律援助缺乏经费保障,办案质量不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远远不足等问题。加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需要提升法律援助立法层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法律援助的认识;积极建立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法律援助服务人员体系。  相似文献   

2.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体现了现代法学精神,又贯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在我国,农村法律援助更为引人关注,对于弱势群体的救助是法律援助的目的。目前,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在立法、经费和宣传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完善和加强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议与对策在于:改革法律援助体制,加大立法力度;修订和完善《法律援助条例》的条文;完善农村法律援助资金保障制度;完善管理和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3.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的中国,仍然还有一批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因此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援助可以分为政府法律援助和民间法律援助,在我国法律援助面临着突出的供需矛盾背景下,高校学生法律援助已成为司法救济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既可以缓解法律援助供需矛盾,也可以促进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许多高校已建立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对高校学生法律援助的认同感也在逐步增强,但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现状不容乐观。以华东地区法律院校法律援助实践为视角,寻求高校学生法律援助工作的改革路径如下:组织机构的准确定位;拓展多种筹资渠道;建立专职教师指导制度;建立正规激励制度;完善实务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5.
刘光勇 《理论导刊》2005,(10):59-60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新的制度,在十多年的运行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关键是制定一部统一而详尽的《法律援助法》,对有关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机构设置、资金来源和报酬、资金管理体系等问题作出明确和统一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广东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方面,起步最早、发展最快、成效最大。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广东将在完善保障、降低门槛、提高工作质量等方面强化法律援助工作,继续保持先行一步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残疾人身体或精神的缺陷导致需要对他们平等参与诉讼权利予以特殊保障,我国现行法律对残疾人平等参与诉讼权利保障不足,实践中残疾人平等参与诉讼权利受到侵害,不利于残疾人实体权利的实现。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诉讼权利是国家的一项责任,应当完善支持残疾人诉讼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救助制度,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诉讼权。  相似文献   

8.
刑事法律援助的质量控制研究——以指定辩护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菁 《学理论》2013,(22):134-138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实现司法公正、保障公民人权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指定辩护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则是法律援助现状的直接反映。新刑事诉讼法将指定辩护的适用主体和阶段进行了扩展,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的保障。但法律援助的辩护质量缺乏外在的标准和制约机制,现实中又面临着司法经费的有限与大量刑事案件亟待援助解决之间的矛盾。应当确立统一的指定辩护质量控制标准、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和评估机构、建立值班律师制度并强化外在的监督和内部行业自律,充分考虑被代理人的意愿设置相应的救济机制,从而提高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哈尔滨市法律援助工作实际,深入分析了哈尔滨市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在地方立法滞后、机构设置不科学、供需矛盾突出三方面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立法、建立法律援助资金保障机制、科学界定法律援助范围、加强队伍建设四方面加快哈尔滨市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对哈尔滨市今后的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法律救济制度。近年来,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不可否认的是,受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的法律援助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群众打官司难、基层法律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一些地方的法律援  相似文献   

11.
陈娟 《青年研究》2003,(4):25-28
法律援助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司法和国家政治领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拟在总结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实践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对我国民间法律援助机构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领域内的工作的发展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7)
随着我国民主和法治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也在平稳健康地向前推进,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各类矛盾也逐渐地借助这一平台得以妥善的解决,这一制度设计为我国法制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法律援助非官方主体发展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以说目前的法律援助状态还没达到理性的状态,本文立足非官方法律援助主体——社区法律诊所,充分肯定社区法律诊所在法律援助中的优势地位,并针对目前我省社区法律诊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工会法律援助制度是工会法律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政府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补充。然而,在高校工会法律援助实施的过程中却遭遇了颇多的难题和障碍,以至于影响其积极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相关高校工会法律援助的实施进行考察和反思,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工会法律援助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工作,是党和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关爱,彰显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和要求。为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法律保障作用.应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和宣传,建立法律援助基金,充分利用法律援助资源,运用调解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腐败行为也正处于多发、易发、频发期,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机制势在必行。以南通市为研究对象,认真分析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失序的原因,探究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应坚持宣教内容的可塑性和宣教制度的稳定性相统一;宣教效果的有效性和制度体系的系统性相一致;宣教对象的广泛性和制度建设的针对性相协调;宣教资源的分散性和制度供给的社会性相适应。建立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组织协调机制、“三度三合”工作机制、活动载体机制、工作创新机制和考评机制,形成科学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制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6.
冯卫国  李健 《理论探索》2012,(2):132-136
服刑人是指除了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以外的所有被依法剥夺人身自由的在押罪犯,有罪判决并不剥夺服刑人作为社会一员的资格,他们仍然享有一定的权利。目前,我国在保障服刑人权利方面,已由物质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司法保障和监督保障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但这一体系仍然存在忽视和侵犯服刑人权利,服刑人的某些权利受到过多限制,对违纪服刑人处罚的立法规定过于笼统等不足。进一步完善服刑人权利保障体系,应拓展服刑人的权利空间,完善服刑人的诉冤机制,保障服刑人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等。  相似文献   

17.
法律援助是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法律事务。如何将法律援助和工会“维权”结合在一起,本文作一探讨。一、职工法律援助在工会“维权”运用中的实践我国司法部门正式提出建立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在1995年1月。1997年8月,上海市总工会在  相似文献   

18.
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行政论坛》2011,18(3):78-81
就法治视角而言,农民工健康权益保护是一个基本人权维护问题。农民工健康权益对法治存在依赖关系,法治通过保护公民健康权为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农民工健康现状及现有法律制度缺陷决定了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只能通过法治。加强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障法治建设,夯实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根基,是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国家义务与社会责任,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切实实行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基础,这是由党内民主具有利益整合作用、政治认同作用和制度保障作用决定的.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以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为核心,以完善制度程序为保障,在党内民主的整体推进中实现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要从供给主体制度、决策机制、筹资机制以及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制度,以保证公平地有效地为农村供给足量的农村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