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观察》2006,(5):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住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还很突出,因此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必须把解决农村最困准群众温饱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月菊 《前沿》2007,(6):185-18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中,如果不用法律去规范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那么,中国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流于形式,沦为空话。  相似文献   

3.
吴国庆 《政策瞭望》2006,(10):17-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中国“三农”问题的现实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其中九亿多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强调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提出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城市化建设,并提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已有几年了,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投入不行。但是,仅仅投入一些钱甚至是大把的钱,也很难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之“新”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就是要通过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视野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烈翔 《新东方》2006,(4):13-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中央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标准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如果把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比作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三驾马车,农村信息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导航仪。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被证明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环境改善的最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能够大大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和质量,工业化能加快农…  相似文献   

8.
《今日民族》2006,(3):56-57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大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对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  相似文献   

9.
赵巧娥 《前沿》2006,(6):34-36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0.
高凤莲 《前进》2006,(6):41-42,4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探讨如何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农村“新”之所在时,决不能简单地把新农村理解为一个通过建设、规划、盖房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严格意义上讲,新农村的“新”,必须是新的生产方式的载体,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意味着必须改变小农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村人口,为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也意味着在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11.
王惠兰 《山西政报》2006,(22):38-39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因地制宜地进行论证和规划。中央和地方都划出了相当数量的财力、物力准备对农村、农业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然而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农民的素质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比硬件建设更复杂的问题。可以说,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今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讲到“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时,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在了第一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增收渠道相对狭窄的河南而言,无疑是一个合乎民意、顺应民心、开启民智、激发民力的重大惠民举措,也是一个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发展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把生产力建设放在第一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作为最活跃、最革命的…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简明扼要,内涵丰富,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高度概括。如何按照这一要求,把新农村建设落实到操作层面,找到切合实际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我认为要坚持八个“两手抓”。一是要生产生活“两手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有着不同的要求。首先要把生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是成事之基。要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物质基础。其次,要以人为本,重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6,(1):11-11
2005年12月28日-29日在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05,(4):1-1
“三农”问题,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农业为首。农业问题解决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就会迎刃而解。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但整体而言,我国的农业还很落后:生产工具简陋、生产方式落后,生产规模狭小、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差,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进步、农民的增收和生活的富裕。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必须抓好农…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要从根本上破解“三农”这一难题,必须在落实“五个坚持”,探求“五个突破”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黄泽夫 《政策》2006,(1):35-37
开栏的话:湖北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地盘大,“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的历史任务,并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上下要以此为契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抓好新农村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为此,本刊决定,从今年起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并把它作为常设栏目来办。希望广大读者特别是县市和乡镇的同志关心、支持这个栏目,多给我们赐稿, 并提出建议,我们也将尽心、尽责、尽力办好这个栏目,以共同为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鼓与呼!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之法律促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农村建设的面临时代背景和法制环境,要求从一开始就必须把与新农村相适应的法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新农村之“新”,关键在于通过新的法律与制度,把农村、农民、农业重新植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动力。必须从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法制体系、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改进农村法律服务等方面着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与助力。  相似文献   

19.
林憧 《小康》2006,(8):32-32
建设新农村是国家实现小康战略目标重大举措,其核心是全方位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9亿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构建好农村消费安全环境,才能有效保护这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然而目前农村的消费环境的恶化,给新农村建设大打了折扣。换句话说,农村消费环境安全问题的显性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民间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农民消费者戏称为农民“消废”者,从中不难看出农村“消废”市场之严重。因此,新农村要建设好,首先就要“消除”农村的“废品”,开展一场农村消“废”运动。大量的案例表明,曾经荡漾在农民脸…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先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实施惠农政策,关注农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条件——“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整村推进,必须特别强调搞好规划。可以说,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和先行环节。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城乡建设,规划先行”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在这种宏观条件的背景下,强调“规划进村”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是在山东、安徽、江西、湖北、山西、辽宁等地农村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一些地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