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正全 《发展论坛》2000,(11):57-5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用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行,加强法律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法制建设与市场经济建设必须同步进行。   1.市场经济运行主体的自主性要求建立健全法制。现代市场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要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必须确立企业法人制度使企业具有独立完整的法律人格,具有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具有高度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两…  相似文献   

2.
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基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是一切经济行为的核心所在。农民组织化和发展合作经济是以“行为主体”的一定素质为前提的,即商品生产者自由个性的觉醒、经济理性的成熟,作为契约主体的独立人格的存在以及社会交换关系的发达。而这一前提的获得,是需要确立农民在经济市场化过程的市场主体地位,促使其个体主体的“主体性自由”的实现。为此,政府的制度设计和进行制度安排时应遵循的理念是:市场机制和政府适度干预并重;理顺现行农村各种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对农业经济支持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重。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农民组织化营造一种自主性的空间,而且这也是农民理性由传统“生存理性”转向现代“发展理性”的内在规定。  相似文献   

3.
韩升  谢丽威 《学习论坛》2006,22(6):21-23
启蒙就是要促使人类摆脱“不成熟状态”,激发人的无穷想像力和无限创造力,真正确立起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目前中国的现代性启蒙就是要在扬弃传统的基础上,参照西方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确立社会成员个体独立的法权状态,促使传统伦理社会向现代市民社会转变,从而为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准确掌握人格本质,其关键在于要明确作为人格本质的个人独立性及个人独立性的自觉意识种是指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因而对其自主选择的行为自觉地承担责任.要走出把个人独立性或独立人格、个性当成资本主义"专利",把它与人的社会性截然对立的误区,并针对有的研究者只警示讲个人独立性要防止重蹈西方否弃普遍性真理的"极端个人主义"覆辙,未能察觉当今作为普遍性真理的"主旋律"在一些人中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乃在于缺失独立人格.文中还分析了自发生成的"功利型"人格的利弊,提出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应弘扬其正面效应,把强化个人独立性的自觉意识与落实作为普遍性真理的"主旋律"教育相结合,积极塑造公民人格的健全模式.  相似文献   

5.
创设与构架:交往德育主体间意义关系之情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忠  彭未名 《求实》2004,1(5):82-85
有效的德育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的。德育主体间的交往是意义的交流 ;意义是相对性和多元性的统一 ,是物质和精神发生关系的产物。意义关系的情境作为一种典型情境 ,是一种适于师生交互主体性发展的自主性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涛 《世纪桥》2008,(6):38-39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一人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容易产生公司人格和股东人格混同、危及债权人利益、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人公司的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资本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并建立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传统人本主义与现代自主性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对现代自主性人格的塑造,其影响是深远的,对这种影响的积极性与消极性不能一言以蔽之。它所包含的至今仍具有继承意义的个体独立性等“理性”内容,尤其值得我们在塑造现代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加以发掘与探究。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所谓人...  相似文献   

8.
试论孟子的独立人格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淑明 《理论学刊》2001,(3):105-107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历来以所谓缺少独立人格意识而为人所诟责 ,但这种诟责太嫌笼统 ,它没有分清先秦儒家与秦以后儒家的区别。若说秦以后儒家文化缺少独立人格意识则可 ,但说先秦儒家文化缺少独立人格意识则未免失之以偏概全。起码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而言 ,在他身上就具有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 ,是封建专制制度正在建立的时代 ,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 ,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独立意识也日益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幽灵所吞噬。面对这种对人的尊严、人的独立意识的扼杀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一种崇尚自然、…  相似文献   

9.
耿家林 《世纪桥》2014,(1):34-36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独立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世界。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格发展方面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音乐可以传达多方面人文精神,结合学生实际,采取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0.
由于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目前高校辅导员存在消极型人格、退缩型人格、敌对型人格、功利型人格等缺失型人格现象,所以构建高校辅导员人格本位校本课程体系具有必然性。高校辅导员人格本位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研究性原则等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11.
郑巧 《理论研究》2008,(6):45-47
行政人员的自主性是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对所遇到的伦理冲突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的自我确信,决定着行政人员的运权理性、道德姿态与政治智慧。它确立于公共性视域中的情境道德与行政价值之最深层次.是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行政伦理价值的确认与声张。新公共服务理论内蕴的伦理诉求,业已昭示着完善制度伦理和寻求自我实现成为新世纪初行政人员自主性建构的基本实现理路与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军 《新视野》2012,(3):95-100
隐逸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采取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内在地体现着其价值主体意识的增强,独立人格意识的萌醒,以及对自我确定的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孔子主张"隐逸以志其道",将隐逸看作"安仁"、"守仁"的价值目标实现方式,或者说是实现其人格价值理想的一种手段。这种隐逸观所阐发出来的对于人的基本价值、人格理想以及人格价值实践的自觉性、自由意识的理解,既丰富了儒家伦理价值观念体系的内涵,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价值理论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女性人格的构建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女性人格的构建 ,既有消极的丧失自主性和人格的不完善性 ,又有厚德载物、知书达理的积极性特点 ,同时还有相对的自主性特点。中国女性要想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 ,需要从文化的历史造就中批判取舍 ,从而完成一个自我整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人格,一般是指人的性格、气质、道德、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客观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人格理想是人格的升华,是人生价值取向的准则,也是人生始终追逐和奋斗的目标。处于20世纪初的青年毛泽东,在国家内忧外患、民族积弱不振的情况下,顺应时代的要求,确立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救国救民的人格理想。本文试图从青年毛泽东人格理想的确立和形成的角度,探讨这位20世纪震撼中国、影响世界的伟人的成功之因。  相似文献   

15.
周冉 《理论学刊》2007,(3):100-101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以及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社会生活的需要,鼓励了社会投资,减少了投资风险,因而公司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股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会滥用其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使社会公平、正义和交易安全的法律理念和价值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一人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容易产生公司人格和股东人格混同、危及债权人利益、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人公司的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资本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并建立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9,(5):58-59
据3月24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在岭南大讲堂作题为“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复苏”的演讲。他说,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要看到它的弊端,否则,我们的文化复苏,就会出现严重的偏差。这里我只想列举四个弊端来加以说明。第一个弊端,是帝国专制制度对奴性的培育,以致独立人格无法确立。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成人当作儿童、而将儿童当作成人,由此塑造着“开裆裤人格”。  相似文献   

1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毛泽东文艺思想基本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篇彪炳史册的光辉文献。它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践“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梦的重要成果,对“中国梦”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继续弘扬《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9.
满足人合理需要的合理消费是实现人的幸福的必要手段,但消费主义倡导消费至上,把消费当作幸福本身,使人被物所驭,给人造成幸福困境。消费主义在当代大学校园蔓延,不利于大学生自主性的确立,全面需求的满足,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长远幸福的实现。高校应通过引导学生构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打造丰富的校园文化,举办多种实践活动,应对消费主义给大学生带来的幸福困境,提升大学生认识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它必将对人的观念和精神状态产生重要的、直接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主体意识的全面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必须努力强化如下几种主体意识:独立自主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解放关键在于劳动的解放,劳动解放的目标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独立自主性的确立,这当然是以废除私有制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疑是劳动的解放,但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独立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劳动的解放是不彻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有利于并且要求实现这种自主性。市场活动的主体之间不存在依附关系,每个商品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生产经营什么和生产经营多少,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