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法制》2014,(20):10-10
诚信环境民众吐槽已久,诚信体系社会盼望已久.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送审稿)》(简称“纲要”)已经上报国务院,并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将于近期发布.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我们离诚信中国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2.
顶层设计需加强 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中国从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到地方各级人大及政府,积极立法规范市场信用活动,关于市场信用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不断出台,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大量涌现,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部门、多地方、多层次的信用立法.但严格地说,顶层设计远未完备,国家立法层面还未进入. 其实,不论是国务院部门制定的信用规章,还是地方制定的相关法规和规章,都由于部门或地域的限制,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此,不仅法律效力的层次较低,且不利于解决“信用信息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问题,即便可在一时一域生效,却缺少“推而广之”“照此执行”功效,也不利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已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法将这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的城乡居保制度,在制度模式、筹资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与合并前的新农保和城居保保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法治》2014,(14):22-23
身份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身份证假重错的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2015年将出台并实施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近期将提出相关方案。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如何建设?身份证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破解?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5.
2014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这是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重大突破,也是一项重大改革。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也公开表示,确保在6月起草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并上报国务院,年内出台实施。这意味着现行的不动产多头登记有望在年内进入"统一"时代。本文以社会发展的几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剖析了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过程中将存在的阻力和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滥用法人人格的行为屡见不鲜,而在立法中,尚无就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出明确规定,法学界对此探讨颇少,本文试图揭开企业法人的面纱,对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做些有益探索。一、法人人格的确认及立法之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这一规定揭示了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确认了法人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说明了只有那些被法律赋予法人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才能成为法人。所谓法人人格是指…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现状及立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这一法律规定,揭示了法人人格的概念,即法人人格是指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组织,也即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民法通则)以部门基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法人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使法人在法律主体上人格化,确立了法人的社会行为主体地位.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促进我国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良性发展。(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  相似文献   

8.
在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两份报告所提出的种种改革措施,都将“司法公正”作为了两院工作的主题,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被纳入到和谐社会的构架之中。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道德准则,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过合同法》等法律制度所吸收和认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和与世界的全面接触,全社会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对诚实信用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诚信意识正在觉醒.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以诚相待、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诚实信用原则不仅在经济交往中起着调整关系、保证秩序、缩减成本的作用,而且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起码道德准则.人们已经认识到,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自然人而且更是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人格发展和完善的内动力.诚实信用作为人们崇尚的品格已逐渐成为一种无形资本.可以相信,它必将为信守它的、亲近它的公民、法人及社会带来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 民法通常把法人的财产称为法人的独立财产。即由法人享有的、独立于其他社会组织、法人的创立人以及法人的成员的财产。我国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也就是指由法人组织所独立所有(或经营)的必要财产或经费。法人的独立财产制度并非渊源于罗马法,这不仅因为罗马法贯彻了以个人为本位的、思想而排斥了团体作为主体的存在,而且因为在当时罗马宗法社会条件下,很难产生出既脱离家族又完全脱离个人的团体的财产。实际上,法人的独立财产制度发端于古日耳曼法的“团体总有权”,根据“总有权”制度,财产所有权中的管理和处分等权能属于团体总  相似文献   

11.
一、住宅所有权法立法的迫切性(一)市场经济呼唤住宅所有权法邓小平同志于1980年(4)月5日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十年,十五年付清”.1988年3月,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颁布《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强调:“要对职工买房采取优惠措施.”这些标志着我国住房制度从过去的福利型向福利兼商品型过渡.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住宅也作为一种商品,进入了市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就能获得  相似文献   

12.
在全省法院率先成立执行款物返还中心,实行执行款物与执行人员相分离制度的利辛县人民法院,不仅改革走在前面,审判工作的许多方面都堪称“模范”。三年来,该院共审结各类案件24436 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挽回经济损失9.64亿元;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单位;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被市委、市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律委员会和常委会的会议上,法人分类问题被反复讨论和争议.法人分类不仅关涉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涉及宪法上的结社自由权;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法人形态纷繁芜杂,很难被定性和分类. 《民法通则》中的法人分类套用当时国务院“编制管理”核定的机构分类标准,体现的是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思维,导致法人类型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难以容纳基金会、宗教活动场所等法人,而且使公法人与私法人的界限不明确,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诟病很多.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普遍认为,此款规定确立了国家作为国家赔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基本制度。该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相似文献   

15.
如何完善法人制度,是民法总则立法时的重头戏.1986年出台的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但随着经济、社会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组织形式层出不穷,法人形态已发生极大变化,民法通则的法人分类已难以涵盖.正因此,法人分类模式如何改革,成了民法总则必须解决的关键议题.  相似文献   

16.
析公证审查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家司法制度架构而设立的以提供社会公信力为目的的公证制度,可以为公民、法人行为提供信用的升级和再造,使其赢得国家意义上的证明,并在该种信用产品对外交换、信息被无限制公布复制后,形成一种社会公信的培育和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5年8 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4号公布 自2005年11月1 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 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 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 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 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 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一、公证在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方面发挥着特定的职能作用 《公证法》对第1条明确规定:“公证活动的目的是预防纠纷,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证制度是法定的国家证明制度,是国家为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稳定社会经济、民事流转秩序,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护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利而设立的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这一制度在促进和保障我国公民合法权利的实现方面.发挥着特有的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我国,法人犯罪巳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点之一。一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种“公司”、“商行”、“中心”(多数具有法人资格)的名义,打着改革、搞活经济的旗号,大肆进行经济犯罪和其他犯罪活动。据调查,1987年上半年,某省工商行政机关查处投机倒把大案四百五十三件,其中法人组织作案的就有三百二十七件,占72.2%,88年上半年该省查处投机倒把大案一千零八十五件,其中法人组织作案的六百二十九件,比87年同期增加了91%。某市海关系统1988年查处的八起走私倒卖案件,全是法人组织所为。某市检察机关88年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20.
张力 《现代法学》2013,35(2):75-92
现代民法上的法人制度包含了为公司制度发展量身定做的"完人化"标准。公司制度借与法人制度融合获得了广义财产与基本权利,扭转了公司在传统社会组织身份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形成了对其他企业类型的制度竞争优势,但也带来巨大风险:公司异化为新身份格局中的"公司帝国"。法人制度在我国具有主要服务国有企业改革的功能狭隘性,加之官商传统潜移默化,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官商公司帝国",妨碍了国有企业实现公共利益。针对性地而言,应祛除法人制度的极端功利主义成分,重建国有企业承载公共利益的法人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