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万历十二年(1584年)冬,蛰居14年的海瑞奉召出山,承担了为帝国监督和考察官员的重任. 海瑞很快就向皇上提出了爆炸性建议.他说,陛下励精图治,为什么不能大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王戎,琅琊临沂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王戎从小就聪慧伶俐,颇有心计,后来他官运亨通,做到总管国家政务的司徒高位。成年后的王戎,机智过人,能言善辩,擅长玄学与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人并称为"竹林七贤",受到世人的尊敬。然而,这些都只是他沽名钓誉、表露于外界的假象。他步入官场以后,就开始大肆敛财,原形毕露了。王戎没有做出过什么政绩。他任尚书左仆射兼领吏部时,曾负责官员的选拔任用。然而,在关系到一个政府、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事情面前,他既没有推荐选拔过出身贫寒却有才德的人,又没有辞退过毫无政绩而徒有虚名的人,只是随波逐流,左右逢源,在门阀士族中选任官员。他还始建  相似文献   

3.
贞观元年正月,为了延揽人才,朝廷广开选举,数以千计参加会选的人从四面八方云集长安。看到这种情景,唐太宗非常高兴,特地把尚书仆射封德彝召来,要他留心发现文武奇才。这时,吏部  相似文献   

4.
严讷,明朝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考中进士,入朝做 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他被朝廷任命为吏部尚书时,正是大奸臣严嵩当宰相的时 候,吏治很是腐败。严讷跟朝臣们约定,有公事在办公的地方谈, 不要私下到家中谈,他这样做是为了杜绝请托走后门的现象。 接到吏部尚书的任命后,严讷就吩咐家人备办酒席。酒席  相似文献   

5.
任用管理十分慎重历代监察长官的除授,权归皇帝。即使一般的监察官员,许多朝代也不是只经过吏部选拔就可以任命的。唐代杜佑《通典》卷二十四《侍御史》中介绍说,大唐自贞观初年,以法治理天下后,非常重视监察官员。任命监察官员必须经过吏部、御史台长官、宰相的共同议定,然后才可以下达任命书。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任命监察官员,不需经过吏部选拔。唐代选拔监察官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受正常考核、正常考满的限制。唐代对各级官员是一年一考,一般考四年为“考满”,“考满”后方可选调他职。而对御史的“考满”则…  相似文献   

6.
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 九王夺嫡》中写到一个名曰任伯安的人。此人煞费苦心,自康熙二十二年在吏部当差时私自雇请了十几个抄手密建“百官档”,专门记载文武官员所犯的过错,大王朝廷政务处置失当,小至嫖妓行贿,以及某人某年某月因何故处分,转调黜降何处,走何人门路起复超迁等一一详备,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抄了几十麻袋。后任伯安因故革职,仍能支使六部各司如役奴隶。为什么?因为他掌握了文武百官的阴私,随口就能毁掉一个人的功名前程。 历史的演绎有时候是惊人的相似的。报载,在今日的浙江瑞安,就出现了“个任伯安似的“超人”。…  相似文献   

7.
戴凌琳 《政府法制》2010,(14):10-11
近年来,一些官员信奉风水愈演愈烈,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此乃官员最基本的责任。同样,为官一任碌碌无为,或者总要些歪门邪道的"把式",就需要相关部门启动问责制,对那些丧失崇高的理想信念,挥霍纳税人钱财的昏官、庸官要有力地问责,触犯刑律的理应依法制裁,绝不姑息迁就。民众只赋予了官员执政为民的权力,并没有给他浪费公款孝敬心中"鬼神"的荒唐权利。  相似文献   

8.
唐朝名将郭子仪在驻守邠州时,曾向朝廷推荐了一名县官,这实在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当时的权势大臣如奸相元载等,连将相都可以任意安排,可郭子仪的这个请求竟然没有得到答复。他的僚属很是愤愤不平,说道:“将军对国家有大功,推荐一名县官都不能获准,宰相也太不识大体了。”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全国平均40个人养一个官,而山西省是27个人养一个官。官员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如按全省的产值或国民收入水平与官员人数相比,恐怕山西的官员就显得更多。对此结论,喜欢官多的领导定会责怪:官多了有啥不好呢?官多了自然有官多的好处,因为官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官员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官多了,给老百姓服务的人就多,这些好处,我们人人皆知,深  相似文献   

10.
郭建 《政府法制》2011,(27):47-47
贪赃不枉法不判死刑唐玄宗时期,有个叫裴景仙的当了武强县(今属河北)县令。他在任期间索取当地百姓的各类财物,累计赃值高达五千余匹(唐朝是以绢帛作为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大额流通都使用。绢帛以"匹"和"尺"为单位,比如法律规定一个劳力工作一天的价值是三尺绢帛)。裴景仙离任后被人揭发,捉拿下狱。唐玄宗得知此案后大为震怒,下令要将这个大贪官"集众杖杀"(召集朝廷官员当场乱杖打死)。  相似文献   

11.
海瑞做官,光明磊落,铁面无私,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他都一视同仁,不讲情面。海瑞在淳安县做知县时,正值大奸臣严嵩在朝廷中红得发紫。严嵩的干儿子鄢懋卿倚仗严嵩的权势为所欲为。一次,鄢懋卿到东南沿海“巡察”。这家伙每到一地,排场阔绰得难以形容,敲诈勒索明目张胆,单在扬州一地就搜刮到几百万两银子。到  相似文献   

12.
《法治与社会》2003,(11):6-9
据有关资料统计:几乎每一个腐败官员背后,往往都站着一些贪婪之徒,或者都有着一个欲壑难填的家庭.这个家庭,可能是表面上的"全家福",实质上的"全家腐";所谓的贪婪之徒,或者是贪官的夫人,或者是他的情人,也许是他的儿女;这些环绕于贪官身边,站在其背后肆意妄为的"身边人",还有可能是他的秘书、司机或活跃其间的"贿托"们.他们或从中推波助澜,或同流合污,或赤裸裸地帮助受贿、索贿、窝赃、转赃,甚至订立攻守同盟,开脱罪责…近几年反腐的工作经验表明,反腐工作不仅要抓大案要案、健全法律监督机制,还要从源头抓起,从领导干部的"身边人"抓起.尽管我们不能断言每个腐败官员背后都有一个推波助澜的女人,都存在沆瀣一气、上行而下效者尤甚的"身边人",但一般说来,一位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背后,往往有一个廉洁贤惠的好配偶和廉洁家庭.  相似文献   

13.
傅咸,字长虞,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东南)人。在西晋王朝任司隶校尉。这是一个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各郡官吏的重要职务。“时朝廷宽弛,豪右放恣,交私访托,朝野溷淆”。傅咸上任之始便坚定地表示,要对“贿赂流行”的弊端严加整治。当他得知廷尉高光、河南尹何攀等人有违法乱纪行为,便不顾这几人官高势重。毅然上书朝廷,要求免去他们的官职。这一举措使京都百官为之震惊,一时间,出现了“京都肃然,贵戚慑伏”的清静局面。 继而,傅咸又对位居尚书左仆射兼领吏部尚书的重臣王戎提出弹劾。王戎此人十分贪婪,他“性好兴利,广收八…  相似文献   

14.
相传,聊斋先生蒲松龄某日乘渡船外出,同船除了船夫之外,还有四位乘客,他们是:衣冠楚楚的朝廷官员,正当妙龄的卖花少女,身背锯斧的木匠师傅和衣衫褴褛的拾粪农夫。船到河心,朝官自恃有才,又想白乘船不给钱,于是提出:“同舟共济,对子来戏”的主张。他面对众人,心怀叵测地说:“恕我冒昧地请诸位依各自身份,用三字同头,三字同旁,对一首七绝。要求首尾相融、贯通连锁,谁对不上,谁为大家出渡河钱。上岸后,再请酒席一桌,如何?”蒲松龄觉察到朝官的奸诈用心,但又不便制止,就寻思着如何教训他一下。正在这时,官员首先开了腔,他摇头晃脑地说:“三字同…  相似文献   

15.
奉公守法如翠柏苍松;廉洁情操虽老死不移。这是后人为赞颂唐代廉吏李畲而写的一副对联。李畲在唐代官至监察御史。他是个孝子,母亲所说的话,都严格遵行,从来不敢有违母教。史书记载,他清正为官的一生,都与此有关。一次,李畲派人把朝廷发给他的禄米送往家中。李畲的母亲一向教导儿子要守法奉公,不义之财一毫不取。她仔细查看了送来的禄米,觉得比平时多了一些,就对差役说:“这次的米比往常的要多。多拿俸禄,绝对不可以!”差役用斛一量,结果多了三石。李母追问多米的原因,差役如实说:“给御史的大米,按照惯例是不用斛量的。”李母又问,“运送禄…  相似文献   

16.
明朝嘉靖、隆庆、万历时代,封建经济政治制度日益腐朽。赋税劳役负担沉重。农民反抗连绵不断,明王朝统治陷入了深刻的危机。海瑞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出发,大声疾呼“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他指出:“夫君子议事,必为久行计、为贪奸防”,(《海瑞集·驿传议》,以下凡引自《海瑞集》的,只列篇名)并且提出了完整的犯罪预防的思想。关于犯罪预防,我国古代很早就有认识。海瑞继承发挥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海瑞十分重视以严刑峻法进行威吓:“惩矣而不能痛,痛矣而不能使之畏,是则有司之过”。(《督抚条例》)他还提出采取教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措施,形成一种严密的  相似文献   

17.
眭达明 《政府法制》2011,(32):14-15
武则天时期,朝廷有位官员叫张衡,虽是令史(俗称吏员或胥吏)出身,但宫阶已到四品,如果再升一级,就成了了品官员。唐朝的三品是个什么级别呢?如果拿现在的官职来对比,那么四品是司局级或副部级,三品就是正部级了。不仅如此,在唐朝,有些三品官员如能加上“同平章事”头衔,还是实质上的宰相。所以在唐朝的官场上,从四品到三品是个很难爬的坎,就像现在的军官从大校升到少将、地方干部从厅长升到副省长一样,难度非常大。  相似文献   

18.
偷窥,古已有之。随着技术进步,又出现了偷拍。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偷窥和偷拍的话题。PeepingTom偷窥狂偷窥在英文中叫PeepingTom。Tom是一个人的名字,汤姆。很早以前,在英国一个镇有一个地方官,他制定了各种税,老百姓就非常恨他。他的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劝他免收一些税,他不听。他的妻子很生气,就说:“如果明天我骑着马一丝不挂地在街上走一圈,你能不能免了这些税。”这个地方官说:“好,如果你真这样做了,我就免除一些税。”这件事被镇子上的人知道了,他们被官员妻子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约定她赤身上街时谁都不许看她。第二天,大家果真按…  相似文献   

19.
选任干部,首先要看这个人是不是德才兼备,而不是年龄大小。年龄不应是选拔任用官员的主要标准。而在一些地方,“年龄是个宝,德才作参考”,年龄却成了选任干部的刚性条件。笔者认为,凡人才,不管年龄大小,都应视为珍宝。年轻的人才苗子,要早发现、早培养,让他们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表现不俗、政绩突出的,要大胆提拔使用。  相似文献   

20.
手枪在握     
一个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用枪对准着船上的其他9个人. 水手长巴雷特用他那嘶哑的声音对我狠狠地说:"你这头猪,你总不能一直端着枪,你迟早会有打盹的时候!" 我一言不发.他说得对.一个人连续不睡觉能坚持多长时间?最近的三天里,我几乎连眼睛都未敢眨一眨.我只要一打盹,他们就会扑向所剩无几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