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针对庞大而不断增加的网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离不开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文化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家安全、网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首要战略。而要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有效性,就必须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权威、文化权威和政治权威;加快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阵地;不断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的巨大引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力度,贯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引领方针,全方位拓展引领路径,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领导,加强理论宣传队伍建设,规范社会思潮传播载体,才能既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能力,又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探索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深刻认识公众人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道德使命,充分发挥公众人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道德引领、社会凝聚等作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宇红 《湘潮》2013,(3):28-29
我们所建设的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这就要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地位,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体会在这种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时代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这是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程。高举旗帜,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发挥排头兵作用,是社会主义高校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7.
引领类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社会思潮的应有研究视域。在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的不同性质矛盾关系、参照相异社会思潮的性质和解读党的报告决议规定的引领原则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引领类型区分为协调型引领、兼容型引领和排除型引领三种类型,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知群体"中引领的规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高知群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关键性社会群体.要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重大任务,首先必须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知群体"中引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左宪民 《新视野》2007,(6):33-3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用科学的理论引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方向;必须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推动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升华;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必须通过完善各种规范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旗帜,当然也是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在对党政干部教育中,既要使之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的地位作用,又要进一步提高践行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者、引领者。  相似文献   

11.
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燕 《世纪桥》2012,(3):76-77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中学教育的全过程,既是推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必然要求,也是保证当前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中学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要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学教育的引领作用,关键就是要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中学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中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具体来说,就是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  相似文献   

12.
话语权是全球化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有两种视野:即国内视野和国际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兴国之魂”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引领和思想之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推动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能够引领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核心价值体系的共生发展,有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不同替代的价值之魂、思想之魂;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接受。必须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描述力和解释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批判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影响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话语的引领力等。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我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要立足当代,又要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方法,努力提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崭新课题,是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找准引领的着力点,把握好引领的方针政策,抓准引领的根本,同时,要拓宽引领的途径和渠道。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理论、理想、精神、道德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引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要准确理解其科学内涵,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地位、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的作用,用精神合力支撑和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6.
张冬玉 《揭阳论丛》2010,(2):39-41,48
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从引领社会思想理念、指导谋划经济发展和规范行为,引导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等几个方面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文章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着重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所强调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都与大众化有着直接联系。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着中国的发展。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动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政党性、导向性、层次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特征,着力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及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努力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的“结合点”,同时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注重示范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同面临的重大任务。从目前情况来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取得了巨大成绩,而其实现路径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