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从1947年美国贝尔试验室发明第一只晶体管以来,40年中微电子技术差不多每10年就有一次跃进。1958年出现了集成电路,1967年诞生了大规模集成电路,1978年研制成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电子产品以其小型化、多功能、耗能少、省材料、产生的附加值高等优势,获得了广泛地应用。电子计算机采用微电子技术后,向着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迅速拓展和普及。目前,电子计算机与先进的通信技术的结合,正在大大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当代风靡世界的“3A革命”(即工厂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家  相似文献   

2.
一张区区100元面额的“豫园”股票,几天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堂堂皇皇登上了8800多元的价位,行家断言,一周之内便将涨破10000元的“天价”。 现实的“股市蜃楼”,震动了上海。 这个中国最大经济都市的股市,参与者大约1300万上海人的十分之一;近百户工、商、农、科技、金融、文化界的大中型企业;庞大经济结构中冶金、轻纺、化工、汽车、微电子、旅游等传统或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3.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最忙的可能要数企业的厂长、经理。于是,一些企业的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想管,可没时间哪!”然而,无锡微电子联合公司总经理王洪金却说:“不去做、不愿做、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干部。重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企业家的天职。”  相似文献   

4.
柯文 《瞭望》2003,(28)
军用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基石,给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微电子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实现了军用电子装备的小型化、轻型化、轻量化、高可靠。现代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的巨大变革,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微电子技术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结果。“微电子技术对当今防务的重要性,无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子弹。”  相似文献   

5.
从娃娃做起     
《瞭望》1984,(10)
在上海市微电子技术的普及应用活动中,一批少年儿童揭下了计算机的神秘面纱,叩响了“电脑”的大门: ——上海师大二附中初一年级学生李劲和江苏路第五小学六年级学生丛霖,用自己编制的程序,在电子计算机上为参观者表演了机器人唱歌、眨眼睛、下棋和排列团体操各种队列; ——上海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学生黄耀和一师附小学生穆愔,用自己编制的程序,在两台电子计算机上分别表演了五彩缤纷的地毯图案、打台球游戏、小白兔吃草和九九乘法表;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项技术的进步能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即直接促进社会变革。历史上曾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的利用等。当代琳  相似文献   

7.
姜敏 《瞭望》1992,(30)
作为机械技术和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工业机器人的研制及其应用,是一个国家高新技术领域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重工业基地沈阳,有一座国家级水平的机器人“摇篮”——沈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2,(20)
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是指对其产业生存、竞争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技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升级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一是微电子和整个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高点——集成电路(也称为半导体)的高速微级芯片,即中央微处理器  相似文献   

9.
当今西方世界在变,在大变: 近代产业革命几百年间建立起来的西方“大烟囱工业”,笼罩在夕阳暮霭之中,以微电子工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如旭日东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引起一系列新的变革。 面对这幅产业兴衰图,西方人士惊呼:“新产业革命”来临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它给我们送来了什么信息?  相似文献   

10.
吴正扬的“积极推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一文指出: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从创业到发展,成效显著,贡献巨大,态势良好;上海民营科技企业造就了一支文化素质高、特质好的创业人才队伍;上海民营高新技术人才创业在政策推动中创生、在政策完善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正处在由内向型为主的格局向外向型为主的格局转变之中.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调整上海经济格局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全国改革、开放日益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上海按照十三大的精神,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冲破框框,大胆地闯出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建设具有上海特色的外向型经济,重振中国经济中心的雄风.在发展上海的外向型经济中,上海郊县工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上海郊县工业应当如何发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海要成为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本世纪末人均收入超万元. ●到2000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达2212亿元,年均递增11.5%. ●长期坚持"三、二、一"战略方针,重点扶植五大战略产业,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一)90年代上海发展战略目标. 从上海在全国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发,上海长远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远东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中  相似文献   

13.
一、上海工业发展定位和今后三五年的工业奋斗目标(一)上海工业的定位上海工业在今后三五年中要有大的发展,首先就必须明确上海工业的自身定位、行业定位和产品定位。上海工业的自身定位,集中起来,就是要在全国和周边省市的发展中“跳出来”,坚持“高”和“特”,领先一步,高人一筹,形成特色,在结构趋同的情况下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能与上海特大型城市的发展需要和功能完善相匹配、相适应,科技创新走在前面,市场竞争独占先机,不仅成为上海经济的支撑产业和先导产业,而且在全国发挥重要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上海工业的行业定…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五国”元首第6次会晤6月14日在上海举行,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上海五国”过去五年的蓬勃发展,正式决定吸收乌兹别克斯坦为新成员,并作出重大战略性决策: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改为“上海合作组织”。次日,“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隆重举行首次元首会议,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签署了“成立宣言”和打击三种“恶势力”的《上海公约》。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盛会。它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变了     
邓小平同志寄语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秋阳高照,丹桂飘香,漫步这座东方都市,但见:云蒸霞蔚,万顷琉璃,气象万千。 上海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他们的总体行为、习俗、观念、精神正在改变与升华。 (一) 上海有6000年文明史。明清时期,这里是全国的贸易大港、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和漕粮运输中心。“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历史记载着上海的繁荣。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从此,上海在屈辱中发展,成为旧中国的工业、商业、贸易、  相似文献   

16.
上海康达纺织联合公司,即康达卡其集团在一片祝贺中于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七日诞生了.上海的各大报纸、电台都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报道.这个上海纺织系统中第一家卡其集团,引起了企业界、新闻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以微电子和计算机的发明为起点的信息化革命,促使信息产业的诞生和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技术已经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 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是新科技革命发展的产物。这次技术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众多的新兴技术群,无不与信息控制技术有关。所以,这次技术革命的实质,可以说是信息革命,它将人类社会推到了信息化时代。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上海郊区形成一批农村新型社区(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因征地、宅基地置换等原因形成的新型农村居民安置小区)。笔者实地对沪郊Z镇3个农村新型社区(新华苑、松岸华庭、新春小区)进行调研,发现新型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有关部门重视。一、上海农村新型社区的类型与特点  相似文献   

19.
岁尾年初,上海一些经济界人士在展望新的一年中上海工业发展趋势时,概括为:既“喜人”又“逼人”。这四个字,也是我国整个工业战线发展形势的一个写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业战线出现了你追我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老工业基地的上海,在这种竞争的形势下,首当其冲,成了全国各地猛追猛赶的对象。在短短几年内,有些地区工业产品的质量已渐渐逼近甚至超过了上海。最近《文汇报》在一篇报道中说,上海电风扇的产量在全国仅居第三位,电冰箱居第四位,洗衣机落到了第六位。这篇报道还指出了上海有些产品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目前上海每五至六个人中就有一个外来人。上海是一个老资格的移民城市。爷爷辈的老上海十有八、九揣一部“迁徙史”。美国纽约市目前非定居人口占定居人口1/3以上。可见“外来人口”涌入大城市是经济发展下的世界性潮流。上海外来人口从1988年初具规模到如今逐年快速递增,与上海自身经济的发展和浦东新区开发的背景密切相关。外来人口中的民工和经商者多年来已汇入上海火热的建设大潮中,特别是外来民工已成为大城市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十年前修马路的已是建设公司总经理,农家女成织布明星又光荣入党。外来人口对本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