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伟文 《求索》2007,(10):197-199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以融会中西而创新的学理自觉,李长之建构了灵妙与思辨兼容,饱含丰厚人文精神的批评理论。这一批评理论的独特性表现在:倡导感情的批评、强调理智的硬性、巧抓本质和进展。认真挖掘和阐释这位富有魅力的批评家,对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长之与沈从文文学批评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之与沈从文同是"京派"文学批评的大家,但其批评观亦有各自的独特性。将两者的文学批评放置在"京派"批评的范式内做比较,可以彰显其批评个性。"京派"本是个倡导学术自由、宽容的松散学术团体,这种"和而不同"式的学术存在方式正是"京派"自身生命力之所在;同时,众多"京派"批评家的批评实践也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3.
李金锴 《人民论坛》2012,(23):206-207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广谱哲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解读广谱哲学可以发现,贯穿其中的是现代科学理性精神。这种精神是广谱哲学构建哲学的现代科学形态、沟通自然科学家与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的桥梁和纽带。广谱哲学把过去凭悟性或内省才能把握的理论转化成了可组合模拟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理性的二因素与科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求索》2007,(2):125-127
人的理性包含有逻各斯和努斯两个内在因素,有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种基本形式。受此规定,科学理性也是由其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而实践理性又包括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矛盾的方面。科学理性这一特殊的结构,使科学不仅在其理论旨趣上具有“学”与“用”、“知”与“行”的二重性,而且在其实践功能上具有“利”与“义”、“福”与“德”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5.
理性和非功利性:科学、科学精神的实质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具有的意识和态度 ,是科学工作者意志、信念、气质、品质、责任感、使命感的总和。科学是关于理性的学问 ,本质是求知而非求利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建制 ,其宝贵价值更见之于科学精神 ;科学内含“自觉的意志”与求真求新的理性 ;科学家的精神气质 ,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是全社会所必须具有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科学理性、人文理性、生态理性三位一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价值理念问题。科学发展观蕴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科学理性、人文理性和生态理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层价值理念。科学理性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求真务实精神,具有自主性的批判精神、竞争精神和开放精神,大胆探索、追求真理的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理性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对人的生存权的实实关注,对人的发展权的深度关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无限眷注。生态理性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对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关切,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的追求,对生命与世界存在和谐的期待。科学理性、人文理性和生态理性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必将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理查德·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罗蒂从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科学,正确地指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所必然具有的素和性、建构性和约定性的特征,但又完全无视科学与各种非科学文化的根本区别.科学不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非理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8.
李长之的批评文体是一种传记体批评,这种批评实践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李长之以整体性为指归,从全局的观点出发,探入到传主的心灵,出色地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传主形象,达到了认识的全面性和艺术的完整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既相互促进 ,又相互限定。作为人类精神的两个侧面 ,它们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这种统一在早期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未经分化的统一。到了近代 ,由于启蒙主义精神与科学理性传统相互促进 ,两者和谐发展 ;然而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 ,由于片面强调科学理性的作用 ,又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唯科学主义与反科学思潮。进入 2 0世纪以后 ,随着对科学理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入 ,出现了科学的人文化趋势 ;2 1世纪 ,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必将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融合。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从上到下出现了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一种信仰的缺失和思想的空虚,思想没有寄托没有依托。这是因为现在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最大的转型期。问题如何破解?前几年,我们讲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实际上我们做的大量工作主要是灌输科学知识,以为这就是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实际上这是两回事。前些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但是真正着力的不是科学思想和科学理性,因此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就在思考把科学精神的内涵具体归纳出来,让我们能记住它,理解它、实  相似文献   

11.
让科学理性的光芒普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变化最烈,发展最快的一百年。其中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给人印象最深。这大概是缘于日日新,月月异的科技成果已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界 ,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都知道 ,自然科学之所以能在短短几百年时间里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学科门类齐全 ,而且各学科间可以相互贯通 ,可以相互佐证的严密严谨的庞大科学体系 ,其最主要、最有效的鉴真识伪的思想武器就是科学共同体始终坚守不渝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而从另一方面说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大凡出现了大弯路、大误区的时候 ,也大都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果。这两个判断 ,实际上已被大量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反反复复一再证明了。在我看来 ,这也正是我们要探…  相似文献   

13.
刘文良 《思想战线》2005,31(1):130-135
中国的文学批评要继续生存和发展,要在全球化时代中有所作为,就需要重树它的浩然之气。面对文坛大腕,不瞎捧;面对名利诱惑,不媚俗;面对"权威"的棒喝,不低头;面对西方强势话语,不盲从。批评家的这种刚正不阿的独立人格,是文学批评充溢浩然之气的前提;批评家丰厚扎实的学识素养和良好的理性思辨能力,是文学批评浩然之气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道志 《求索》2007,(3):66-68
从历史起源上看,科学与人文原本一家。科学与人文在以下方面有共同的基因:从经验出发,不迷信权威,勇于创造;以理性为依据;对想象力的依赖;对审美的追求;受伦理的制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的再度融合,有利于克服狭隘的专业意识,促进科学和人文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克服人的信仰缺失,促进人的自我健全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作出人类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李刚 《理论月刊》2010,(8):64-66
为了重构传统的科学理性观,理查德.罗蒂区分了"合理性"的两种意义:强理性与弱理性。放弃标准的强理性观而接受实用主义的弱理性观,也就是放弃认为真理是某种我们应对之负责的东西的看法。罗蒂从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科学,正确地指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所必然具有的"亲和性"、"建构性"和"约定性"的特征,但又完全无视科学与各种非科学文化的根本区别。科学不能排除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非理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的作法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6.
任何形式的民主,其本质应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并操作国家机器的运转,主体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意识,必须具备理性精神。主体只有具备理性精神,才能把握民主的内涵与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徐小霞 《求索》2012,(4):170-172
托尼.贝内特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将通俗文学与意识形态等同并排斥通俗文学的作法为问题意识,通过分析阅读接受的文本间性,重新界定通俗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多元复杂关系,有力批驳了对文学进行等级划分的传统观点。在此基础上,贝内特融合了文学阅读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建构出以阅读为核心,彰显意识形态和权力的文本与文本、文本与主体、文学领域与社会文化领域等交互作用的文学动态场域这一新型文学批评理论。这既是对英国文化研究受众理论的积极回应,也在理论方法上超越了受众研究和文学阅读理论。贝内特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诗学分析通俗文学现象具有一定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一方面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科学理性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的过程。由此而言,科学理性似乎已成为判定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一种理性的精神作为我们深层次的观念支撑,因而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理性状况的研究就成为必要。什么是科学理性?在一向缺乏  相似文献   

19.
范水平 《求索》2011,(6):201-204
文学是人学。现实主义认为,"人"的社会属性高于自然属性,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自然主义认为人的身体和生理本能决定着人的行为,而且认为人的生存环境中的自然因素对人亦有着莫大的影响。李健吾深谙自然主义理论,他的文学批评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无论对作家的批评还是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批评,常取病理学、生物学、种族学的角度;在考察环境对人的影响时,坚持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辩证地研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重新审视其文学批评的自然主义倾向,对于我们当前的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谭跃湘 《求索》2008,(11):37-38
随着人们对收入差距问题关注热情的H渐高涨,有关基尼系数的争议出现了自热化的态势。争论的焦点在于:基尼系数能否度量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公平与否能以基尼系数的高低为判断标准吗?如何看待我国日渐攀升的基尼系数?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