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9月1日,厦门大学的一则通报成为当日的舆论热点。当天下午,厦门大学召开全校中层正职干部会议,通报"田佳良事件"后续调查处置情况:2018年4月,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在读研究生田佳良以"@洁洁良"的网名在新浪微博上公开发表辱华言论,成为轰动一时的"厦门大学研究生‘精日’(指极端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六年八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鲁迅先生应聘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门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课程,他还先后到厦门大学、集美中学,平民中学等处,作了五次生动的演讲。除此以外,他在厦期间,不仅自己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还热情支持和帮助厦门大学学生创建“泱泱社”和“鼓浪社”,创办“波艇”月刊和“鼓浪”周刊,对青年的创作给予热心的指导。在五个多月的教学和社会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萨本栋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工程学家和教育家,是国立厦门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的8年,正是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8年。厦门大学在长汀的8年,创造了至今仍被厦大广为传颂的“长汀传统”和“本栋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厦门大学刚改为国立大学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出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考虑。萨本栋校长带领整个学校师生内迁长汀。内迁长汀后,厦门大学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困难,但学校却不惜一切保证教学质量,并积极为抗日救国献策献力。最终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本文基于尊重事实的原则,希望在考察当时厦门大学教学、师资及抗战等活动基础上,探究厦大抗战时期办学成功的原因及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从西村校门进入厦门大学的校园,左边处即可见一栋3层高的双坡红瓦屋顶花岗岩小楼,这便是颇具传奇色彩的百年建筑——囊萤楼。囊萤楼始建于1921年,是校主陈嘉庚先生兴建的首批厦门大学校舍之一,之所以命名为"囊萤",是为了规劝厦门大学学生勤学苦读。早期的厦门大学学生没有辜负陈嘉庚先生的期望,不但勤奋上进,还十分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以他们的崇高信仰和实际行动点燃了革命的火把,赋予了"囊萤"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6.
塑造良好的学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大学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建校8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侨、台、特、海"的鲜明办学特色,在海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我校在塑造良好学风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1926年2月,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成立,书记罗扬才,成员有李觉民和罗秋天。 中共厦门地方组织是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组建起来的。 1925年11月,共青团员、厦门大学学生罗扬才到广州出席广东地区学联代表会,会议期间由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杨善集和共青团广东区委宣传干事  相似文献   

8.
厦门人民的反帝斗争富有传统,早在20年代,抗日救亡的报刊就巳出现,1928年3月,由厦门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反日外交后援会,所出版的《反日运动专刊》,是为其发韧的最初标志,并在随后的岁月里,继续得到了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厦门大学  相似文献   

9.
《福建党史月刊》2016,(3):64-64
正很多人知道陈嘉庚,是因为厦门大学、集美学校。1891年,陈嘉庚17岁,渡洋前往新加坡谋生,在父亲生意失败的情况下,白手起家打拼出了自己的实业。从1913年开始,陈嘉庚就回家乡福建集美陆续创办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除了捐资兴建厦门大学,陈嘉庚常被人称道的还有一件事。他的父亲去世时,欠下了30多万元的债务。新加坡当时的法律规定"父债子免还",但陈嘉庚经过一番打拼,生意稍有起色,就连本带利还清了父亲所欠的全部债务。  相似文献   

10.
一、厦门大学内迁长汀开始了厦大学生在内地的办刊活动抗战爆发后,日军封锁了中国中部和南部海岸的一部分,侍机登陆厦门。厦门大学地处海滨,田于敌舰持续不断的骚扰和炮轰威胁,难以维持正常学业,1937年9月4日被迫暂搬鼓浪屿办学。金门陷落后,厦门大学从1937年12月24日起又被迫分批出发,迁往闽西山城长汀,至翌年1月17日才得到正式复课。厦大学生素有抗日爱国的光荣传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们和教职员分别成立了学生和教职员抗日救国会,出版《救国之路》、《抗日救国须知》、《救国歌》、《抗日  相似文献   

11.
1951年,全国各界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掀起了捐献飞机、大炮的热潮.其中,华侨巨商陈嘉庚在南洋募捐很有成效.据外电报道:陈先生不仅募到了修复厦门大学的资金,而且还向爱国华侨募到了买飞机的钱.正当毛泽东准备派人慰问刚刚回到厦门集美的陈嘉庚先生时,对陈  相似文献   

12.
《恭陈台湾弃留疏》是评价施琅历史功绩最为重要的一篇文字。厦门大学已故教授陈碧笙先生称之为“一篇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评价毫不过分。关于施琅力主留台的历史贡献,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厦门大学已故教授傅衣凌先生,从整个中  相似文献   

13.
唐山雨 《学习月刊》2012,(17):10-11
厦门大学一名女博士的微博言论,前陵时间引起轩然大波。今年暑假期间,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组织一部分博士生到闽北山区的政和县进行考察调研,回来以后其中的一名女博士在新浪微博上这样留言:“这次到政和考察的收获是:1、毕业后不下基层1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1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8月8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海峡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届“海峡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最近在福州市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管理世界杂志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共同承办。来自海峡两岸共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一、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1.关于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自PX事件以来,厦门市民的环境抗争就一直为全国瞩目.本文藉由厦门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进行的"厦门市居民职业状况调查"的数据,从厦门市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满意度以及基于满意度而采取的相应环境抗争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分析,试图解释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公民个人在人居环境受损时采取何种环境抗争手段.  相似文献   

16.
檀力 《党史纵览》2002,(10):34-35
2000年10月12日,原厦门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汪德耀教授不幸因病逝世.人们大多知道汪老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我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但对他16岁就参加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留学法国时差点与一位美丽的法国姑娘结为伉俪的故事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省委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卢嘉锡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的生平业绩和历史贡献,作为家乡的代表,我感到无比的崇敬和自豪。卢嘉锡同志是从厦门走出去的优秀儿女,是厦门人民的骄傲。他出生于厦门,学成于厦门,19岁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22岁公费赴英留学,两年后便获得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45年底从美国乘船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在厦大十几年,先后担任校务委员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队伍中,有由中国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组成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是“反帝反封建的一个方面军,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研究党史,有必要了解和研究这个“重要的方面军”的情况。厦门大学成立于一九二一年四月六日,是我省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高等院校。在漫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厦门大学曾燃起绵延不断的革命斗争烈火,被誉为祖国东南的民主堡垒。本文试图就笔者所搜集到的一些实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18,(6):44-45
春天正是赏花时。清华大学的荷花,武汉大学的樱花.厦门大学的凤凰花……你还知道哪些“校花”吗?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出了个“数学怪人”陈景润,可谓世人皆知;而厦门大学出了个“破译鬼才”池步洲,却鲜为人知了。出差返厦,拜访恩师学友。王老师对我说:“有关《资本论》译者王亚南校长你曾写文章,而厦大毕业的二位奇才你少涉及,岂不惜哉!”窗外,涛声依旧,海鸥呜叫不时传来。我说:“愿听老师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