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法速递     
《法律与生活》2011,(1):64-64
“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公众意见 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行政法规出台前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行政法规出台前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  相似文献   

3.
论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公民私有财产权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房屋及附属物所有权、预期收益权和其他相关权利。公民的上述财产权能否得到全面合理的补偿,是确保城市房屋拆迁平稳实施的关键因素。而现行拆迁立法没有区分商业拆迁与公共利益拆迁,实际上已经违反了《宪法》有关公民财产权保护的条款及征收征用条款。目前,备受关注并引起广泛争议的新拆迁条例,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但在各方利益的博奕过程中,改法阻力依然很大。目前很多地方仍在大规模实施强制拆迁行为,由此引发的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问题仍极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政府法制》2010,(5):30-32
1月29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5.
唐杰英 《法学》2012,(4):66-75
1991年、2001年国务院两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均确立了"行政强拆"与"司法强拆"双轨制立法模式,在立法层面较好地兼顾了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然而在地方强拆实务操作层面,则倾向于选择以"行政强拆"、"先行(予)执行"为主的效率模式。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改采"司法强拆"单轨制立法模式,在彰显公正价值之余,却不当舍弃了公益征收背景下应予关注的效率价值,同时也忽视了司法执行中本备受批评的窘境。本文通过新旧条例对房屋强拆立法模式变迁及实务问题的疏理,指出当下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行政强拆"还是"司法强拆",而在于强拆目的是否限于公共利益,征收补偿是否公平合理,以及政府、法院动用国家强制力剥夺百姓安身立命之所,是否兼顾了公益与私益、公权与私权、公正与效率的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6.
1月29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7.
资讯     
《中国律师》2011,(1):97-97
我国就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公众意见 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公布并施行。这标志着司法强拆已取代行政强拆。然而,司法强拆制度的确立并未能有效遏止地方政府的违规拆迁冲动,恶性血拆事件接连上演。2011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坚决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引发恶性事件的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9.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已出台近一年,其与《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有了长足进步。本文从考察其立法理念和主要内容来进行法学分析,找出其存在问题,以期得出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0.
易靖 《公民与法治》2010,(22):17-18
今后,强制拆迁拟全部由法院作出裁决,行政部门不再决定是否强拆。新拆迁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新版中,“行政强拆被取消”。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法制办起草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用和补偿条侧》(征求意见稿)正在全国范围公开征求意见。我们注意到,当专家学者为该条例的法理、立法技术而纷纷争鸣时,作为征收活动、拆迁活动司法实践一线的双方代理人、执业律师的意见却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2.
从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到广西北海银滩强制拆迁事件,近些年来,违法违规强制拆迁及各种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不断上演的强拆悲剧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今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下称"新拆迁条例")颁布实施后,情况并未根本扭转。"新拆迁条例"明确规定,未签订补偿协议不得强制拆迁,并明确取消了行政强拆,但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仍置若罔闻。有关专家表示,遏制违法强制拆迁还需加大"首长问责"力度,并完善司法追责。  相似文献   

13.
刘源 《检察风云》2011,(2):40-41
"拆迁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草案公开,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新草案的核心亮点是:明确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这无疑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刘东亮 《中国法学》2012,(4):136-148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的以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的制度难负众望,因为法院缺乏保持司法中立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又缺乏对作为拆迁根据的法规、规章等违法性"法律"进行解释和审查的权力。司法强拆并不能终结拆迁悲剧。解决拆迁问题的关键是对被拆迁人作出公平、合理的补偿,这就要求必须从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形式等各方面全面调整目前的拆迁制度设计,特别是要对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作出补偿。从深层次上说,解决拆迁问题必须解决土地征收背后的财政、人事等体制性根源,并推进、深化司法与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10年内两次公开征求意见,是继《物权法》出台与“钉子户”事件之后又一事关百姓“住”这一民生大问题的重磅之举.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这一立法项目使得民众对新条例寄望甚深。两版本征求意见稿有所改动.专家学者评论不一.在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后,新条例面目如何殊未可知。可以看到,程序上的变动只是表面.能否完美地将政府及其所代表的国家引入征收拆迁法律关系当中。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了向社会征求车船税法草案意见的结果.被称为“新拆迁条例”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也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这两部立法草案关系到公民的重大权益,社会极为关注.民主立法因此成为近期热议的公共话题。  相似文献   

17.
时隔近一年,经过修改后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征求意见的草案在公共利益界定和征收补偿上作了较大修改。明确司法强拆取代行政强拆,旧城区改建需经市、县级人代会审议通过;征收补偿金额不得低于市场价,被征收人可自选房产评估机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征收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拆迁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作废,全国范围的“拆迁新政”由此开始施行。新政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将强拆的权力从行政部门剥离,而统统给予了法院。  相似文献   

19.
马怀德 《中国法律》2010,(3):2-3,58
房屋拆迁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和补偿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条例草案的规定有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最近,记者从四川省法制办获悉,《四川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代拟稿)》已公布至省法制办网站公开征求意见。2011年1月,国务院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鉴于四川省相关地方性法规与该条例相冲突,2012年年底,该省废止实行多年的《四川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为对接上位法并解决该省房屋征收的现实难题,四川省政府将《四川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列为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