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党政群一体式"监察体系,是指以中国共产党纪检机构为核心的、由党纪监察员、政纪监察员、人大监察员、政协监察员、单位监察员等多元监察人员组成的"一元化常态派驻式"党政纪监察委员会,即"一元主体、多元组成、分级派驻、常态监督"的监察体系。它具有权威性、一元性、多元性、法纪性、派驻性、层级性等六方面的显著特征。在"党政群一体式"监察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名称、地位、职权、产生方式及实际运行模式等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 1949年 10月到 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的头 7年。在此期间,党和毛泽东从严治党,励精图治,端正党风,严肃党纪,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证明,党在这个时期的领导是坚强的,对执政党建设问题的解决是成功的。这是党和毛泽东探索执政党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时期。  相似文献   

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纪律和规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通过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党纪国法的学习、严肃党规党纪、加强对基层党纪党规的建设来切实增强抓好基层党规党纪建设紧迫感和责任感,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厚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整党决定》中指出:“中央认为,这次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要胜利实现整党的任务,就必须进行党风、党纪和党性的教育,克服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现象,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对党员进行党风党纪和党性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增强觉性的教育。因为党风、党纪都是党性的表现,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所以整党,归根到底,就是增强党性,端正党风,严肃党纪,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把党建设成为能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  相似文献   

5.
高维生 《理论前沿》2003,(10):10-11
在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前夜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深刻总结了历史上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奠定了党执政的重要思想基础。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在不同条件下对“两个务必”都作了精辟阐述,增添了新的内容。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再次要求全党必须坚持“两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光荣传统,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实行了合署办公。从而使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和行政监察工作形成了合力,理顺了关系;也使信访工作的内容、对象、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内容上看,原来各司其职,纪检监督党风党纪,监察监督政纪,  相似文献   

7.
一、党员条件是由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吸收什么样的人入党,是由党的性质及所担负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今天我们党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完成这个艰巨任务,我们党就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把各种力量凝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党纪是一个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它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制定的党纪条规及对党纪的严格执行是我们党能够建立稳固根据地的关键。重温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纪的内容以及执行情况对我们今天党的建设、军队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政党史上,政党的存在通常都是为了执政,不论是美国早期的共和党和联邦党抑或其后来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以夺取政权并掌握政权为政党的首要行动目标的。英国在19世纪出现的辉格党和托利党也是以掌权为目的。这两党消亡后,代之而起的工党和保守党仍以掌权和夺权为其现实活动中心。直至20世纪中叶,世界有关各国时政党的产生与消亡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政权相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政党是政治党派,亦即以政权为目的的党派,即追逐政权之党。到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似乎不以政权为目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经过八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回顾我们党八十周年的光辉历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中实施对领导干部党内监督还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某些领导干部败坏党风、违犯党纪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查处和制约。在新的历史时期 ,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实施党内监督 ,必须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保证纪检部门权力的相对独立 ,规范党内监督制度 ,达成监督工作民主化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  相似文献   

13.
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必须紧紧抓住十六大报告关于党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这个根本依据。党从夺取全国政权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向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变化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日益紧迫的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针对这种变化和带来的问题,从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进而推及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加以思考,从而使之合乎规律地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党纪反腐是执政党运用党内法规治理腐败的职能活动,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腐败行为的纪律评价和纪律处置。司法反腐是司法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对腐败行为进行法律评价和处置的职能活动。在法治反腐的语境下,党纪反腐严于司法反腐、司法反腐强化党纪反腐、党的执纪与国家司法在腐败治理中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预防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党章关于党的纪律的规定,是党的纪检制度最根本的依据。考察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制订、修改和通过的党章关于党的纪律的规定,发现党的纪检制度主要呈现几个特点:从受共产国际影响走向中国特色,完善程度与执纪效果不成正比,从强制性演进为把强化党纪教育和增强纪律观念放在首位。党的纪律制度发展演进要求我们要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纪检制度,强化党纪教育,从严执纪,创新党的纪检制度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从利益的视角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实现、维护和发展党的利益的行为都可称之谓党内利益行为。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全党在整体利益上是一致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把维护党的整体利益作为行为准则。但在现阶段,党内仍然存在着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的矛盾,时常出现个体利益、局部利益侵蚀党的整体利益的现象。为了永葆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需要从道德、法纪、信仰三方面构建党内利益行为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三三制"政权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民主联合政权,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在中共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三三制"政权的创建与实践,适应了当时国内社会各阶级、阶层关系发展的深刻变化,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各抗日根据地的生存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有效化解抗日根据地的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夺取抗战最终胜利、促进新中国的诞生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新时代改善党对政权的领导、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合法性角度看:党执政能力提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83年,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获得了最广泛和深厚的政治合法性资源.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难以实现.这是一个大的判断、总的判断.然而,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面前,党在如何巩固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问题上面临非同寻常的考验和挑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他多次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执政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研究和利用执政资源的程度,而合法性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执政的重要资源之一,因为它已经成为既定政权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有效执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党风,就是党的作风和风格,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生活上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它具体体现着党的精神面貌。党风如何,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由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全国政权的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党风的现状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我们必须象认识其它社会现象一样,用唯物的、辩证的观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继续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这些创新和发展不仅在"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