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美籍妻子遭打、女演员白静因家庭纠纷被丈夫残忍杀害、北京女子董珊珊新婚不久被殴致死……近年来,类似可被贴上“家庭暴力”标签的“家事案”频现报端。但或许不久后,这些“家事”将有专门的法律来“管”。日前,全国妇联表示,一部专门针对此问题的《反家庭暴力法》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暴犯罪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即精神暴力也是家暴,经常谩骂、恐吓也是家庭暴力。)”①家庭暴力属于公共性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呈多发态势,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家庭暴力犯罪时有发生。“据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统计,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近10%的故意杀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每年约有10万个家庭因为家暴而解体。”②多发的家暴犯罪行为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严重破坏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目前,家庭暴力问题仍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10,(11):58-58
法官:半年前,我因忍受不了丈夫的家庭暴力,与丈夫协议离了婚。那时候,只盼着早点脱离苦海,根本不敢提赔偿之事。如今半年过去了,心终于安顿下来,回想起那么多年受的家庭暴力,越来越觉得心有不甘。前夫实施家庭暴力的证据我有,好几次都惊动了“110”,那里有笔录记录在卷,可就是不知道,已经协议离婚半年了,还可以“秋后算账”,向前夫追讨精神损害赔偿吗?  相似文献   

4.
我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司法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敏 《中国律师》2003,(4):73-76
像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家庭暴力在我国也是一个颇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9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在全国21个省进行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许多家庭里存在暴力现象:有0.9%的女性经常挨丈夫打,8.2%的女性有时挨丈夫打。1994年,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会进行的婚姻质量调查中,丈夫打妻子的占21.3%;1996年,上海社科院进行的《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调查中,爱打人的丈夫占19.9%。全国妇联2002年的一项调查发现,约30%的家庭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其中90%的施暴人是…  相似文献   

5.
阿颖 《公民与法治》2011,(15):17-19
据全国妇联2004年一项调查显示,我国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其中95%以上都是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社区、妇联、公安等部门往往只能从中起到调节缓和作用,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不构成刑事案件.连法院有时也“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01例因丈夫施暴致妻子损伤法医学鉴定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显示,暴力类型以拳打脚踢为主(49.50%),持械与否在所致损伤程度上没有差异(P>0.05)。家庭暴力对受伤害妇女造成多种类型的躯体和心理方面的损害,常见损伤类型为软组织伤(47.52%)、鼓膜穿孔(9.90%)和骨折(23.76%)。头部(30.03%)及四肢(36.50%)是常见损伤部位,反复伤(5.94%)、复合伤(30.69%)以及虐待伤是家庭暴力的特征性损伤。本文阐述了法医学鉴定与家庭暴力的关系,认为法医能够在发现、认证家庭暴力及支持诉讼等方面为受伤害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因“家暴事件”被媒体关注,也引出《反家庭暴力法》于2011年10月立项论证,年底前完成的消息。一贯推崇“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家庭约3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此类单项立法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隐患,造成夫妻之间拳脚相对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安娜 《法律与生活》2009,(18):24-25
2009年8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一个调解室内,两个“冷战”多时的家庭剑拔弩张:男方认为妻子安娜(化名)在有能力照顾、扶养患癌症丈夫的情况下,拒绝支付丈夫的生活费、医疗费,不履行夫妻间的扶养义务;而女方也是满腹委屈,在她眼中,男方宏宇(化名)用自己的病博取大家的同情,“他有病是事实,我要离婚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意见稿首次明确家庭暴力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法律宽恕杀夫女子——对“以暴抗暴”杀夫案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持续关注家庭暴力之时,深受家庭暴力之苦的弱势群体——妻子们一直是本刊关注的重点。有一种说法:监狱里关押的女性杀人犯,她们杀害的对象大都是自己的丈夫。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受家庭暴力之害的妻子采取了极端手段“以暴抗暴”。而“杀夫”之后,法律对于这些妻子的审判也经历了从严厉到“宽容”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1年12月21日起公布施行。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解释》的内容,笔者将《解释》起草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及对部分条款的理解与适用问题作一介绍。一、对《婚姻法》“家庭暴力”、“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问题的理解(一)对《婚姻法》禁止家庭暴力中“家庭暴力”问题的理解《婚姻法》及《解释》中规定的家庭暴力问题与人们正在研究的反对家庭暴力运动中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是不一致的。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对暴…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12日,在南京引起轰动的“弱妻杀夫”案尘埃落定,用锤子打死丈夫的丁晓林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这起案件缘于丁晓林丈夫令人发指的家庭暴力,缘于丁晓林丈夫自认失败和被人看不起而导致的严重的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11,(11):61-61
为躲避丈夫的“家庭暴力”并顺利离婚,44岁的中年女子罗丽(化名)做出了一个荒唐的举动:在闹市区故意打劫出租车司机。与其他劫犯不同的是,她抢劫完了并未逃跑,而是下了出租车,平静地对警察说“我就想进监狱”。从买水果刀、打车抢劫,到最后被警察抓获,罗丽对作案过程陈述得非常清晰。而讲到前夫希某用鞋打她,并用菜刀威胁她的情节,罗丽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对于这桩不幸的婚姻,  相似文献   

14.
据《京华时报》报道,近日,由北京市妇联和首都法学界专家联合进行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对策研究》已完成,该调研第一次全面介绍了本市家庭暴力存在的基本状况,并对家庭暴力概念进行了强调:提起家庭暴力,人们自然会想起丈夫对妻子大打出手、恶语相向,但您是否清楚其实“夫妻双方长期不说话”、“妻子取笑丈夫的缺陷或弱点”也属于家庭暴力。关于家庭暴力,可谓近年来讨论的热点话题,对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中提出的家庭暴力概念:家庭暴力不单指肉体上的,还包括一方对另一方进行的精神、语言、行为或者性方面的虐待或威胁,不仅是…  相似文献   

15.
冰水 《法治与社会》2005,(12):40-42
三年前,丈夫意外去世的打击使她成了盲女,从此,为怀念丈夫她含泪创办《爱家简报》;三年后,她创办的这一份简报已深深影响着2000多人及为爱迷茫的家庭,成为一艘名副其实“家庭航母”,这其中,真爱召唤,感天动地——  相似文献   

16.
一对昔日恩爱的夫妻今日因家庭暴力对簿公堂,让人意外的是:原告是强壮的丈夫,被告是瘦小的妻子。丈夫一再强调因怕妻子杀他才要求离婚,妻子却提出"为了14岁的儿子"而拒绝离婚。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调查显示,在2.7亿中国家庭中,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过去,大家对家庭暴力事件表现出的是隐忍甚至理解的态度,现在,社会学家、法律界人士则一致认为,家庭不应成为暴力的"特区",家庭暴力也应该被纳入法律管辖的范围,不管在哪里,只要有暴力发生,就应该有法律的介入。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本应是温馨和睦的空间。然而,时光的隧道已经进入了21世纪,当社会对于男女平等的呼声将要成为不证自明的公理时,我们惊奇的发现,“家庭暴力”这个字眼并没有远去,在家庭维护失控的同时,很多被迫面临暴力恐惧的“妻子”正在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概念伴随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进入我国文化,它是《婚姻法》修改讨论中有意见分歧的又一个问题。笔者在 2000年 3- 4月在湖北省 6市,即黄冈、咸宁、黄石三地级市和钟祥、孝昌、潜江三县级市妇联干部中召开调查会 6次,参加的妇联干部包括市、县、乡 (镇 )妇联主席、维权部长共计 73人。调查题目是:“你市城乡丈夫对妻子的家庭暴力”。本文从调查材料入手谈及《婚姻法〈修正草案〉中的法律空白,以事实作根据旨在对《婚姻法》修改发展个人意见。   一、夫打妻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以下是 6次妇联干部调查会上反映出来的丈夫…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明与法治人权保障敦促各国干预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依旧屡禁不止.《婚姻法司法解释一》在确定性界定“家庭暴力”内涵及外延时未就家庭暴力之“家庭成员”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反家庭暴力法(征集意见稿)》以“近亲属”为核心的界定“家庭成员”为范围,同时涵盖了与家庭形成合法寄养关系的人员.通过比较国外立法兼顾本国国情,探讨以“共同生活”为核心,适当将前配偶、同居关系、恋爱关系纳入保护范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