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流贩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贩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毒品寄递手法和方式。受国际毒潮及我国涉毒因素的影响,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进行的毒品犯罪活动不断增多,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物流行业的兴盛,物流贩毒出现“暂时失控”或“无效控制”的态势,物流渠道成为继陆、海、空之后的又一大毒品贩运渠道,因此,必须对物流贩毒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严打。  相似文献   

2.
目前云南省禁毒工作中,特别是在特殊人群参与毒品犯罪的问题方面日益突出,打击处理特殊人群贩毒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难题。本文围绕特殊人群毒品犯罪活动的情况,分析阐述特殊人群参与贩毒活动的犯罪方法和犯罪特点,并对组织操纵贩毒活动的幕后毒贩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涉毒犯罪频发,其主要形式是利用网络订购、销售毒品及其生产原料,传播制毒工艺和方法,聚众交流吸毒感受,支付或者转移毒资,策划、联络和指挥贩毒;网络涉毒犯罪具有作案手段智能化、隐蔽化、匿名化,侦查取证难、破案难,风险小、交易快、灵活性强,犯罪范围无国界化等特点。隐蔽性更高、便捷性强、风险小、成本低、监管存在漏洞和相关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利用物流寄递业成为新的贩毒渠道。为此,公安部门应通过内外协作、整合物流寄递业禁毒情报资源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等措施,把打击物流寄递贩毒与网络涉毒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打击效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物流寄递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层面存在法律不完善、监管薄弱、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物流寄递企业存在忽视安全管理、良莠不齐等现象。规范物流寄递行业要发展就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管理、行业自治等手段。公安机关对物流寄递行业的管理主要应从治安管理角度入手,将物流寄递行业纳入行业管理范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寄递行业迅速崛起,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物流寄递行业有关的法律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漏洞,导致其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用来实施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物流寄递行业违法犯罪活动一旦蔓延,不仅将严重扰乱社会治安,也将危及到物流寄递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物流寄递行业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研究,建立预警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建立专业打击机制,完善行政监管,健全行业规范,有效防控打击物流寄递行业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物流寄递行业在健康、安全的轨道上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寄递等新业态的迅猛发展,毒品市场向线上不断延伸,“互联网+寄递+电子支付”非接触式毒品犯罪成为新模式。犯罪分子多采用时空分离、人货分离、钱毒分离的模式,利用网络伪装信息流,快递掩盖货物流,毒品运输模式由“大宗走物流、小宗走寄递”向大宗毒品交专业团队组织运输,小量毒品交未严格执行实名制要求的寄递公司转变。疫情后新形势下毒品问题出现新的态势,公安机关在打击寄递渠道贩毒行为存在情报获取难、侦查落地难、证据固定难、全链条打击难等问题,需要拓宽情报获取渠道,完善侦查协作机制,合法规范取证并形成充分确凿的证据链,确保实现寄递渠道毒品贩运全链条打击。  相似文献   

7.
毒品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三种犯罪行为模式——贩毒集团的运行情况、被利用贩毒的人骡和被排斥的业余贩毒者。因此,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锋芒要始终对准境内外毒枭、贩毒集团和职业毒贩。  相似文献   

8.
一本通讯录、一部手机也许并不引人注意 ,但如果是吸、贩毒人员的通讯录、固定电话、手机 ,里面却记载着丰富的犯罪情报信息。为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 ,摸清毒贩精心构筑的贩毒网络 ,了解吸毒人员的社会交际关系网 ,公安机关应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 ,将这些数据资料录入 ,并以此为平台 ,构建具有禁毒部门特色的情报信息资料库  相似文献   

9.
毒品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三种犯罪行为模式--贩毒集团的运行情况、被利用贩毒的人骡和被排斥的业余贩毒者.因此,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锋芒要始终对准境内外毒枭、贩毒集团和职业毒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云南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在承担大量客货运输的同时,也成为了毒品非法贩运的便捷通道。由于高等级公路的特殊性,致使禁毒部门不便上路设卡查缉,成为毒贩利用高等级公路当作贩毒渠道的主要选择。为此,如何在高等级公路上开展行之有效的查缉毒品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设计了一个查缉方案以求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1.
毒品,这个全球性公害,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在我国又死灰复燃,重新蔓延开来,并正在向青少年渗透。另外,由于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奇,在毒贩的诱骗下而导致吸毒、从事贩毒的青少年人数也呈上升势头。青少年毒品犯罪,特别是青少年吸毒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寄递行业发展迅速,境内外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进行毒品犯罪活动的情况日益突出。2011年9月起,云南德宏州在云南省内率先推行物流寄递实名制,将物流寄递业纳入特种行业管理,全面规范物流寄递业的治安秩序,严厉打击利用物流寄递渠道从事走私、贩运毒品的犯罪活动,有效切断了毒品走私、贩运的物流寄递通道。  相似文献   

13.
寄递物流行业高速发展,新的运输渠道滋生了新的犯罪形式。当前物流寄递行业管理的漏洞,给犯罪特别是涉毒案件提供了空间,如何规范管理,打击犯罪,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的毒品犯罪活动日趋突出 ,这与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是密不可分的。台湾籍毒贩在福建省进行毒品犯罪的主要特点是 :胆大妄为、不计后果、十分猖獗 ;制造冰毒、点多量大、贩运面广 ;制贩合一、毒枪交织、案件复杂 ;手法狡诈、分工明确、组织严密 ;品种繁多、量大质高、形势严峻 ;武装贩毒明显增多 ,团伙犯罪日趋突出 ;贩毒手段智能化 ,分销渠道网络化等。打击两岸毒品犯罪活动的对策应当是 :健全、完善禁毒法律制度 ;进一步加强对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的组织领导 ;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全民反毒意识 ;加强缉毒情报调研 ,努力掌握斗争主动权 ;严密沿海管防措施 ;加强两岸及国际间的反毒协作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及中国涉毒因素的影响,新疆地区毒品犯罪活动依然猖獗,尤其随着物流与寄递行业迅速发展,物流寄递业成为新疆地区内外贩毒集团将毒品贩运到消费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和继陆、海、空之后的又一大毒品贩运渠道,给新疆禁毒工作带来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实践中,相对于物流寄递渠道毒品犯罪活动不断增多的趋势,我们在监管、查缉堵截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举措应对。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快递产业突飞猛进。快递服务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毒品犯罪分子贩运毒品的新渠道。快递产业目前存在着行业监管不力、禁毒宣传工作基础薄弱、追责机制缺位等实际情况,应建立与完善快递查毒奖惩机制,推进物流寄递实名制登记,强化市场准入与行业监管,提高主动发现和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打击有组织毒品犯罪是当前公安禁毒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的重点在于抓获毒枭,实现控制下的交付,并采取金融调查的方法,同时,通过区域禁毒协作是必要的。抓获毒枭可使整个毒品犯罪组织坍塌;控制下交付可将毒贩一网打尽;金融调查,收缴毒资可发现线索、釜底抽薪;区域协作可对跨区毒贩组织形成威慑。  相似文献   

18.
依法严厉打击贩毒活动,是遏制毒品流通渠道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禁毒侦查部门打击贩毒活动的措施和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两种,即公开查缉与专案侦查。公开查缉与专案侦查在打击贩毒活动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公开查缉与专案侦查可以互相转化。实际工作中,为了有力打击贩毒活动,侦查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案件延伸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寄递物流服务已成为现代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安全隐患较多,特别是不法分子利用寄递物流业快捷、低廉及人、物分离等特点,通过寄递物流渠道违法购销、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和管制刀具等禁寄危险物品的案件屡屡发生,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全构成巨大隐患。公安机关只有深入研究寄递物流业对危险物品管控工作的影响,深刻分析寄递物流业涉及危险物品事件频发的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强有力措施,才能有效遏止寄递物流业涉及危险物品恶性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以大宗物件运输为主的物流行业异军突起,在促进经济发展、便捷货物流通、扩大居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安全隐患,已成为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难题。加强物流行业治安管理,必须建立完善行业监管部门齐抓共管、公安机关各警种相互配合、科技信息化手段应用、行业安全监管奖优罚劣、物流企业行业协会自治等机制,以有效破解物流行业安全监管难题,实现既保障寄递物流业健康发展、又不给违法犯罪分子可趁之机的理想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