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广西》2007,(13):18-19
在广西文化发展史上,“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必定是浓墨重彩的一页。 从2006年6月9日至19日,广西在北京隆重举办了“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活动通过“文化舟”这一创新载体,整体策划,板块推出,运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舞台艺术精品、美术精品、  相似文献   

2.
陈菁 《当代广西》2006,(9):24-25
自今年起,广西的文化精品要像船一样驶出广西、驶向北京、驶向东南亚甚至全世界,这是广西文化舟的深刻寓意。广西文化舟一开始就被赋予了“走出去”的内涵,第一站选定在北京。2006年6月9日至18日,在首都北京举办的“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将运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舞台艺术精品、美术精品、旅游精品、博览精品展示和文化名人学术交流等形式,打一场整体推介宣传广西的重大战役,在首都掀起一股强大的广西旋风,让北京、让全国、让世界了解广西灿烂的文化、美丽的山水、开放的环境,了解广西是美丽的广西、魅力的广西、活力的广西、开放的广西、文化的广西、充满希望的广西。  相似文献   

3.
为通过文化载体大力宣传“魅力广西、活力广西、开放广西、充满希望的广西”,在首都北京乃至全国树立广西新形象,打造先进文化省(区)品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今年6月在北京举办“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这是广西继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承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之后又一全力打造的重大的具有开创性的对外文化宣传品牌。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6,(13):F0003-F0003
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6月9日晚上,广西大型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为“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5.
黄吉遇  李力 《当代广西》2006,(11):38-39
五月的北京,阳光明媚,鲜花绽放。 5月17日上午10时,“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组委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大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将于6月9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致发布词,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出席会议,自治区副主席吴恒主持新闻发布会。来自中央和首都北京以及境外的120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6,(13):50-51
2006年6月9日,一个寻常的日子。却因为世界杯的开赛和“广西文化舟”的开幕而显得不寻常。满载着秀美的山水、浓郁的风情,“广西文化舟”从此开始了北京的航程。当晚,当嘹亮的《八桂大歌》在人民大会堂响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海霞向全国播报这个消息时感慨说:“真是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7.
谢冬 《当代广西》2006,(19):47-47
由美国威达投资管理公司与广西凤凰绿都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蓝夜·西雅图)于8月29日正式签约起航。项目计划于2007年春季建成开放,届时将向首府南宁奉献一个集民族歌舞经典、民俗文化体验、民族特色餐饮、民族风情建筑及民族艺术培训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交流娱乐中心。该项目作为自治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将成为广西文化创意产业的旗舰。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5,(17):1-1
最近,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建设文化广西的重大决策。建设文化广西,对推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健康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针对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文化体制改革仍然滞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尚不能满足需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文化企业规模不大,竞争能力不强,复合型、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缺乏等,建设文化先进广西,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文化工作全局,重点做好挖掘文化內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0.
陈刚 《传承》2012,(3):37-3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结合柳州市实际落实全会部署,就要切实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把柳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实力雄厚的广西文化强市,使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  相似文献   

11.
当代台湾的“母语立国”论述主要表现为一套后殖民主义话语:强调中国文化内部的族群差异与语言差异,并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同化”理解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不断“殖民化”,并试图在此历史虚构上设计一套“台语立国”的政治-文化“革命”方案。而通过对中国现代性发生史的扼要回顾:从早期同盟会的血缘革命、种姓革命到成熟时期的共和理想,我们会发现,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主流是政治民族主义;追求民主、自由的共和理想,区别于德国式文化民族主义;追求血统与文化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2.
黄进 《现代领导》2002,(1):36-36
当前在多种价值取向、多种文化观念并存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更好地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好“归多为一”的工作.把多种价值取向、多种文化观念都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上来.用共同理想统一社会思想的“多样性”.是现在历史条件下值得我们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机关后勤》2009,(10):F0004-F0004
温都水城——中国水文化大观园,位于燕山脚下,温榆河畔、秉承龙脉之气、蕴藏着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一条透明走廊将三座星级酒店相连接,2000余套客户,70间大小会议室,  相似文献   

14.
罗保华 《前进》2004,(2):44-45
全球化不仅带来世界经济的交流与渗透,也给人类文化与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由此也将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革。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注重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以及先进价值观建构问题。全球化:文化建设面临的时代背景全球化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它无情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必然带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和…  相似文献   

15.
刘绍卫 《传承》2012,(21):20-23
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从提出建设"文化广西"构想到确立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目标,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化事业机构不断完善,艺术门类逐步齐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各项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潘琦 《桂海论丛》2000,(1):7-10
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变革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国际现象,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在国内外旅游业大发展的趋势下和很好的机遇中,要进一步强化措施,保持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7.
过去5年中,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广西,文化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渐入佳境,文化的力量在各个领域进一步彰显,新的广西形象正展现在世人面前。因地制宜艰苦勤俭办文化文化事业获得了历史性辉煌由于地理、历史、战争等诸多原因,广西与先进省区比较,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在这样一个省区,文化能否通过努力获得与经济不同步即比经济发展更快的速度?广西用文化的赫赫成果作了回答。依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广西的文化决策者和实践者扬长避短,首先在投入较少的文学创作、歌曲创作、戏剧创作上切入,实行作家签…  相似文献   

18.
武汉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文化建设在近年取得了新的可喜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文化艺术的品位不高等,影响武汉城市格调的提升。本文对以上几点表达看法,并对“两型社会”中的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今年起,广西的文化精品要像船一样驶出广西、驶向北京、驶向东南亚甚至全世界,这是广西文化舟的深刻寓意。广西文化舟一开始就被赋予了“走出去”的内涵,第一站选定在北京。2006年6月9日至18日,在首都北京举办的“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活动将运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舞台艺术精品、美术精品、旅游精品、博览精品展示和文化名人学术交流等形式,打一场整体推介宣传广西的重大战役,在首都掀起一股强大的广西旋风,让北京、让全国、让世界了解广西灿烂的文化、美丽的山水、开放的环境,了解广西是美丽的广西、魅力的广西、活力的…  相似文献   

20.
王高海 《今日海南》2009,(11):44-45
9月27日下午,和工委机关的同志一起观看了《建国大业》。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把从重庆谈判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四年时间的国共较量历史再现。可谓是:大片展现大气,大势成就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