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相契合源自于二者的本质内涵和社会功能,中华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奠定了二者契合的历史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使命提出了二者契合的现实要求。即其价值维度表现为价值导向、价值标准、价值目标、价值选择的契合,内容维度表现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的契合,路径维度表现在理念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和人格层面的契合。  相似文献   

2.
底线伦理是人们必须遵守的一种基本道德义务与社会行为规范,是道德规范中不可逾越的临界点。普遍主义的义务与基本主义的道德,是底线伦理的两个基本属性。现代社会对底线伦理的追求,符合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追求;与自由一样,道德也是人的本质存在,道德不仅关乎自身,更关乎他人、社会。自由与道德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印证着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中实践着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中外化着核心价值观。就此而言,自由与道德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底蕴。  相似文献   

4.
“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究竟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仍存在很多争议。无论从学理视角还是实践层面,讨论国际社会是否存在其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的问题,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概念入手,通过对“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逐层论述,分析“国际社会价值观”的概念、层次结构以及作用,对“国际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存在以及相关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提出,它明确阐明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是人们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它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进而作为人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精神长期稳定下来,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党的基层组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区分类型和对象,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曾向中共中央有关领导建议并发表文章《建设体系安顿精神》,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已摆在全国人民面前。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社会须臾离不开规则。中国古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规则有很多种不同的形态。按照规则是否人为制定并且诉诸文字,我们可以把规则分为成文规则和不成文规则。根据规则是否向外界公开,我们可以把规则分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伦理互通与哲学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所涵盖的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德治伦理和人本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在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存在着伦理上的互通。传统价值观将系统性思维植入人对宏观宇宙及社会的整体性认知,确立了自然与人文、个人与社会的系统联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民主理念具有高度的哲学契合。  相似文献   

9.
胡苏平 《前进》2014,(5):4-8
<正>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前不久,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近期,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3个电视电话会议。4月11日,中宣部又在山东省召  相似文献   

10.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归根到底在于对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以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为核心的道德规范系统,以及看待世界与事物的独特思维方式等的自信,在于对这些中华文化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核心理念和独特的精神气度的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对人类、民族和国民的价值和可能贡献在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引领人类的共同价值,贡献中国智慧;凝聚价值共识,培育民族精神;赓续礼仪之邦的传统,塑造现代公民和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新论述,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深刻领会和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十四个坚持之一;二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部分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述;三是十九大修改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进党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治建设提供了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寻求人们广泛的价值认同,在思想差异与利益矛盾上达成价值共识,从而规避因利益格局所导致的思想混乱与对立,在群众中间形成和谐团结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社会风尚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我们不能幻想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就使社会风尚有一个根本转变,而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向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方向转化。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应当重点抓好几个关键环节。要加大核心价值观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受到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党和国家要引导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有效利用好新媒体资源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反映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时代本质的价值观,它是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合理性的统一,是标志性与强辐射性的统一,也是体系性与论断性的统一。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和谐最坚实的基础,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一元主导,多元依法相随”的价值观念格局,是合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以立为主,重在引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的基本方针;应以“三个一致”为核心内容的动态生成性价值评价标准,取代整齐划一、相对静止的价值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朱力 《人民论坛》2010,(4):32-33
和谐价值观念只是一个中层的、中性的价值观念,但在和谐价值观念的背后,具有很大的理论包容性。越是简单的、通俗的观念,越是容易被更多的社会成员所接受。因此,在实践的层面上,宣传和谐价值观念,将会更加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吴恒 《桂海论丛》2014,(3):89-9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其成果可概括为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个倡导"的层次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凝练成"三个倡导"的内在理由和根据;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评述,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其研究的视角和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珠玑名言。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项羽无颜愧见江东父老,所有这些铮铮傲骨都源自中国文化的耻感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对一元价值观的解构不仅挑战着道德价值的和谐一致性,导致个人价值主体的强化和社会价值整合力的下降,而且冲击着法律规范的合法性根基。社会价值观由此将经历从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并存,从一元价值观到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共存,价值评价标准由重义轻利到务实求利的变迁。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将公正作为首要价值取向,将发展作为基本价值尺度,将和谐作为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繁荣的同时负面影响接踵而来.由此,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首先提出了责任伦理的概念.责任伦理提出行动者必须考虑自身的行为后果并为之负责.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企业,应该注重责任伦理建设,由此推进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