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曙光 《两岸关系》2004,(12):31-33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加息的公告。虽然此次加息的幅度非常小,且政府在加息政策问题上并未有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但是此次加息后民众反应之敏感、对世界经济和金融波及之广泛,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历史上似乎都是罕见的。这至少表明两个方面的事实:第一,我国民众已经逐步提高了对政府宏观政策的敏感性,并已通过预期对政策作出了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对金融市场和产业部门业已形成了清晰的影响;第二,我国宏观经济的微调措施已经对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资本     
《小康》2017,(1)
<正>美联储再加息新兴市场需警惕等了一年之后,美联储再次加息。2016年12月14日,美联储公布议息决议,将短期利率上调0.25%至0.5%-0.75%,同时预期2017年还将加息3次。2016年8月以来,美联储持续进行加息的前瞻指引,对于本次加息,市场虽已充分预期,不过,决议公布之后,美元一路攀升,兑一篮子货币突破103.50,创下近14年历史新高。有分析师表示,美元加息对新兴经济体冲击较大,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复苏步伐不一,而全球性通货膨胀势头正猛,各国央行对是否该退出货币政策分歧越来越大。部分国家则已启动了加息或是其他收紧措施。自去年秋天以来,菲律宾央行加息、韩国央行加息、新加坡金管局加息、中国央行加息……而美、欧等增长乏力的经济体,则依然将确保复苏作为第一要务。但欧洲央行也加息了。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1,(1):53-54
2010年10月20日,央行时隔3年的加息政策再次“重出江湖”,在CPI居高不降、通帐预期增大的市场背景下,去年12月26日第二次加息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5.
时讯     
动向 美国的加息政策将扩大中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空间 近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美国的联邦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表明世界范围内,至少被发达国家执行了4年多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美联储的加息,不会直接导致中国央行的加息,反而可以使得中国货币政策可以按照本国的经济运行需要显得更加自主,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6.
<正>2005年,对于中国房地产业,可以说是"宏观调控年",加息、"国八条"等,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对房地产业形势认识的深化,表现了中央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巨大决心和政策力度。马鞍山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中呈现出理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与加息两种压力叠加,将可能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市场整体效应、市场结构效应、行业板块效应。我国的外汇市场、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人民币加息与升值的双重压力所产生的资金效应和股票资产的价值重估效应,将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鉴于我国目前人民币的利率弹性和汇率弹性较低,加之货币加息与升值的反向作用,预计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市场的效应将有所弱化。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形成的国际热钱内流趋势不可忽视,我们应对由此可能形成的经济泡沫保持高度的警惕。  相似文献   

8.
资本     
《小康》2017,(36)
正美国税改强化经济复苏或将加快加息进程美国当地时间12月2日凌晨2点半左右,美国参议院以51比49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参议院版本的税改法案。这是继11月19日众议院全体投票通过众议院版本的税改法案之后,共和党税改立法进程的又一重要进展。有分析表示,在当前没有特朗普基建计划刺激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弱复苏的态势已十分清晰,因此加息进程也已进入政策通道。未来减税方案落地后,考虑到货  相似文献   

9.
2月9日,春节之后上班的第一天,央行加息的消息牵动了人们刚刚放松的神经。从这天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自去年10月份重启加息以来的第三次出手。央行此次加息意图明确,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抑制通胀的方针,平抑持续上涨的物价水平,调控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为全年工作布好开局。纵析今年国内国际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通胀水平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高位,全年可能还有多次加息调整。  相似文献   

10.
资本     
《小康》2017,(4)
<正>经济学家对美联储下次加息时点存在分歧经济学家预期美联储今年会加息三次,但无法就加息时点取得一致。接受外媒调查的约33%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接下来会在3月上调利率,48%经济学家表示,美联储会等到6月会议时再加息。经济学家之间就加息时点存在分歧表明他们对2017年的经济走势以及特朗普政府的财政举措效果意见不一。预测3月加  相似文献   

11.
通货膨胀,200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变数200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变数莫过于通货膨胀。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5年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2005年,已经实行了多年的积极的货币政策,将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2004年10月28日,举世瞩目的、备受争议的中国人民银行加息之举,终于成为事实。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尽管此次加息不过上调了0.27%,是一次非常温和、非常谨慎的小幅调整,但外界对银行此举反应之强烈让人吃惊。因为这是一个讯号,一个非常可靠的讯号,即中国的通货…  相似文献   

12.
徐立凡 《小康》2011,(6):122
连续加息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经济骤然紧缩。全球实体经济的众多产业正面临着成本上涨、需求不振、投资回报低下等困境,如果再连续加息,实体企业面临的最佳选择或将是倒闭  相似文献   

13.
许子枋 《小康》2011,(5):114
连续加息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经济骤然紧缩。全球实体经济的众多产业正面临着成本上涨、需求不振、投资回报低下等困境,如果再连续加息,实体企业面临的最佳选择或将是倒闭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分为1949—1952年、1953—1978年、1978年底至今三个历史阶段。党在这三个阶段所采取的不同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影响。如何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加息背后     
《时事资料手册》2006,(5):54-55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次加息将给我国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童大焕 《小康》2011,(12):35-36
房地产在中国,是经济大戏,也是民生大戏,它不是一碟小菜,而是满满一大桌子满汉全席。它的一举一动、一涨一跌,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让我们看看,这一年里,它牵动了什么吧2011年,如果要说中国和中国百姓最纠结的事,恐怕房地产当仁不让。经历了一年多将近两年包括严厉限购、大幅度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在内的"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一些地方、一些区域的房价出现下跌。而此时,连主限派也开始警告中国经济的整体风险。"限购"政策坚定的支持者,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认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变。这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更是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四个不同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的创新与发展,系统地展示了三十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白永亮  张浅  王越  黄少良  严岩 《前沿》2011,(19):104-108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梳理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非再生能源的政策变迁,重点分析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投融资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价格政策、进出口政策、财税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调整和演变过程及其动因。从演变的视角,针对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形势为我国低碳政策的制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本     
《小康》2017,(10)
<正>专家预计美国加息步伐仍取决于经济表现美联储在北京时间16日凌晨宣布,将指标隔夜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75-1.00%的区间。这是美联储三个月内第二次加息。美联储并未暗示将会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预计年内加息次数仍为3次。业内专家认为,今年美联储是否会兑现加息3次的预期,仍取决于具体经济表现,甚至还要看特朗普政府  相似文献   

20.
《协商论坛》2012,(2):61-61
我国商业银行的暴利程度已经超越石油、烟草,与实体经济产生倒挂。有学者建议,国家应对银行业的暴利征收税赋,同时采用存款单边加息和降存准的措施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