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雨 《今日海南》2014,(6):24-24
<正>馕,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馕与维吾尔族人已有两千多年的渊源。直到今天,维吾尔族人结婚,新郎和新娘要吃醮着盐水的馕,象征着有福同享、白头偕老。第一次吃馕,是几年前到新疆开会。几天前,我在海口市海甸二东路邮政嘉园边,一家名叫"帕尔哈提"的新疆餐厅,也吃到了正宗新疆馕。帕尔哈提,是餐厅男主人的名字。我去采访时没有见到他,他50岁的妻子热情接待了我。  相似文献   

2.
庆典与祝福     
亦然 《今日民族》2001,(1):17-20
一、在宁蒗,一对普米族青年的婚礼是我的第一次目击 我第一次参加少数民族的婚礼是20年前,在宁蒗。那场面那情景至今未能忘记。 那个普米族山村名字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我记得那条细细长长的往西走的山路,记得山路上不时有马帮过往的笃笃铃声,记得一路纷纷撒撒的雨雾雪沫,记得这位朋友一路上老塞给我的那瓶热辣辣的米酒。这一天,我们是在离这个村子不远的一个放羊人的窝棚里过的夜。我的朋友告诉我,一日之晨最被普米族人所看重,不仅新娘必须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走进新郎家,前去参加婚礼的客人也必须尽可能在早上赶到。普米人早已习…  相似文献   

3.
胡玥 《人民公安》2006,(3):44-46
我一直想有一所房子。一所自己的房子。初来北京的时候,一年里,我搬了五次家。第一次居在百万庄金盾影视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办公室里白天有一张床,晚上就变成了两张。那另一张是折叠床,是给影视中心打字的打工妹预备的长期“临时床”。办公室当然一点家的感觉都没有。那只能叫做一个睡觉的地方。因为是别人的办公室,我每天睡得都不安稳,生怕有钥匙的人随时随地地闯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走出家门 ,让我感受到的是那平时并不很长的崎岖山路总也走不到尽头。第一次到北京 ,让我感受到的是大都市的喧闹与繁华 ,尽管睁大了眼睛还是目不暇接。第一次穿上制服 ,让我感受到的是肩头上多了一份责任和荣誉 ,因为从今日始我就是一名战士。第一次上岗 ,让我感受到的是无比的紧张和兴奋 ,因为领导的谆谆教悔和队长的万般叮咛总在我心中萦绕。第一次领工资 ,让我感受到的是比平时汗水多得多的喜悦 ,也许在有些人眼里它微不足道。第一次往家寄钱 ,让我感受到的是那年迈的双亲疲惫浑浊的双目中凝视远方的深情。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 ,让…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人民公安》2014,(10):4-4
<正>与《人民公安》杂志结缘,始于17年前的5月15日,这一天我终生难忘。那天我穿着橄榄绿警服,在办公室里第一次阅读了《人民公安》杂志。从那一天起,阅读和学习《人民公安》杂志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规定动作"。今年57岁的我,始终从事公安宣传工作,在《人民公  相似文献   

6.
2009年9月8日,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 这一天,我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这一天,我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一天我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里获得了我人生中最重要、最高的一份荣誉——江民特教园丁奖。  相似文献   

7.
“白天扛锄头,夜晚睡炕头,抹牌打麻将,喝酒猜拳头。”3月5日下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时,赵本山代表激动地说,“这是我到农村拍电视剧《刘老根》时,从农民朋友那里听到的一句顺口溜。过去农村还有文艺宣传队,电影队什么的,小时候自个带板凳走十里地赶场看戏看电影那是常有的事。虽然现在家家都有电视机,用不着去赶场看戏,但是电视里演的大多是些与农村不沾边的事,电视剧情不合农民兄弟的口味。这样一来,依然是锄头、炕头和麻将伴随他们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我来自铁岭农村,对农村的事我最熟悉,对农民兄弟的心事我也最了解…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2)
正在台湾,每次填人事资料,除了籍贯填台湾省台北县以外,还会有一栏"祖籍"要填。祖籍?我们不是台湾人吗?年龄小时,实在是摸不着头绪,回家问老人家,老人家说我们是泉州人,祖籍要写福建省安溪县,第一次,福建省安溪县,在小小心灵里生根、发芽。中学时第一次在地理课本里读到福建省安溪县,只知道那是个产铁观音茶的地方,妈妈也说在三峡镇外公  相似文献   

9.
初见罗放云是在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她个子不高,皮肤有点黑,眼角刻上了一些细小皱纹,那一身色彩鲜艳的布依族服饰,在代表团里格外引人注目,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然而,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漂亮的民族服饰,而是她的朴实和执着。  相似文献   

10.
我考第一     
考了第一又考第一,考了第一再考第一。在一次次的考试中我总能考第一。我考第一,因为我是一个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村娃。虽说报纸杂志上总爱登载现在农村多么富裕,可是我家乡的那片黄土地依旧贫瘠:没有现代化都市的繁华,有的只是祖祖辈辈挑着重担气喘吁吁在崎岖婉蜒的山道上蹒珊。英莲辍学了,因为她“早晚是人家的人”;猫仔洒农药时不懂药性,中毒后倒在稻田里压死一大片禾  相似文献   

11.
"活了 54年才知道,原来说话也是要学的." 我叫李兰兰(化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30年前我第一次发病,今年已经54岁了,一直自己独居在家.在2021年9月底,街道残联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去参加北京市残联的社会心理课程,我对她们说了句"我现在没犯病,我不参加你们的活动"就挂了电话.第二天下午,社区主任带着一名...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14日下午在尤溪县政府三楼会议室里,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至今还清晰地映在我的脑海里……那是我当上人大代表后,为民办的第一件事,也是使村民比较满意的事——关于大池水库水资源保护问题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四十年前在燕园求学时,读过他的艺评论与描写云南边疆风光的散作品。他那俊逸的才思、清丽的笔,曾经唤起我的崇敬与向往。没有想到,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他单独相处,竟会是在一间阴暗狭窄的地下室里。时值“革”之初,身为《艺报》副主编的他,无可幸免地成了受冲击遭迫害的对象。一次又一次遭受  相似文献   

14.
远方的牵挂     
去年2月因工作需要,我从新疆巴州党委调到政协工作,成为一名政协战线上的新兵。父母得知我工作变动之后,便念叨着要来新疆看看,这也是我之所愿。父母第一次来疆是20多年前,那时我还在部队工作。由于我就地转业,留在了新疆,没有返回故里,一直为未能奉孝于膝下而深感内疚,且父母年事已高、身体多病,我和妻子都想为父母尽尽孝心。  相似文献   

15.
宁德话城隍     
我第一次知道"城隍",是从"文革"时期的一本历书中看到的。在记忆中,那本历书近似现在的黄历,不过去掉了所谓"封建迷信"的内容,增加了许多科普知识,倒有点像小百科全书。当时我读小学三四年级,正处于求知欲强的时候,又没什么其他课外书看,于是便一页页看下去。其中扫除迷信那一部分,有3个被打倒的神灵代表:玉皇大帝、阎罗王和城隍,都被打上了红叉。前两位在《西游记》里读到过,略知一二。至于城隍是何方神圣,就不清楚了。上海虽然有个很出名的城隍庙,不过在我的印象里,那里更像个游乐园。真正  相似文献   

16.
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都对新疆寄予殷切厚望:从往年的"后来居上看新疆"、"新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到今年的"新疆是大有希望的",等等.这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这一次次充满信心的鼓励,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的关怀和重视,也表明新疆是蕴藏在伟大祖国西部的一颗明珠,一旦开发成功,必将璀璨夺目,令世人兴叹.  相似文献   

17.
汤礼春 《传承》2008,(23):51-51
第一次知道行路难是1969年,那一年我16岁,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湖北公安县北闸区,离武汉仅250公里,可能那时还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当哥哥》的作者高林林,是一家涉外宾馆的员工,在六七十年代幼小的时候,他从开始渴望有个妹妹到关心爱护自己的小妹妹,故事情真意切,真挚感人。他告诉大家:“我对第一次当哥哥时那种兴奋与自豪还记忆犹新,妹妹的到来,使我感到了除了父母之外的那份可贵的兄妹亲情,让我体会到了做哥哥的责任和自豪,那是其它任何情感所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9.
一根血红色的管子,一头插在我手中的水瓶里,一头插在废墟的深处,插在废墟深处的你的嘴里。 我用双手捧着水瓶,看着瓶里的水快速的被你吸干,我无法准确和你说出自己这时的感受,我觉得我从没有过与一个人有过如此的亲密,那感觉好像我和你的身体连在了一起,我是你体内的一个器官。这应该是你50多个小时里的第一次喝水。  相似文献   

20.
我 是在内蒙古最西端戈壁沙漠深处 ,那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男人世界”的天地里第一次见到王丽萍的。她的身份很特殊 ,她是算井子公安边防派出所指导员郭永春的妻子 ,是派出所便民诊所中惟一的医生 ,一名不穿警服的派出所成员 ,也是那片天地惟一的女大学生。一1995年 ,父亲病重 ,在兰州医学院上学的王丽萍匆匆请假回到故乡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在她的精心照顾下 ,父亲很快康复出院。父亲的一位老乡请他们全家吃饭 ,席间她第一次见到了身着警服、在阿盟东方红公安边防派出所工作的郭永春。回到学校后 ,她收到那位老乡的信 ,才恍然大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