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陈琪瑶  王建华 《群众》2024,(2):64-65
<正>在长征宣传中,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向中国与世界介绍长征壮举的,他不仅是红军长征的亲历者,也是重要的决策者之一。毛泽东曾称赞,陈云是宣传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人,为中国共产党做了一件大好事。1934年长征出发前,中共中央大功率电台损坏,无法与共产国际总部取得联系,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假宣传,1935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陈云秘密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报告长征情况,以争取国际舆论支持和战略指导。7月下旬,在宋庆龄、潘汉年等人协助下,陈云抵达海参崴,乘火车前往莫斯科。在此期间,陈云根据自己的长征亲历,构思完成了长征纪实文集《随军西行见闻录》(下文简称《见闻录》)。  相似文献   

2.
《英勇的西征》是依据陈云的《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上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整理而成。通过校勘这两份文献,可以发现《英勇的西征》在某些方面比《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上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更准确,其作者应是当时在莫斯科的中国红军长征的当事人,并且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据此,《英勇的西征》的作者即是陈云。  相似文献   

3.
谁是最早报道红军长征消息的人,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于1935年9月13日至14日连续发表在《大公报》的文章《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被认为第一篇公开红军长征真相的报道。陈云化名廉臣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是"最早向  相似文献   

4.
1935年,陈云参加遵义会议后,受中共中央的重托,到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随即留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36年12月初,中共中央向代表团发来一份紧急电报,告知红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受重兵阻击,并指示速设法从新疆接济。这  相似文献   

5.
吴志菲 《世纪行》2006,(7):41-45
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红军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本期刊发的《陈云在长征路上的“神秘失踪”之谜》一文,生动地记述了陈云同志在长征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红军长征的了解,领会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宇 《协商论坛》2006,(9):59-60
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在延安在中共党史上,红军将士口述亲历长征历程的最早文字报道目前所知道的是1936年3月在国外公开发表的“廉臣”所作《随军西行见闻录》。它比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出版时间还要早一年多。那么这位叫“廉臣”的作者究竟是何人呢?他就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陈云。陈云在赴苏前假托国民党军医之口写下了《随军西行见闻录》陈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初即是中共中央政治局6成员之一。长征前夕,他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并随红五军团踏上了漫漫长征路。长征途中,…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写下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厚重的一篇,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转折点,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中的地位;红军长征呼应了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中进步与正义的形象;红军长征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记忆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正《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出现在斯诺笔下有名有姓的红军人物大约40人左右,其中黄埔师生也为数  相似文献   

9.
<正>共产国际和红军长征决策有何关联,是否仅是简单的以文往来回复?这些问题,此前并未得到全面回答。依据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等史料,本文还原了红军长征酝酿、决策过程中,共产国际的真实作用。长征的提出人,一般认为是李德,或由李德提议、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然而,长征实际上最早是由李德的顶头上司、共产国际驻中共的总军事顾问施特恩(化名弗雷德)提出来的。1933年11月27日,弗雷德提出名曰"湖南计划"的中央红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共产国际与中共六大对工作重心的认识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认为共产国际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中,虽然再次肯定了红军和根据地,但并没有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无论是共产国际领导人的谈话、报告,还是六大代表的发言,都还是主张城市中心的.六大后,中央在工作指导上也是以城市为中心部署工作的.国际共运中浓厚的照搬革命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中国红军和根据地刚刚建立缺乏实践经验,是共产国际没能正确认识中国革命重心问题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1.
《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是列宁为共产国际“二大”起草的重要文件之一。列宁的《条件》草案是十九条,最后大会通过的《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是“二十一条”。对这“二十一条”在国外一直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评说。苏联始终坚持共产国际制订“二十一条”是“完全正确和绝对必要的”,是为机会主义渗入共产周际设置了障碍,从而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巩固了共产主义运动。而西方史学界认为“二十一条”是“世界  相似文献   

12.
自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第一次向西方报道了中国红军长征的壮举之后,红军大无畏的英雄业绩就逐步传遍世界。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外国学者怀着极浓厚的兴趣研究评论红军长征的历史,多部反映红军长征的史书专著在世界各地相继问世。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日本原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冈本隆三分别于1965年和1969年出版的两本专著《长征——中国革命锻炼的记录》和《中国革命长征史》,英国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于1971年出版的《一九三五年的长征:中  相似文献   

13.
宗道一 《同舟共进》2009,(11):69-72
【李德与肖月华、李丽莲】延安时代的"跨国婚姻"并不鲜见,最为著名的要数李德和李丽莲。上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向中央苏区派出军事顾问李德,即奥地利人奥拓·布莱恩(笔名华夫)。  相似文献   

14.
顾友谷 《传承》2007,(5):96-98
关于常乃德的笔名,有一定的分歧,通过《常燕生先生简要年谱》上的一条错误的记载的考订,“张直君”的笔名是有错误的,应为“君直”;又通过对他作为发行人《青年生活》期刊的考察,其笔名还有萍枝、友晋、淑任;以及在《老生常谈》中自己对所取笔名的原由,有利于更清楚地了解他的思想世界。  相似文献   

15.
学习──共产党员的责任──重温陈云《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王兴朝1956年前,陈云同志为总结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党学习的情况,进一步是高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水平,以指导抗战斗争,写下了《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稿中...  相似文献   

16.
1935年6月,当中央红军即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一些细心的人发现,时任军委纵队政治委员的陈云突然消失了。就在他们纷纷猜测陈云是否“掉队”(当时红军内部对牺牲的另一种说法)时,这位肩负着中央秘密使命的红军高级干部已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上海。  相似文献   

17.
《传承》1996,(5)
红军长征的最早记录在红军勇夺泸定桥的当天晚上,即1935年5月29日,陈云出席中央政治局泸定会议。会议决定派遣陈云离开长征队伍往上海,恢复党在白区的工作。这样,陈云惜别朝夕相处的战友,经天全、雅州(今雅安)、成都、重庆,辗转于8月5日到上海,后经宋庆...  相似文献   

18.
新书信息     
《小康》2016,(13)
正《红星照耀中国》(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定价:36.00元本书自1937年初版以来畅销至今。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最近通过的以改革为中心的“七五”计划,标志着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一九八五年)(以下简称《文选》,引文只注明页数),有重大的意义。《文选》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而又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第二部分写于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按照中国实际情况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期。陈云同志在上述两个时期指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意见和主张。《文选》作为这方面的记录,不仅为我们当前进行建设和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也为全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这本专辑,是为了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编辑的。专辑所载论文从不同侧面介绍和论述了《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有助于大家比较系统地了解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和科学方法。《陈云同志文稿选编》,反映了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间,陈云同志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问题时,所阐述的经济理论和路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