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9年5月12日,我带着一身泥土踏进检察院的大门,一干就是20年。这20年有两个字一直伴随着我,那就是:“清贫”。我是老边穷地区农民的儿子,在我即将离开故土踏进检察院大门的时候,老父告诫我“为人要实”,老母嘱咐我“做人要正,宁可穷也不能乱来,胆小天下过,胆大一时错”。循着父母指的这条路,我从法警走到助理检察员、检察员、科长,1993年又走上了副检察长的岗位。回味过去,有人说我土。的确,我整天穿的除了法警服和检察服外,连一套体面点的西服都没有。1995年我带一个办案组到省城出差,坐了一夜火车硬…  相似文献   

2.
戎装     
我爱戎装,因为那是我童年的一个梦想。“新来的同志到办公室领服装。”伴随着科长那洪钟般的声音,我从案卷中抬起了头,一丝欣喜掠上我的眉梢。来检察院已经三个月了,天天盼着快点发服装,心里真羡慕那些穿着一身制服的老同志,因为这制服多么像军人的戎装啊!急急地上...  相似文献   

3.
早就听说过检察信访接待工作不好做,但没想到,真正做起这项工作来,比想象的还要难做。去年9月到12月,按照市检察院党组安排,我和另外一位同志作为第一批“学员”到市检察院控申接待室参加了三个月的信访接待锻炼。在这三个月里,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强烈需求和迫切心情,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少部分信访人法律意识的淡薄及对司法权威的蔑视,这种相互矛盾的现状就是当前我国信访体制的真实写照,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到检察院工作已逾24个春秋。1983年秋,检察院面向社会招录检察干部,那时我还在某建筑企业工作,带着对检察机关的向往和陌生感,报名参加了县检察院的招录考试。意外惊喜的是,在众多的参考者中我竞达到录取分数,被检察院正式录用,于1984年2月正式到检察院报到,由一名企管干部成了一名检察干部,从此与检察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憾孟岩大千世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个世界仿佛有了种种缺撼才显得更为完整,一个发生在石家庄市长安区检察院反贪科干警刘英斌身上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那年6月的一天清晨,因办案已有半个多月未回家的刘英斌,正努力排遣着疲劳和倦怠,思考着一天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二十五年前,1982年的三月,我作为恢复重建后的天津检察系统的首个本科生,来到坐落于天津市解放南路的市检察院报到。检察院是干什么的,直到进了检察院的大门我都不知道。因为那时的大学生完全是国家分配,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党让到哪里就到哪里。上班的第二天,领导就通知我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检察业务培训班,进行检察业务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我的好丈夫     
我叫杨君艳,和东宁一样,也是一名政法干部。我和东宁共同生活了8年,作为妻子,我一直称他为东宁哥。 我和东宁认识时,东宁还是检察院的一名打字员。有朋友劝我:“君艳,你条件那么好,怎么找一个打字员呢?”我说:“他人憨厚实在,我就喜欢他这样儿的。”说实在的,东宁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实在的人。那时我还在乡镇工作,他的工作也很忙,我们两个只有周末才能相聚。  相似文献   

8.
约定     
和很多人一样,能够进入检察机关工作着实让我激动、高兴了一阵子。可是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我甚至没有细细思考过自己激动、高兴的原由是什么。进入检察院工作的第一个国庆节,我回了老家。有一天和邻居朱大妈闲聊时,她得知我在检察院工作后,就压低声音对我说:"这是个好单位啊,工资高,以后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我回答道:"我们的工资都是按照国家规定和相关政策发的,是有原则的。"朱大妈不屑地说: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位当律师的同学给我讲述了一个由他代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案情是这样的: 一个乞丐被发现死在地下通道,路人报案后警方尸检发现系钝器击打头部失血过多致死。由于死者的身份无从知晓,公安局发出了认领尸体的通告和凶手通缉令。不日,另一个乞丐来自首,说他在地下通道打死了个乞丐。命案这么快告破,办案人员非常高兴,立刻录了口供,提请检察院批捕,检察院遂向法院提起公诉。由于被告人说自己从小乞讨没有名字,  相似文献   

10.
这次全区检察长座谈会暨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自治区党委七届六次全委会和全国检察长座谈会精神,总结今年前七个月的工作,部署后五个月的任务,具体安排全面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和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今天又是全区基层院检察长培训班开班,这次会议的内容同时又是基层院检察长培训的重要内容。下面,根据自治区检察院党组讨论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难舍反贪     
今年4月,检察院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了生活、战斗了5年的反贪局,到法纪检察科担任副科长。告别反贪,思绪万千。反贪工作让我眷恋不已,反贪局的战友们更让我难舍难分。难舍战友间的情怀,难忘共同战斗的岁月。刚到反贪局(那时称反贪科),老战友告诉我搞反贪工作要有几“得”,一是要“饿得”,二是要“苦得”,三是要“忍得”。我听了不以为然,心想自己原来在区乡工作多年,还怕累、怕饿不成。没料到,几个案子下来,还真领教了这几“得”的厉害。先说饿得吧。记得在查办林某涉嫌贪污12万元、挪用公款1…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检察院.一次就挑选了三位法学家当兼职的检察官。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选拔法学家当检察官.这是好事呀.这是改革呀,你怎么又和做秀扯在一起了呢?我说.你别着急,听我细细道来。法学家当检察官,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改革,是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干部“四化”。我之所以把这次法学家当检察官行动和做秀联系在一起,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也就是这次法学家当检察官的几个“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这真是一次苦涩的采访。 浦东新区检察院的朱科长打电话来,说他们最近集中起诉了几个“老三届”的经济犯罪的被告人,让我去采访。我一听“老三届”这三个字,拿话筒的手就微微颤抖起来……真的,在我心目中,“老三届”人人都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一个人到中年的母亲,会噙着眼泪对孩子说,妈妈当年无法好好念书,如今常常梦到和你一起上学堂;一个风度翩翩的电台台长,逢人便说他养过猪、赶过马车、蒸过酒、压过豆腐。掏过大粪、挖过防空洞……然而,小说  相似文献   

14.
化蛹为蝶     
李鹏 《法律与监督》2008,(10):45-46
2002年,我到检察院上班的第一天,就加班加到晚上十一点过。守着一台卧式机箱的老电脑,按照领导的要求不断地改着一些文字,心里的念头就像显示器里的文字变来变去,我怀疑自己对公务员这三个字抱了过分美好的期待,对现在这份陌生的工作有太多人云亦云的憧憬。  相似文献   

15.
到长丰县检察院工作快20年了,我始终为自己选择到检察机关工作而自豪。最初,我被分配到长丰县检察院下塘检察室工作。那时候的检察室,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外出办案都是骑自行车。但我不觉得苦,我们公正执法,不放过一个罪犯,不冤枉一个好人,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足够了。1996年初夏,我院接到群众举报,称某单位一名会计涉嫌贪污公款。案件线索分到我们检察室后,我和同事骑了  相似文献   

16.
感受变化     
范伟 《天津检察》2008,(5):76-76,67
我是1989年5月到西青区检察院工作的,一晃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二十年中我目睹和感受了西青检察院的变迁,特别是近几年,我院机关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驶入了快车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此,自己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17.
锻炼     
锻炼张鹤大学毕业那年,我还没来得从被发检察院接收的喜悦与兴奋中回过神来,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懵了:为了贯彻中央“到基层去”的精神,省检察院政治部决定安排我们这批新来的大学生到县检察院锻炼一年,同来的三个女大学生被安排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经过一上...  相似文献   

18.
三代检察服     
在我20多年的检察生涯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而且有意义的现象——检察制服前后的变化。我是1982年初从部队转业到检察院的。那时候的检察院没有统一的制服,“检察院工作的同志”(那时候还不时兴“检察官”这一称呼)和普通群众一样都是穿着便服。  相似文献   

19.
王嫘 《法律与监督》2009,(12):28-28
刚到检察院工作的我跟黄译吴同在一个办公室,总是还没进门就听见他爽朗的笑声,同事们都喜欢叫他“吴哥”。生活中的吴哥是个粗枝大叶的人,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竟然付了两次账。  相似文献   

20.
李亭 《天津检察》2008,(4):72-72
一进入炎热的夏季,看到有的同事忙碌着准备司法考试,马上又勾起自己去年冒着酷暑参加市检察院组织的司法考试培训班那段痛苦并快乐的回忆。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要感谢的事情很多,那么尤其要感谢的就是市检察院提供的司考培训机会,感谢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为我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