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每年秋季大学新学年开始,美国父母通常会送儿女上学。无论住在本州外州,美国父母们一定会把自己家最大的车开来,有些父母还会租一辆专门用于搬家的货运卡车。美国人信奉一辈人管一辈人的事,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职责,当然也包括送儿女上学。这些年还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同来的,他们认为送孙辈上学那是儿女的事,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  相似文献   

2.
几乎所有父母,都愿意帮助自己的儿女。普通人帮儿女买房子,帮儿女买车子,帮儿女找工作,有些父母则帮儿女揽生意,帮儿女升职务,帮儿女办移民。父母的权力越大,帮助的力度越大。像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打了一个招呼,就帮助儿子刘德成获利1000万元。但这样的帮助。父亲倒了,儿子也跟着进去了。(《新京报》)  相似文献   

3.
我们几个老朋友见面,话题之一是嗟叹儿女的不肖。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有些不像话,他们吃的比父母好,穿的比父母好,甚至抽的烟、喝的酒都比父母好,却仍不满足,而且,有此还染了很多坏毛病:贪图享乐、拈轻怕重、自私自利……对于这些,父母当然看不惯,看不惯就得  相似文献   

4.
陈珺 《江淮》2012,(9):43-44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说的是子女成年后离开家乡打拼,而家中的父母时时刻刻担心着自己的儿女在外地是否安好。而现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现象,父母离开家乡去城市打拼,留在家里的反而是年幼的子女,他们一般被父母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被人称为留守儿童。他们正处在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却不能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往往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呵护他们健康成长,理应成为整个社会关注解  相似文献   

5.
切实转变“官”念,带头摒弃“父母官”这个称谓,树立正确的“父母观”,视百姓为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当党和人民的好儿女,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6.
张欣 《新长征》2007,(6):60-62
慈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慈母的爱是儿女的太阳。她,蜗居在塑料布和木板建的窝棚里7年,尝尽人间艰辛;她,靠卖冰糕供一对儿女和失去父母照顾的侄女上了大学;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蜗居生活,手术后化妆打消孩子的挂念。她叫麻桂荣,曾被评为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  相似文献   

7.
作父母的,总是把自己的儿女看成小孩: 年过二十、三十,还是小孩;十几岁的,更是婴儿。从父母们的眼中看来,儿女好像永远是长不大的。并不是儿女们的身体长不大。十岁以上的孩子,生理上发育成长的迅速,往往使父母们吃惊:“啊,又长了!长得这么快。来比比  相似文献   

8.
理解父亲     
已经有16个年头没有见过父亲的面了,不是做儿女的不孝,也不是相隔万里,只因为父女间心的距离。 1983年,父亲和母亲分手后,父亲调到另一单位,随后又调回老家陕西。父母不和使作为大女儿的我总在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说合父母,想让他们为了儿女能够握手言和,重归于好。父亲这次走只带我和两个弟弟,妹妹留给我母亲。父亲决定这次调回内地,  相似文献   

9.
别有情趣的家训文化潘其彪“一劝儿女孝为本,有钱难买父母恩;二劝儿女勤耕耘,勤俭持家家业兴;……十劝儿女长成后,倘若作官要廉政。”笔者在赣南老区赣县储潭乡采访发现,一种别有情趣的家训文化正在这里悄然兴起。储潭地处赣江东岸,距赣州10公里,历来为往返南岭...  相似文献   

10.
儿时,父母无数次宽宥我们的过失,我们成人之后,却不愿意谅解父母所犯下的哪怕是一次错误。身为儿女,掌握着天下最幸福的一种权利,叫作“犯错权”,也就是愚蠢的权利、冒失的权利、冲动的权利和无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儿时,父母无数次宽宥我们的过失,我们成人之后,却不愿意谅解父母所犯下的哪怕是一次错误。身为儿女,掌握着天下最幸福的一种权利,叫作“犯错权”,也就是愚蠢的权利、冒失的权利、冲动的权利和无知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章建森 《党建文汇》2007,(10):34-34
大学生卖菜挣钱面对贫困 段军鹏父母是上世纪90年代进城的失地农民,家里除了段军鹏和他父母,还有一个今年上高二的妹妹。母亲为了照顾儿女,只在孩子假期的时候给人做做粉刷,挣点钱,全家主要生活来源,是靠父亲段权利在街头刻章、修表,一个月只有三四百元的微薄收入。  相似文献   

13.
正"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都说养儿能防老……"崔京浩的一曲《父亲》唱哭无数家庭和儿女,也唱出了无数儿女对父母的思念,唱出了无数儿女感恩父母的心声。上世纪60年代初,我的父亲响应党的"屯垦戍边,建设新疆"的号召,转业进疆,成为一名开发建设新疆的拓荒者。当过班长,干过排  相似文献   

14.
爱的麻花辫     
人生就是这样,看着、体会着、回味着。谁又不是这样度过的呢?我时常说,尽孝是一种福气。父母健在,是儿女的一种心安,一种成就,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5.
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对儿女的呼唤:常下去“蹲蹲”,是基层对上级领导机关的期盼。常下去“蹲蹲”.可以及时了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05,(6):35-36
2004年岁末,当千家万户为喜迎新春佳节而忙碌的时候,在街道社区、农村牧区的困难家庭里,来来往往的正镶白旗领导干部多了起来。他们如儿女回到父母身边,吃一顿家常饭,品一杯清淡茶,拉一次家常话,  相似文献   

17.
世炎 《党建文汇》2004,(6):35-35
牛局长酒后驾车身亡,老伴因伤心过度猝死,儿女们料理完父母后事,强忍悲痛回到冷清的家。谁料,未过“百日”,儿子就埋怨起爹来。  相似文献   

18.
父母疼爱子女,乃人之常情。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更是普天下父母的最大心愿。如何教育和引导子女,使他们能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呢?每一位家长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在这方面,刘少奇同志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他与所有的父母一样,十分爱护、关心儿女。然而,刘少奇却善于把浓浓的父爱化作对子女的严加管教、严格要求,他是慈父,更是严师。他坚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思想修养与道德情操,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做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刘少奇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很多真知灼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党风与廉政》2000,(11):22-24
这是一个原本幸福圆满的家庭,只是为了“更幸福、更圆满”,他动了贪念,结果导致家庭破碎,三人入狱。林国悌之子林如海在狱中向天下父母发出呼吁:“我不想推脱自己的罪责,只想诚心诚意奉劝那些身居官职的父母,如果你们真心爱你们的子女,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千万不要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子女牟取非法利益。那样,不但会毁了自己,也会毁了整个家庭,还会毁了儿女的一生 !”   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原局长兼党组书记林国悌,因受贿 487万元,被人民法院二审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妻赵幼娟与丈…  相似文献   

20.
缪小宁 《湘潮》2011,(4):52-56
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无数先烈赴汤蹈火,头悬国门,英勇捐躯。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大地的儿女、中华的精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