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协商民主与政策执行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敏江  梁莹 《理论探讨》2006,(1):146-149
20世纪后期,西方政治理论的重要发展就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协商民主是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相关理由而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一种治理形式。协商民主与政策执行网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从协商民主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政策执行网络的重大意义。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政策执行中的对话与协商、公民参与意识以及积极的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政策执行中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成政策执行网络的现实运行。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7,(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2015年2月9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稳步推进基层协商",认为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大量工作主要在基层,建立基层协商民主联动机制能够解决人民群众的切实困难,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为基层协商民主提供了指导意见,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协商民主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同时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8)
协商民主是民主理论发展的新风向标,是中西方民主理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西方协商民主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如形成的渊源、形成的路径、参与的主体、实践的形式、发展的层次等方面。认真厘清二者的区别,探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优势与不足,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协商民主的价值,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与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5):60-63
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是社会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现实中由于政策议程设置机制或设置模式的原因,一些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难以进入政策议程,政府有时提出的政策议程设置主张也遭到公众的抵制和反对。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决策体制和民主治理形式,用一套制度与程序规范提升政策议程设置内容及过程的合法性,有助于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与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晓渝 《团结》2006,(6):17-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一个最大的理论创新点是把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概括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同时,《意见》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意见》关于两种民主形式的概括是对多党合作制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践方面的重要成果,对于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多党竞争的选举民主并非是民主的唯一形式民主的本质是主权在民,即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如何实现主权在民…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热点话题,但也受到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思潮的影响,出现不同话语的解释学。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论和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等重要战略决策为引导,通过引介和改造"历史语境"方法、"话语理论",构建起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重要体现的历史语境,在治国理政途径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阐释逻辑。这是与西方协商民主相区别的关键,也是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7.
《行政论坛》2015,(4):12-16
推进中国的公共政策过程以及政府治理范畴内的协商民主的四个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和协商民主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也就是回答公民参与是否是必要的问题。二是公民参与到底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从公民个体、政府(部门或者工作人员)、专家三方视角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是不一样的,每一方面的立场可能都是权变的,这样的立场差异将会直接影响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各个环节。三是协商民主是否能够被有效实施,并渗透到现有的公共政策体系当中去。研究表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将会慢慢地由形式主义发展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制度形式。四是如何在实际政治过程中切实推动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以在政府治理范畴内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协商民主发展的政策,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协商民主政策的基本框架。但从协商民主政策的具体内容来看,政策的整体协调性、可操作性和法律法规保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基于政策工具的角度和统计检验的方法,选取近年来中央出台的四项协商民主政策为分析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协商民主政策的二维分析框架,对其文本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单元编码、归纳统计、量化分析和交叉检验,可得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协商民主政策中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明显分化,为完善协商民主政策体系,需加快协商民主相关法律的出台,强化协商民主自愿型政策工具,创新协商民主政策的实现渠道。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5)
高校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汇集高地和重要源头,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推进高校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参与力量。当前高校深化改革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基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群体开展协商民主实践是促进高校事业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强化责任约束、优化决策方案的需要。在高校推动基于党外知识分子的协商民主实践进程中需建立完善的协商制度和程序,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采取有效的听证制度以及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16,(8)
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重要法宝。而实行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则是这一创造的拓展和延伸,是实现农村长期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2年以来,天津市宝坻区周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思想意识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的形势下,以"一站三中心"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模式为依托,以"五老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为载体,以落实"六步决策法"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进基层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导向的城市治理有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从理论视角上看,协商民主嵌入城市治理具有逻辑的必然,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从目前发展现状上看,协商民主视角下的城市治理在社会认知度、参与度和制度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从协商民主导向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上看,应重点从协商治理城市的主体能力、重点领域、关键问题三个层面抓起。  相似文献   

12.
蔡峰 《学理论》2009,(19):141-142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引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基层协商政治的创新和发展。温岭市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温岭市在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协调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切身利益而探索出来的一项全新制度,有着普遍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兴起之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一时间成了学术界的热门话语。由于政治生态、理论场域的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存在许多差异,具体表现为:理论研究缘起、概念内涵界定、理论探讨基础、理想现实定位、理论实现模式及研究价值意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温岭改革是将协商民主理论与当地情况相结合,创立以民主恳谈为重点的对话机制,并获得了颇有价值的成功经验。温岭模式经历了对话型、一般参与型和预算参与型三个发展阶段,其核心是通过民主恳谈方式,构建了政府与公众的经常性沟通、公众参与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新机制,并与完善地方人大、政协工作机制有机结合,完全符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共问题是公共政策存在的逻辑起点,而公共政策的议程设定则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公共问题只有首先进入决策者的政策议程中,才有得到解决的可能。在现在中国的体制下,阻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型的议程设置模式、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议程的不公平的干预、片面追求GDP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因素只能导致社会问题的积蓄和扩大,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而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理论,对政策议程设定有如下启示:强调公民参与的议程设定模式、公民和团体平等的参与议程设定的能力、注重公共利益取向的公共协商能够包容公平、效率、自由和安全等公共政策所应有的价值和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6.
马俊华 《学理论》2010,(24):13-14
20世纪8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随后国内也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本文对近年来协商民主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7.
有关协商民主的探讨,国内学者多忽略了协商民主在西方产生的条件,也没有对中国现有的社会条件进行考察,从而普遍得出了协商民主适用于中国的乐观结论。本文以哈贝马斯的协商政治为例,探讨了协商民主实施的条件之一: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认为中西方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协商民主在中国实践的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8.
民生政策与协商民主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和外在契合,两者皆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内在价值,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共同目标,以利益多元化为现实前提,以良法善治为实现路径。在民生政策形成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有序参与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也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但由于历史原因、现有体制机制缺陷及其法治化不足等问题,现阶段民生政策形成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严重缺失。因此要基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或完善参与权利制度、参与程序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决策听证制度、社区议事制度及独立民调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提高政府民生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确保在民生政策形成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充分有序参与,切实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利益相关者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邓圩 《团结》2012,(6):44-45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着重强调“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3年前,广州在全国率先试行《政治协商规程》,为规范政治协商设计了一整套程序和机制,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变政策性协商为制度性协商,实现了政治协商从制度设计到制度实践的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20.
侯莎莎 《学理论》2010,(22):28-29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学术界就其与政治协商、选举民主的关系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认为未来研究应着重探讨协商民主在中国实现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