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真实命题及中国语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治理结构的真实命题包括多重涵义:回应"冲突和多元利益"的治理需要,建构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和委托代理关系特点的决策权结构;大学自身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办学利益主体,其"组织剩余"是由社会利益来决定的公共价值,每一种利益相关者都不应单独地对大学行使控制权;大学治理结构是比管理结构更为基础的制度结构,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大学决策过程与社会权利主体的合理联系,实现社会价值平衡。大学治理结构的中国语境是:办学体制的变化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具有委托代理性质的契约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办学经费筹资结构的变化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日益广泛化,其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属性正从模糊走向清晰。我国大学已跨越前治理时期,但向治理阶段迈进必须依靠上层政治权威的推动,才可能突破"制度锁定状态",破解历史性难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强调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与合作性,实现社会组织由政府主导的单边模式向"利益相关者协作"模式转型。文章对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进行了分析,剖析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困境,并提出合作对象选择、信息沟通协调、公民参与和监督评估四大机制的构建,以期为推动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进程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吴光芸 《学理论》2008,(12):45-47
跨国公司处于一系列多边关系的中心,各种利益相关个体或团体受益或受损于跨国公司的运营,因此,跨国公司应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在确保股东利益的同时,跨国公司还应该考虑其行为对员工、消费者、供货商以及对社区、对环境、对跨国公司母国、跨国公司东道国和国际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影响。而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一种合作互惠的动态博弈的关系。因此,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依赖于跨国公司利益相关者,即跨国公司母国、东道国、国际组织、社会团体、媒介、公众、消费者以及跨国公司自身的合作引导与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价值分析的学位授权制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位授权制度建立以来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现行学位授权制度的不适应性已非常明显,有必要对其进行评估与改革。在界定了学位授权制度的工具价值和终极价值的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对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由于居主导地位的政府过分关注制度的工具价值而忽略其终极价值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在实施中表现为无法有效适应社会需求,并受到高校机会主义行为的强烈冲击。以博弈论为工具剖析了问题的现实起源,进而指出行政首长推动的,以平衡不同价值取向、吸纳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运行为手段的制度演化将是其实现变革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9,(6):77-83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近年来社会治理领域出现的一种创新的组织形态,其初衷是为了实现对社会的整合与凝聚。枢纽型组织形态的构建,不仅是理顺社会组织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种策略选择,还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执政党建设、党的群团改革、政府治理现代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等多维度、多层次的需求。兼具政治性与联系性,独特的"组织身份"决定了工会组织能在社会治理网络中填充"结构洞"位置;当前工会组织改革瓶颈的突破,还有赖于其在劳动关系领域填充"结构洞"位置,发挥政治、资源和组织优势。枢纽型社会组织要实现社会整合,可通过"安全阀"机制,构建"枢纽型党建"确保社会组织发展的政治安全性;通过协同机制,助力"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价值培育机制,"增能"社会组织,促共享价值的形成;通过统筹机制,增强群团组织"内聚力"并撬动"外聚力"。  相似文献   

6.
张勤  华炜 《行政论坛》2015,(2):83-87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的转型,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应对与化解社会风险不仅是各级政府管理的重要职能,更是社会组织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就江苏地区而言,应对社会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为实现江苏社会风险预警"生命至上、预防为主、政府主导、群防群治、管理创新、制度保障"的战略构想,应对化解面临的社会风险,必须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提升江苏社会组织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实现社会风险的多元治理。  相似文献   

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统筹推进国际社会的新型主体关系,关涉到国际社会主体地位、主体利益和主体价值等维度。马克思的"实践主体"内蕴着实现人类社会共生发展的理论旨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科学的主体关系思维。"劳动的实践化"推动实践主体地位的平等化,提倡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理念构建国际社会主体地位;主体的生产关系理论指明主体利益的生成动力,要求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逻辑构建国际社会主体利益关系;实践的人类解放性凝聚主体价值的共通性,为国际社会多元化发展确定实现和谐世界之共同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8.
县域"城中村"隐含社会转型的各类矛盾,其治理难题主要有:社会发展滞后于城镇化进程,村级管理滞后于民主化进程,制度设计与"城中村"管理不相适应,主体缺位制约"城中村"治理,村情复杂影响"城中村"治理。县级政府应当以包容性治理为价值目标,培育多元治理变量,实现"城中村"多元主体共治;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实现"城中村"公共服务均等;平衡各方利益分配,实现"城中村"发展成果共享;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现"城中村"文化共兴。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的利益相关者愈加复杂多样,独立学院的转设就涉及政府、社会力量、母体学校、在校师生等诸多利益相关者。一方面,不同利益相关者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而对独立学院转设意向有所差异,主要包括确定转设、预期转设、潜在转设和退出;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存在着政策自身"脱离实际"和政策执行"多方博弈"的双重困境。独立学院成功转设的关键在于厘清各方利益关系,均衡其共同需求,实现从"零和"博弈到需求"整合"。为此,需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积极营造转设氛围,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强不同政府部门间合作,协同推进转设工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阶段、分步骤地分类推进转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目管理理论正面临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的挑战,项目管理目标从实现成本、时间、质量“三大控制”转变为利益相关者满意。本文通过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解释了利益相关者合作的重要性,强调了利益相关者与项目之间是一种“双向影响互动”的关系,对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利益相关者管理战略——结成伙伴。  相似文献   

11.
田永杰 《学理论》2012,(29):115-116
经销商和企业就是现实中的一对矛盾体,寻求渠道控制权是他们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途径之一。企业避免经销商"反控"的应对策略是:强化市场管理,减少企业对经销过度依赖;增加经销商转移成本;减小经销商对其他品牌的期望收益;减小企业客户流失的损失,分散风险;改变经销商与企业的关系,形成多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正"裂变性"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模式与认知方式,另一方面也"持续性"地生产着"信息越公开、社会越不信"的悖论问题。信息裂变公开与规则绩效兑现,是大数据时代建构社会信任机制的充要条件。应用此理论分析农村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既能发现其长处,也能发现其不足。在大数据时代,农村党组织应以建构村民和干部之间的互信关系为基础,理清农村利益增值与农村利益分配、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党组织建设与农村事务村民共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强化自身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整合信息公开的"互联网+"模式,"先近后远"兑现村民守规绩效,引导村民参与村务合作共治,来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李海霞 《学理论》2013,(15):194-196
少林文化产业本质上是文化品牌经济,在品牌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以品牌为中心,建立整合机制,维护品牌形象,协调少林文化产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凝聚起来形成合力,发展壮大少林文化产业,实现少林文化品牌增值,以推动少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品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时代是品牌竞争的时代,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拥有具备竞争力的品牌已成为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由于受人才、资金、资源的限制,我国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充满艰辛,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品牌市场定位不明确,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导致企业的差异化优势难以突出;品牌传播方法及媒介单一,缺乏品牌核心价值,制约了品牌资产的积累;品牌管理缺位,将品牌建设视作宣传口号,导致品牌效益难以实现。加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可以通过强化品牌质量意识,实施品牌共享战略,运用并购式营销、网络营销,建构绿色主线消费链条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得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企业的盈利模式革新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对盈利模式革新的首要前提是厘清其构成要素.尽管国内外对盈利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已经不少,但这些研究不是基于财务指标分析(国外)的角度,就是基于利润来源以及维护(国内)的角度,缺乏全面性.本文利用“价值创造网络模型”,从企业内外部以及内外部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出发,结合利益相关者指出了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成本、税收、收入、现金、时间、客户、客户价值、获得商业信息的能力、维护与供应商关系的能力、维护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非政府组织作为宏观社会资本的主要载体,其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非政府组织利用其广泛的公民参与网络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递;非政府组织利用其广泛的信任基础有助干实现对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筹集和分配,对政府和民众关系的协调沟通;非政府组织的普遍化互惠规范有助于实现对社会成员行为的有效约束和调节,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吴月 《行政论坛》2014,(3):79-82
目前,政府在利益划分与制度设计等方面仍然居于强势地位,我国仍然是"强国家、弱社会"的基本格局。在非对称性资源依赖结构下,政府往往习惯性地将社团组织视为其"编外机构",这也导致社团行政化现象的呈现。然而,在社团仍然比较弱小、组织发展不健全的现实情境下,一味追逐独立性,去除政府对其给予的扶持以及由此衍生的依赖关系并非最佳应对之道。因此,应该强调政府在对社团管理予以适度介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自主运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与社团组织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张少兰 《学理论》2012,(21):43-44
文章从学习型组织伦理的视角出发,提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应对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伦理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中,要以构建组织现代性"忠诚"为抓手,设立"忠诚"基调、维护"忠诚"氛围、理顺价值认同、价值实现和价值冲突三者关系,通过组织共同愿景的创设引领组织成员在不断学习中自我超越和成长,为基层党组织内涵建设的提升提出了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35)
在现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下,非法人社会团体的"非法性"制约了其在慈善、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也阻碍了基础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合作型政社关系的构建。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国情,构建适合非法人社团的备案制度,将其纳入社会组织管理规范之中,实现法律地位合法化,以适应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的需要和新型政社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方步青  韩璐 《学理论》2013,(18):326-328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是高校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在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高校决策主体与专任教师、行政人员等决策参与者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优策略就是从有利于对方的角度出发,通过实现对方的利益最大化,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