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是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主体之一。将社会组织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对于新时代的国家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而言,都极具重要意义。而当前,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仍处起步阶段,思想认知上缺乏高度重视、体制机制上不够健全完善、工作方法上机动灵活不足。只有顺应社会组织发展的趋势变化,动态调整统战思路,确立"大统战"格局,目标定位在统战双方的需求,不断革新体制机制,搭建综合工作平台,创造性开展基层统战,才能形成新时代的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的有效合力。  相似文献   

2.
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是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当前,针对归国留学人员的群体特征及其统战工作存在的不足,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应着力打造新的平台,创新制度载体、组织载体、活动载体,探索与分众统战、网络统战、统战智库建设相结合的新方法,努力推动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创新发展,适应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新社会组织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开展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是推动体制外政治参与制度化的需要,是促进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需要。推动新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加强培训教育,提升综合素质;三要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作用发挥;四要开展联谊交友,加强沟通联系;五要建立健全机制,促进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区统战工作对推进社会治理、夯实执政基础和扩大统战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东佛山在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治理方面探索形成了强化组织保障、塑造统战品牌、创新方式方法等成功做法。但也存在工作不够重视、资源过于分散、能力不够适应、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此,应着力从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构建区域化社区统战格局、培育社区统战示范点、完善台账治理,激励考核和经费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探寻社区统战工作服务社会治理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路径,引导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统战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当前,大连市社会组织的统战工作虽然已经展开,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仍与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有些不相适应。因此,在新形势下,统战部门应把社会组织纳入到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加强实践探索,坚持理论创新,努力形成"大社会、大统战"的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6.
完善和创新统战工作体制机制应着力从校正对加强党对统一战线领导的认识误差;强化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体制;积极构建完善的统战工作机构和组织体系;着眼扩大工作体制覆盖面加强统战团体建设;立足强基固本优化统战工作职能配置;加强基层基础推动基层形成大统战工作格局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多角度地为统战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创新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从工作原则的把握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相统一;从工作视野的延展上,必须坚持立足社会组织与多维视角考量相统筹;从工作力量的发挥上,必须将充分发挥统战部门作用和统战资源有机整合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着眼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新特点、新特征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并论述进行工作对策创新的四个方面:顺应趋势,着力构建大统战格局;立足实际,着力推进"三个转变";突出创新,着力打造统战干部队伍;强化管理,着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呈现出如借助网络载体创新工作方式、针对特色成员夯实工作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工作影响力等新特点。要推进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应针对高校统战工作存在机制不健全、部分工作者素质不高、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建立健全高校统战工作机制、提升高校统战工作者素质、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网络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中,群团组织作为联结党和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着夯实统战工作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拓展统战工作的基层覆盖面和实践纵深度、提高统战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作用,但有的仍然存在统战意识不强、工作方法单一、组织机制松散等问题。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中的作用,要提高群团组织的统战意识,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方式方法,激发统战工作新活力;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实现更加广泛的有效覆盖面;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机制运行,健全培训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因而必须成为社会领域统战工作的新平台。做好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要遵循社会组织发展规律和统战工作规律,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有效的制度机制作保障,在工作方法上淡化行政化色彩,发挥服务职能,切实提高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校统战工作是全国统战工作总格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统战工作应坚持党委领导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应建立健全高校统战工作机构,切实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高校统战工作制度建设;为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加强高校统战理论政策的研究工作;通过民主党派工作带动高校统战工作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统战工作社会化是统战工作科学发展的体现。当前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面临诸多困境:相关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社会载体功能没有完全体现;方法手段亟待创新;社会化保障机制亟待完善。为此,需要构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社会化工作机制:更新理念,优化统战环境,发挥新联会的载体作用,构建工作保障机制,创新统战方法手段,构建激励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等,将新的社会阶层有效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统战部门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因此,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动把社会组织纳入统一战线的工作范畴,以联谊交友为手段、以党建工作为推手、以教育引导为重点、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政治安排为动力、以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做好服务为己任、以加强管理为抓手,努力形成"大社会、大统战"的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5.
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可以借助网络载体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模式,针对具体对象夯实高校统战工作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高校统战工作影响力。同时,高校统战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建立健全高校统战工作机制,提升高校统战工作者素质,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网络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组织获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导社会组织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已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对社会组织统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部门间联系薄弱、统战组织建设不足等原因,社会组织统战工作进展缓慢。而互联网基建的完善以及软件设备的更新为实施社会组织“互联网+统战工作”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要主动树立网络统战辩证思维、完善亲民网络统战平台、建立网络统战长效机制、统筹网络舆情监督引导以及打造网络统战人才队伍,从而推进社会组织,网络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下发后,四川省、成都市相继出台《实施细则》《实施意见》,这为整合基层统战工作资源、建立健全基层统战工作机制,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指明了方向。本文从建立大统战格局的现实必要性、构建大统战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大统战格局的对策措施三方面进行了阐释,提出建立大统战格局需要在方针政策上,推动落实"五个纳入";在领导体制上,明确党委常委兼任统战部长;在工作机制上,规范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在统战方法上,研究探索新的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社会和政府的关系,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把社会组织纳入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做好社会组织统战工作,从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中广大统战成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互联网新媒体的普及,统战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当前,网络统战工作已成为统战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热点课题,而网络统战工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实践发展时期。网络统战工作,是"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的统战工作、是"政治性、民主性、开放性"的综合体、是一种价值统战工作。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意义重大,优势明显,作用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推进和加强网络统战工作,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组织领导;二要明确工作目标,强化人才培养;三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体制机制;四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统战实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制约高校统战工作发展的五个“瓶颈”,提出了以工作机制的创新推动统战工作实践的突破,即通过建立健全统战工作保障机制、大统战协调机制、参政议政协调机制来推进统战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