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背景简述古夜郎国是战国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建立的一个较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夜郎比汉王朝的成语"夜郎自大"也因此而出。但是由于政区更迭、民族迁徙和文献资料简缺等原因,古人和近代学者对夜郎国的疆域、国  相似文献   

2.
相信很多人是通过"夜郎自大"这一成语认识夜郎的。据文献记载,夜郎是战国秦汉时期贵州境内的一个小国。相比滇之于云南,巴之于重庆,蜀之于四川,楚之于两湖。"夜郎自大"似是夜郎留给贵州的一个烙印。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有关史料,对有关夜郎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古代江即今北盘江下游河段;夜郎中心区有兴起与强盛不同时期的层次之分;夜郎的主体民族是古代"夷濮",与现今贵州的论佬族等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夜郎为彝说     
从地域分布、族称、宗教崇拜与民族传统意识分析夜郎的族属关系问题,指出古代夜郎与族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夜郎故地各世居民族中流传着大致相同的洪水神话、竹王传说,存在着丰富而独特的铜鼓文化,这不但是夜郎文化的遗存,而且构成了夜郎文化的三大公共符号.这些公共符号凸显了夜郎文化的独特性,其中还存在着原生及次生关系,古夜郎文化由此显示出同源异流、多元共生及互流互动的特点,其最终的发展,则显示出多元一体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不同视野下的夜郎以及赫章对夜郎研究及夜郎文化开发利用中的价值作了论述,认为夜郎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是可以兼容的.在不同的视野下和不同的领域中,夜郎都应成为贵州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单一的汉文化视角是导致夜郎文化研究陷入尴尬处境、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作者根据自已长期从事夜郎文化研究的实践,认为只有变单一视角为夷汉交叉的视角,充分运用彝文献,夜郎研究方能别开生面.论文着重论述了通过彝文献不但能解开若千夜郎之谜,其中所保存和传输的大量夜郎历史文化资源和信息,弥补了汉文献记栽的缺失,并能校正其谬误,为夜郎研究拓宽了视野,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充分利用彝文献,做到汉、彝文献并重,庙堂文献与民间口述资料并重,实行跨文化研究,才有可能使夜郎文化研究走向细化和深化,并最终实现夜郎文化相对的修复、还原.  相似文献   

8.
《春秋》2016,(4)
正伴随着中原龙山文化的崛起以及夏民族成为部落联盟共主、建立早期文明国家,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在此之后的商周两代到秦汉至最后的明清,中国整个封建历史时期的政治活动、文化发展中心就一直保持在了中原地区,再也没有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全部,或是孕育了全部的中华文明。一、从文明要素看文化到文明的转变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现的众多  相似文献   

9.
夜郎考古思辨与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夜郎考古是贵州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一个重大课题。贵州过去40年的考古调查 与发掘,已出土一批夜郎时期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及遗迹现象,其中尤其以普安铜鼓山遗址、赫章 可乐古墓群和威宁中水古墓群的发现最有典型性。正确估量和研究这些发现,将为夜郎考古工作 的开展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与重要线索。本文结合考古学科理论及贵州重要的考古发现,对 上述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破译:换个角度试试夜郎文化之谜,历来不知吸引了学术界与传媒中多少人的眼球!与大夜郎国地望有关的黔、滇、湘、桂等省为了开展旅游业甚至出现了争抢"夜郎"品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夜郎考古综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建国50年来夜郎考古在分布和成果等方面的状况,分析了古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特征及其代表器物,并就夜郎考古工作的现存问题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司法制度形成的初期,尤其是秦王朝时期所采用的法家酷刑制度一向被认为是秦王朝很快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国法治思想从法家思想为主导转向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主要原因.回顾秦汉时期中国传统审判制度的形成过程,客观分析中国传统司法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和条件,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司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夜郎独特的文化精神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大山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以盛览、尹珍为代表的兴学崇教精神;铜鼓文化象征的团队精神;芦笙文化所代表的歌舞自娱精神;"坝子"文化所形成的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心态。上述夜郎文化精神及其心态,其中包含着不少同现代社会发展相联系并相适应的意识及观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夜郎研究出现的一些现象,指出对于文献资料的使用,要鉴别其真伪,了解各类史书的特点;对各类名篇史书记录的史实,要相互联系印证;对少数民族文献资料,要进行准确的断代。只有正确使用文献资料,才能把夜郎研究引向深入,文章还对有关夜郎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贵州研究夜郎五十年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时为序,对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贵州学者研究夜郎的重要成果、重大学术活动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夜郎研究中的意义作了简单评价;第二部分综合地评述了贵州在夜郎研究中,在有关时间空间定位、经济状况、社会性质、族属、政治中心、与中央王朝及周边的关系和文化等八个方面提出的各种观点、见解和思路,对夜郎研究中所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或倾向予以概括,并提出了当前和21世纪夜郎研究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龙晓燕 《思想战线》2001,27(5):138-139
早在秦汉时期,四川的丝绸、布匹、铁器及邛竹杖等就经 "蜀身毒道"、"安南道"等销至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一些地区,而南亚和中亚国家的珠宝、琉璃等器物也由互输入到了内地,这条通道成了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通道.  相似文献   

17.
庄鐈王滇和庄鐈王夜郎,是一次关系重大的历史事件,勿论是就西南边疆的开发而言还是就巩固祖国的版图而言,都有着积极的不可泯灭的意义。庄鐈王滇和庄鐈王夜郎及其对西南边疆的开发,加深了西南边疆与中原地区不可分割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客观上为汉武帝统一南中设置郡县创造了条件。从此,西南边疆成为祖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人司马贞撰  相似文献   

18.
叙述汉民族从炎黄时代到秦汉时期形成的历史过程。指出汉族的形成是各民族结 合发展的产物,历史上的3次民族融合促进了汉民族的发展壮大,并分析了汉民族的特征和形成 的文化、制度和思想等方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其形成都经历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召开、从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三个历史时期,包含了从邓小平民族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再到十六大以来党的民族理论的新发展这样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为党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方针政策两个方面,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夜郎之争与文化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夜郎”是一个在西南地区经常被提到的词语,尤其在近年的四川、贵州等6省市“夜郎”属地之争中特别引人关注。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越来越受重视,神秘的夜郎文化也被当作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并出现了抢夺“夜郎”牌的文化资源之争。在这种争论不断深入之际,如果我们对其进行冷静思考,不难发现各地的终极目的都是想借“夜郎”发力,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单纯地为开发文化而开发文化难以真正体现其价值,夜郎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必须与经济发展和旅游、文化等相结合,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