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夏永贵 《重庆行政》2014,15(6):91-92
正所谓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功能,增进市民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  相似文献   

2.
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 由高山森林、 中山村寨、 下半山梯田所构成, 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和整体的大地艺术景观。 因此, 对她的任何部分的破坏,都将失去整体, 所谓 “牵一发而动全身”; 也因此, 对她的恢复和保护也应该全方位进行。 在大量运用现代理念、 现代理论、 现代手段对红河哈尼梯田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时候, 我们应该“发现传统”, 利用传统知识和传统保护方式服务于今天。 实际上, 红河哈尼梯田农业生态及景观的现代恢复, 就是全面恢复和发展哈尼族的传统文化, 就是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相似文献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桥接的前置条件及其抗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乌东峰 《求索》2011,(1):51-5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为现代农业高级阶段新命题。实现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目标,需一定的前置环境条件。落后生产方式的内源缺环,传统经营观念的生态缺乏,科技体系的匹配缺失,政策制度的"政府失灵",成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政略抗阻因素。应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民经营素质,构建两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要着力突破当前我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困境,仅从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角度是难以突破的,必须予以全盘统筹兼顾,以发展全区域生态循环农业为抓手,实现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促增收,解决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王牌不王"的问题。当前海南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我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比较优势下降,二是市场倒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发展方式粗放落后。  相似文献   

5.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要求在三个维度上去构建其产业体系:一是在企业内部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持续农业;二是在生产之间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这种生态链甚至可以扩大到包括工业、农业和畜牧业在内的不同产业领域;三是在社会整体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有专家预言,一旦循…  相似文献   

6.
周娟 《当代广西》2014,(7):49-50
正当今,都市型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郊区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内外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都市型农业的快速发展。都市型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利用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田园景观,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物质产品,为人们提供体验农业、休闲观光的旅游场所和  相似文献   

7.
生态产业集群是特定区位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和生态因素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所形成的经济效率高、生态功能强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集群。它的主要特征是:遵循生态规律,实行"从摇篮到摇篮"的闭合循环;优选产业项目,整合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吸收外部效应,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美化集群环境,呈现绿色、愉悦、生机勃勃的和谐景观。它具有主副产业衍生模式、多种产业共生模式、生态企业集团化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集群要以规划为先导,在产业集群化基础上实行集群生态化改造;以法律为保障,积极寻求有利于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安排;以企业为单元,培育自觉构建生态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8.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基于农业社会学角度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在农业哲学思想、农学理论和技术实践及其农业政策思想上存在明显分野,在实践上表现为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殊异。农业社会学从多功能角度揭示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本质和区别。生态高值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借鉴和超越,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与自然界关系最密切的产业,本身具有资源循环利用的特点。在当代,农业不仅仅具有传统的生产功能,而且其生态服务功能也是逐渐被提升和认识。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需要农业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观光旅游与文化教育资源以及生活场所。因此,农业循环经济应大力发展。而早已在农业生产领域盛行的生态农业,则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表  相似文献   

10.
郑水明 《今日浙江》2014,(14):16-17
正6月19日,省委书记夏宝龙赴绍兴、杭州考察现代农业发展。在浙江宝仔农业发展公司等地,夏宝龙了解养猪场污水生态化治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等情况。他强调,生态循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统筹处理好产量、质量和生态的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浙江省委作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后,以省政府印发《浙  相似文献   

11.
《淮海论坛》2014,(3):33-34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和文化体验,如今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它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是一种具有极大参与性的旅游活动。生态农业旅游具有乡土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因其内容多样、形式活泼而受到人们喜爱。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正逐渐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建设生态农业园,开展生态农业旅游在新沂市农村逐渐兴起。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农业生态观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农业有着朴素而独特的生态协调思想, 对土地的生态文化理解博大精深,中国传统农业在春秋战 国前就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并能巧妙诠释生物 间共生互养关系。趟过数千年文明历史长河,可见之中国 传统农业在林与水的生态治理中有着不朽成就。  相似文献   

13.
<正> 青山下,绿水旁,清雾缭绕。山石边,小溪里,游鱼闪跳。屋堂前,绿湖上,堂燕点水。溪流中,沙堆里,玩童洗沙。花园里,老树下,新人融情。长廊上,亭榭里,故旧话新。一幅多好的园林山水画——杭州三盛银湖颐景山庄。(?)景山庄位于风景秀丽的富阳银湖开发区,杭州野生动物园西侧,九龙山脚。山庄三面环山,一面临道,周边植皮丰富,天然溪流纵横,极赋生态价值。山庄内建筑产品以独立别墅为主,配有部分中式园林别墅、联体别墅和少量景观公寓。是一个低密度、纯生态山地园林别墅小区。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14,(6):51-5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百姓的重要热点议题,能不能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去年以来,天台县以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生产“肥药双控”,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障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肥药双控”的探索实践 天台县从实施生态名县的战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大力发展绿化循环农业,除了绿肥种植,还积极尝试稻田养殖、果园放养、间作套种、粮蔬轮作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和农作物秸秆也被农户广泛利用,以“九穗儿”为代表的多家农产品企业,率先在全省打响“肥药双控”第一枪,全面掀起关乎百姓“餐桌安全”的“保胃战”。强化源头治理,管控禁限用农药。构筑生产厂家、配送中心、经营网点“三位一体”的现代农资销售、流通、服务网络,形成上联农资配送公司和生产厂家。下接村级销售网点,县、乡、村三级联动,集批发、仓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放心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实现农资源头随时可追溯。各农资配送中心、乡镇直销店以及各村经营点,直接为种植大户、农业企业提供物资、技术、信息、运输等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15.
解先文 《前进》2013,(10):27-28
阳高县位于我省东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县,农业人口23.8万占总人口的近80%;也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县,人均耕地3亩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25立方米,是大同市的近三倍、山西省的近两倍;还是一个农业收入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比较大的县,去年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9.4亿元,占GDP的40%左右。不论是从农业资源和农业人口众多的县情看,还是从经济运行情况看,阳高都必须把农业作为全县经济转型的重心。我们确立了“以农为基、培育产业”的大农业发展战略,通过整合要素资源,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多产业链式循环、多景观点式开发、多优势线式利用,不断丰富农业内涵,引申农业外延,打造以“四季瓜果乡、长寿养生地”为特色的循环化、有机化、景观化阳高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6.
论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农业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需要引起关注.中国生态农业有悠久的历史,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思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技术路线是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达到资源利用、避免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家庭经营、适度规模、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农业收入为主等五个基本特征。通过比较家庭农场、传统小农户和雇工农场三种经营主体发现,家庭农场既把现代农业要素融入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户家庭经营中,又避免了雇工农场大规模流转土地带来的解放劳动力过多、企业运行风险累及农民、农作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今日广西》2007,(6):22-23
地处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广西,具有优越的农业条件,资源禀赋良好的八桂田野蕴含着丰厚的生产力底蕴。自古以来,为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壮乡人民释放着希望,然而。以“人、牛、犁耙组合”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令这一希望田野“守望者”摆脱传统的色彩,融入现代的“时髦”。信息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古老农业产业新的希望,但属于西部省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广西农业,如何与信息时代快速对接,如何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神奇之力来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是时代向广西农业人提出的新课题。经过对现实与发展的深度思考,广西农业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八桂田野上重笔写下了农业信息化的亮丽开篇。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的青年明显增多。对于从事农业经营的返乡青年而言,因为农业生产周期长、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以及风险控制更为复杂等,农业经营有成有败。将返乡青年不同类型农业经营模式及其成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二元农业格局下,传统劳动密集型农业经营几乎没有盈利空间,惟有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才是经济上有利可图的经营方式。但返乡青年要进入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经营,除了个人具备主体能动性外,还需要外界在资本、技术、大市场对接方面的支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社会公益人士固然可提供一部分支持,但以农民自身主体性作为前提,基于群众路线的“民办公助”才能为农户经营提供广泛、持续的资金、技术和市场对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生态民政,由生态经济催生的一个概念,它是生态社会建设的"均衡机制"。本文从生态民政的社会角色出发,提出了建构生态民政的理念、内涵、机制三个理论维度:其理念在于降低生态经济的发展风险,维护社会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基本内涵是保护生态,满足、发展民政对象的社会需求;而运行机制不仅在于对传统民政工作观念与技术上的更新,而且更是民政管理与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