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高红  朴贞子 《理论探讨》2006,(3):134-13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分层取代传统的身份制分层体制,是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由于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轨中,一些人便借助市场经济机制发展的不完善,利用不公正的起点、不公正的规则,迅速聚积大量财富,导致不公正的分配结果,造成了社会的贫富悬殊现象,背离了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因此,研究中国阶层分化的社会公正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分层的社会公正性要求、当前中国社会分层中的不公正性表现以及如何实现社会公正性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一直没有很好发展,原因很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就是职业教育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向上的社会流动。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状况下,职业教育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阶层文化资源对职业教育对象的影响;阶层的组织资源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阶层的经济资源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之间关系密不可分,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并通过教育复制着已有的阶级结构;教育促进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流动,为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提供了渠道。尽管现代社会各阶层的位序已经稳定,但对于处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人来说教育仍然是改变自身命运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教育对实现合理的社会分层起着平衡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和享用。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资源公正配置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它有助于维护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合理和保证社会流动的顺畅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选择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普及国民待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5.
《求知》2007,(2):47-48
王传发撰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和完善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二是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四是有效的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的社会流动管理体制,应打破“分割式”的静态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适应社会流动需要的动态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和矛盾多发期,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化,利益矛看日渐明朗化。在新的利益格局形成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维护我国政冶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是一个阶级概念,也是一个身份地位划分的概念.城市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城市人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层次,可以说是自城市发展之初就存在的.城市社会分层不仅仅具有一般社会分层的共性,而更重要的是它更表现出城市所具有的特点.城市社会分层不简单地体现出一种身份差别,它更是一种社会认同和地位标识.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社会分层即为其提供了积极的影响,加速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使得不同阶层的人群间冲突加深,影响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子女实现上向社会流动的阶梯不仅受到流动儿童教育"两为主"政策和从城市回原籍的中考安排影响,在更宏大层面上它还受到国家与农民工关系、学籍户籍双认证的高考安排制约。为适应二元社会结构的渐进转型,经由围堵策略和contain机制,流动儿童独特的教育获得方式成为当下社会分层机制和农民工阶层再生产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区域间、城乡间、阶层间社会公正问题日趋突显。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解决当前日趋突显社会公正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当然,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在我国真正实现,最根本就是要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样才能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从理论变成现实奠定坚实的物质前提。此外,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从理论成为现实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做到此,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善民生,真正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从而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后,培育公民意识成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实现的最后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代中国社会的分层呈现新的特点。研究社会分层,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认清社会转型期各阶级阶层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正确地去化解社会矛盾,增强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的社会认同感,以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分层研究从职业入手有它重要的意义。职业作为社会资源的有机载体,具有最为直接的客观的社会可比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各种利益的重新组合或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往往主要通过以职业为基础的分层方式展开的。这样就使我们不仅要从总体上考察全体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如何才能通过制度安排,缩小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从而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拼搏不如拼爹?合理、充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实现社会的良性流动,社会才能在飞速前进中保持稳定与平衡。  相似文献   

11.
共享发展理念是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与民生发展的新阶段做出的创新性的理念抉择,它不仅为推动民生改善增进民生福祉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更是民生改善的最终价值追求与归宿。要实现民生共享,必须破除影响共享的深层体制性缺陷,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并找准通往共享的细节路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发展成果共享作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的幸福尊严、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举措,需要建立长效的实现机制保证其有效推行。明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所应遵循的原则,旨在为实现机制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和评判标准。具体而言,改革发展成果应该遵循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兼顾、普遍受益与合理差别相统一、发展型共享与补偿型共享相结合等三项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流动的光谱上,最左侧是流动通道完全开放,偏右侧是阶层固化,最右侧是流动停滞。阶层固化按其生成原因可分为"身份型"与"资源型"。中国的社会流动变迁表明,"身份型"阶层固化是社会流动整体性固化,需要通过制度变革的方式改变,而"资源型"固化是社会流动结构性固化,可通过体制内的政策弥合与机制创新逐步消解。"结构性"阶层固化表现为"两通畅两封闭",即中层向上与向下流动的相对通畅,下层向中上层,上层向中下层流动的相对封闭。其内在属性决定利益受损群体向上流动的困境,与利益被保护群体维持优越现状向下流动的阻滞。中国社会流动的基本面是良性的,而阶层固化是局部的,从属于良性社会流动状态之中。形成"结构性"阶层固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以政治学的维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倾斜于城市、沿海区域与垄断行业的集中式发展战略,因此,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与公共权力规范化机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4.
白冰玉 《学理论》2013,(14):72-73
教育帮助人们向上层流动刺激了人们对优质教育的追求,阶层优势与社会选择理论在择校现象中有明显体现,学业成就的分化和分层是人们获得不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对社会分层有巩固和加强的作用。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家长方面应当理性择校,关注学生本身而不是教育本身,政府方面应关注教育处于弱势的群体、地区和学校,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5.
公正是具有显著实践指向的政治范畴,其内涵为和谐、恰当的社会利益关系,其动力在于政府与社会的合力作用,其目标是实现社会成员共享发展。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是对现实中社会不公问题的主动回应,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涵的丰富和提升。实现共享发展目标,需要从"公正补救"和"公正创设"的双重维度着力推进,前者主要是物质利益方面的事后调节和补偿,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后者侧重于保障和落实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促进发展过程共建。在普遍和长远的意义上,公正创设更为社会所期待,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理想与不懈追求。对当代中国而言,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努力方向。在借鉴中外学者关于社会公正的理论论述并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可从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的社会公正体系,即一个前提(公正理念)、两个层次(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三个环节(机会平等、按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和公正的社会调剂)、四个方面(阶层公正、区域公正、性别公正和代际公正)、五个支撑(基本权利的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合理竞争规则的保障、教育的保障和就业的保障),而这五个方面都需要公共政策体制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论坛》2017,(1):102-106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五通"目标,关键在人的互联互通;依托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施人才共享战略,有利于缓解新疆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人才共享的发展格局,涵盖了国际、国内、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等四个层面。在此背景下构建的新疆人才共享机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约束机制、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及产出机制;构建新疆人才共享机制的政策建议是:积极推进人才共享,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增效流动;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多样化的新疆人才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8.
公共知识分子精神对于社会分层的合理化以及阶层话语权的均衡极为关键,公共知识分子精神的消失则意味着阶层话语权的失衡难以避免。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话语权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因此,就实现阶层话语权的均衡、促进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正义来说,大力倡导公共知识分子精神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和完善社会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本文从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有效的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四个方面来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大城市社会网络与求职调查"(JSNET2009)数据,本文重点研究了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城市居民的教育机会获得状况变迁,以及教育对职业获得与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背景与个体属性特征对教育机会获得具有持续性的正向影响,其中父代教育水平、性别与地域因素的时代影响效应最为显著;教育对向上职业流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时代效应存在差异,中等或大专学历对进入精英职业影响的时代效应逐渐减弱,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影响效应则日趋增强;最后,教育水平对精英阶层自身地位的稳固及其阶层间的内部流动具有重要作用,优质教育获得已经成为精英阶层实现社会地位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