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要经受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相似文献   

2.
振如 《瞭望》1991,(33)
苏东坡给人一般的 印象是诗、词、文章皆 称一绝的文豪,书法、 绘画皆精的名士,但近读《宋史·苏轼传》和《苏东坡集》,才知他是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据史书记载,苏东坡在密州、徐州、杭州等地作地方官时,对于防治洪水、兴办水利、开掘煤矿、发展冶铁业都作出了贡献,甚至当时广州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自来水”设施也是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建成的。苏学士名满天下,轶闻轶事特别多,看来不仅是因为他的才气高、文章好,他为人民办好事,人民自然就会歌颂他。  相似文献   

3.
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是落实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党加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条根本途径.说它是"突破口",因为这些年来在我们的一些干部中,确有"说得多,干得少"的毛病,群众对干部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他们是要从一件件具体的、实实在存的事情中来观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只有坚持办实事,为群众排忧  相似文献   

4.
5.
杏林区霞阳村是厦门特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这个有着3100多人口、70多名党员的小村庄,在近年几次换届选举中,所有7名村干部连续当选。霞阳村村民多年不想换村官,在当地传为美谈。在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基层干群矛盾较为尖锐的今天,霞阳村干群关系却十分和谐,其中原因何在?为民办实事多,空谈少。村党支部书记刘和平、副书记兼村主任杨亚兴等一班领导人每年坚持为村民办一到两件实事,几年来,多方筹资先后完成了新村统建工程四期,新建楼房203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接着又投资1千多万元,完成全村水、电、路、排污、通讯、绿化配套工…  相似文献   

6.
1990年大学毕业时,我服从组织分配,留校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在一般人的眼里,政工干部能说会道,交往广泛。可我比较内向,很难在言谈上占上风。不知有多少次,我萌生过转行的念头,但不服输的性格又让我坚定了干下去的信心。1999年,我被评为校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我荣获“山东省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并晋升为副处级辅导员。总结十年多的辅导员工作,我认为最主要的心得就是“虚功”实做,把思想工作做在实处。 作为石油高校,我校毕业教育的主题就是“到艰苦的地方去、到一线去建功立…  相似文献   

7.
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主要靠体制内力量反腐败,具有难以避免的、明显的局限性。在反腐败上,最重要、最可靠、最有希望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主体,但这个主体则长期缺位。如果不从思想认识上和体制机制上切实解决"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问题,人民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力量就始终是一句空话。要真心实意地依靠人民主体反腐败,既需要必要的观念变革,更需要着力于相关的制度创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的一贯的方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重申这一方针,不仅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到实处,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需要认真研究、思考和实践的重要问题。结合煤炭工业的实际,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1)
<正>2013年3月,哈尔滨市直机关工委以2010年市直机关包保社区集中整治裸土地面工作为依托,组织市直机关97个党组织与我市主城区97个社区庭院开展包保共建活动。活动以转变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为目标,直接指向街道社区和最基本群众。近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直机关工委拟出台《市直机关联系社区群众制度》,使市直机关包保社区工作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得到了市直各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程青 《瞭望》1996,(45)
结识郑连真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会上。主管部门在厚厚的一摞表扬材料中精选出一份,于是我就在赶赴乌鲁木齐开会的众多代表中找到了这位兵团农一师三团的政委。 无疑我又有了一个抒写英雄模范人物的机会。 郑连真1964年20岁从上海来到新疆。那时青年人曾满怀豪情地以“好儿女志在四方”为人生口号奔赴祖国各地。但一二十年之后,真正留在当地基层的却越来越少。郑连真不仅是留下来的一个,而且是一直怀着当年的热情好好干着的一个。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是在当地及兵团系统很有影响的那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成绩”的人。但是当他在我的采访中回顾在边陲风沙中度过的20多个年头时,我在他眼中看到了比豪情更为深挚的内容,我看到了荣誉背后称得上苍凉的那种东西。当我问他假如人生可以重复一次他是否还来?他思索片刻,笑容里有了不易察觉的忧伤。最后他果断地说:不,我不会再来。 那一刻,我不仅为他的事迹,更为他的真挚感动。  相似文献   

11.
莫如 《瞭望》1990,(12)
眼下一大批党政干部纷纷深入到基层、来到群众中了。他们蹲点调查、包村驻厂、扶贫济弱,开始一番新的作为。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无怪一些地方的群众称赞说“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想当初——  相似文献   

12.
史波  李炜 《瞭望》2002,(50)
为民培训学校,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所民办学校,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从十几名教师几十名学生发展到拥有400名教师和近万名学生的规模;他们独特的教育方式与管理办法,以及为民办学的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为民办学追求严谨 齐续暄,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半个世纪的老教育工作者,1997年创办了为民培训学校。作为一所生源参差不齐的民办培训学校,该  相似文献   

13.
办实事,是勤政爱民之举,凝聚民心大措,时下已成气候。但笔者发现有的地方和单位草率上马。结果因财力不足,大掏企业和群众的腰包,使企业应按不暇,群众叫苦不迭,办实事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办实事何以增强群众负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科学论证,盲目确定项目。二是资金使用不合理,有限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有的甚至大肆挥霍,惊奥体之慨:三是有的基层干部把办实事当作往脸上贴金和赢得上级好评的资本。报喜不报忧。办实事变味的结果直接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加剧了干群矛盾,因此,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民至上     
张迁 《瞭望》2008,(10)
5年来,中央领导集体对民生的持续关注,由点及面,由事入理,日益成为当前中国体制变革的取向与动力,并落实到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总体目标中去。  相似文献   

15.
为民保障     
公元前四○三年,晋大夫赵、魏、韩三家初为诸候。赵简子使尹铎治理晋阳,临行,尹铎请教简子:‘臣这一去,是为茧丝(喻苛刻百姓以奉上)呢,还是为保障(喻保护百姓使安宁生息)?’简子回答:‘当然是为民保障。’尹铎到了晋阳,致力于发展生产,减少赋税徭役,使百姓安居乐业。简子闻知,对太子无恤说:‘日后晋国有难,你可投归晋阳,勿以晋阳人少地僻。’ 时晋国智伯为政,恃势而骄,求赵国的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即简子太子无恤)。襄子不给。智伯大怒,帅韩、魏之甲以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程红根王阿敏河南报道入冬以来 ,河南各地陆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现场采访这些活动时 ,记者发现其中有不少给人一种“在农村赶集或参加庙会”的感觉 :在集、会进行之中 ,气氛轰轰烈烈 ,场面也很壮观 ,但集、会散了之后 ,人去楼空 ,留给当地农民群众的东西并不多。一些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也向记者反映 ,有时他们眼巴巴盼着“三下乡”队伍到来 ,但队伍来了之后 ,往往挂几个牌子 ,设几个台子 ,摆几个摊子 ,做几个样子 ,而后一走了之。这样的下乡活动 ,实际作用不大。记者最近在一个县采访一次“三下乡…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落实六中全会决定、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突破口。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为群众办好实事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是个大前提,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深入了解群众的各种实际需要和问题,看哪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哪些是可以从长计议的,以便根据轻重缓急来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核心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代表”?可以说出一千条、一万条,如果拣要紧的说,实际上就是一句话:为老百姓办实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一句普通的话里至少包含着这么几个不容忽视、也不能更改的要素:第一,是为百姓办事,而不是为个人、为家庭、为朋友、为亲属、为上级领导办事;第二,所办的事是老百姓想办、要求办、急于办的事情,而不是跟老百姓的需要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第三,办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而不是虚假浮夸、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要实事求是,要有一个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19.
袁浩 《民主》2011,(12):52-53
在提倡领导干部下基层办实事的过程中,听到这么两种议论:一种来自上级机关:"我们这种单位,既无钱,又无物,怎么能帮助基层办实事呢?"另一种来自基层单位:"希望领导同志多给些实物,这是最大的实事。"  相似文献   

20.
群众路线不仅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党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近来,各级党政干部纷纷走出机关下基层,以实际行动密切干群关系.面对这一可喜的变化,我们感到欣慰,但也有忧虑.干部下基层的目的何在?如何真正深入下去?这些都是应该好好思考总结的.这里我们发表一组短文,目的是提醒下到基层的同志:到了基层,仍然有一个深入的问题.想必会有所启发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