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前昌 《理论探讨》2002,3(1):85-88
首先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 ,分析了文化产业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理由 ,阐述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论证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 :更新传统观念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实行民营化战略 ;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确立市场主体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市场运作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统一 ;处理好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与市场准入的关系 ,保证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
康凯 《党政论坛》2013,(7):37-39
一、全球视角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成效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国民消费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日益提升,促进和振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在2009年7月下旬,国务院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书。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的规划,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创意产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的主线和当前的紧迫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西方国家普遍通过文化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来提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应当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重要突破口。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状况有清醒认识,不要丢掉了"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经济文化现象,现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初步探讨了文化产业的范畴,进而揭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文化产业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要点,以期为建立我国的文化产业法律系统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加入WTO、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之时 ,如何抓住机遇发展文化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已成为我们应对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和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跨越式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进步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文化立法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强化宏观调控 ,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国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末,"韩流"的盛行为韩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效益,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名利双收的效果.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商品二重性造成的困境;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困境;文化治理体系建设的困境。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须正视这些问题,及时进行反思,不断改进,制定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构建合理的文化治理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把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提到了国家战略的历史新高度,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机遇. 按照国际化城市的标准,缺少文化的城市成不了国际化城市.为此,本调研小组通过对上海文化产业的现状了解、问题透视、系统思考,提出推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应抓住机遇,切实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的几个关系,以更快地推进城市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弘扬我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发展成为我国许多省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提高各省市综合实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省市提出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文化产业除了要把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创造经济效益外,更应该注重弘扬中国先进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使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1.
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学习时强调,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会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一个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在国际范围内,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也早已显现出来,许多  相似文献   

12.
刍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建会 《理论导刊》2003,(11):10-1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使文化具有经济意义,而且使文化的社会价值得到极大的扩展和提升。观照加入WTO后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应当立足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充分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加快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打造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增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侯晓丽 《理论导刊》2006,(10):88-89
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日益具有强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的繁荣与衰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加快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正成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由此,"十三五"将会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目前,西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还未充分产业化,经济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此,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重点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康凯 《党政论坛》2013,(13):37-39
一、全球视角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成效 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国民消费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日益提升,促进和振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2009年7月下旬,国务院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书。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的规划,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创意产业、影视业、出版业、广告业、演艺业、动漫游戏等行业关注。  相似文献   

16.
刍论西部文化产业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清 《理论导刊》2004,4(9):44-46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和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加西部文化产业的开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转变观念,加大文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着力培养引进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利用西部文化资源优势,组建文化企集团,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西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10,(36)
<正> 制定中的《国家"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从哪些战略层面关注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未来5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呈现一幅怎样的动人图景?经历过去10年的"成长期"之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仍然"逆势上扬"的文化产业无疑给人  相似文献   

18.
韶华 《瞭望》2005,(22)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倏忽间,中国美术馆走过了40多年发展历程。回首中国美术馆走过的40 多年,它的创建、成长和发展历历在目。作为国家级大型博物馆,面临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形势、新机遇,他们敢为人先,勇于探索, 极大地推动了美术馆的改革创新,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21世纪,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今天——谁将成为经济时代的宠儿?谁能在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进程中凸显出自己发展的脊梁? 中国美术馆凭借自已的智慧和汗水正描绘着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的时代篇章!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5,(2):32-33
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现在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崛起,这既为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天津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市委八届五次会议指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措施,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对天津文化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嵒 《理论导刊》2008,(4):107-108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我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适应,各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仍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精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根据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现状,专业定位、办学思路与模式要明确和创新,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教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注重实践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