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数十年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项伟大事业,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与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革命和建设事业遇到挫折时往往也是马克思主义大发展、大突破、大创新的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时期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新的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党长期执政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便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的指导思想。新时期以来,有关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成为我国理论界一门显学,文章著述难以计数,而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把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继承发展的有机整体加以系统化研究,却一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高杨林的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解放思想的必然体现;二、坚持理论创新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三、党在理论上的创新必将推动新的实践不断发展;四、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必须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6.
王伟 《学理论》2012,(31):133-134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是一门创新的科学。政党理论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本土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交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需要科学把握三个关系:第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作为理论指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第三,有着几千年社会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桥梁和纽带,是承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法宝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实现了三大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邓小平理论,面向21世纪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次创新,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的三次重大转折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勇于探索开拓的精神,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只有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才能把党和国家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江俊伟 《学理论》2009,(2):14-15
江泽民“三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科学论断,对新时期宏观把握“三个代表”的理论内涵,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熊立芳 《学理论》2009,(28):1-2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落脚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关键所在就是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2.
陈冲  张冬冬 《学理论》2010,(29):36-3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所有因素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独特创新,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服务思想对于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公共服务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府公共职能的经典论述。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密切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些思想论述都是现阶段公共服务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每一次伟大的结合都是一次伟大的创造,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 一、“三个代表”思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的又一次伟大结合 在我们党80年的历史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三次伟大结合,创造并形成了三个伟大的思想: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5.
王中倩 《学理论》2012,(19):40-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为四个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每一阶段的思想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的,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深入研究各阶段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两大方面来分析各阶段思想形成的条件,其中国内背景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坚持实事求是,目的是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动力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方法是群众路线,载体是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90多年来我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历史的深刻写照,是中国共产党履行“三个代表”之历史职责的根本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包含相互关联的双层涵义: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及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民族传统文化之优秀遗产相结合。前者着重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方向与方针、政策的问题;后者着重解决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就是上述双层涵义相互促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白琳 《理论导刊》2004,(4):21-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根本而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正确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主题是如何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摆脱落后,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但这一主题在中国近现代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即总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形成三大成果,创立了三个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个理论体系的主题有两个:毛泽东思想的主题是完成…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70年来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发展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理论成果。认真总结其中的历史启示,目的在于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孙海涛 《学理论》2012,(22):22-24
时代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时代需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解决“五大时代课题”中不断创新发展.在解决时代课题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走向理论创新,在重大历史转折后实现伟大飞跃,在顺应时势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