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广铁集团公司党委始终坚持"干部来自一线,一线培养干部"的人才选拔理念,积极探索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制度。在"总体决策靠段长,管理组织靠队长,现场指挥靠车长"的铁路客运站段,列车长作为客运段"三长"之一的现场执行者,既保证上级决策的有效实施,又直接参与班组的日常安全生产,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如何从一线优秀列车长中选拔干部,全面提高基层管理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已成为基层站段人才培养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张家口市坚持把从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积极探索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途径和方法,把选人用人的目光投向基层,把培养锻炼干部的阵地放在基层,树立了从基层一线选拔培养干部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3.
朱崇敏 《浙江人事》2008,(11):24-25
基层需要人才,基层造就人才。把干部放到基层一线去培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培养干部的主渠道。近年来.椒江区按照“在基层一线训干部,从基层一线选干部”的思路,认真做好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保证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4.
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潍坊市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选拔市直机关干部的重要阵地,先后从县、乡基层一线公开遴选了351名干部充实到市级党政领导机关,占同期新调入人员总数的90%以上,树立了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构建来自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我们党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去、领导机关干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来的生动用人局面,对于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保证领  相似文献   

6.
李伊 《现代领导》2013,(12):31-31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积极探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为突破.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干部在基层培养,干部从一线选拔”的选人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7.
祖言 《今日浙江》2014,(17):35-35
正近日相继召开的全国和全省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强调,基层实践是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要强化基层导向和实践导向,坚持必要台阶、递进式历练,让年轻干部"墩墩苗"。我们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阵地,特别是要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作为检验、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大平台,扎实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扎根基层,"墩"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年轻干部普遍具有高学历,最缺的不是书本  相似文献   

8.
俞凤翔 《现代领导》2010,(12):28-2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11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其中第6项就是“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注重树立崇尚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构建从基层一线培养锻炼、遴选储备和选拔使用干部工作链条,  相似文献   

9.
崔林 《时事报告》2013,(7):57-57
读完第6期《接地气方能连民心》一文,我开始思考:我们党员干部的"办公桌"离基层一线到底有多远?我想,党员干部总的说来是与基层群众心连心的,但少数同志由于不接地气的工作作风导致了他们与基层距离越拉越远、隔膜越来越深。事实上,他们没有悟透基层需要干部,干部更需要基层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选派干部驻村任职,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举措,更是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 为探索基层党外干部挂职锻炼的新途径,山东胶州参照驻村"第一书记"的培养、管理模式,选派59名党外干部分两批深入村庄(社区)挂职"主任助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培养出一批年富力强的"复合型"党外人才,受到基层群众的好评,打响了"主任助理"的好品牌,也推动了重视基层、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1.
正一是树立鲜明选任导向,厚植担当作为土壤。坚持好干部标准,将干部政治表现纳入干部考察体系,将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干部、评判干部的重要标准,注重选拔在基层一线长期默默奉献的"老黄牛"式干部,旗帜鲜明地树立重德才、重实绩、重基层的风向标。二是实施分类量化考核,打造立体精准体系。制定出台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实施  相似文献   

12.
正桂林市永福县把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贯穿干部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突出一线考察、培养锻炼、严管厚爱,对表现突出的干部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对标好干部标准,把抓防疫任务落实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健全考察  相似文献   

13.
艰苦环境和复杂条件最能锻炼人,最能考验人。环境越艰苦,条件越复杂,就越能磨练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定力,提升干部的能力。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的实践中经受锻炼、考验和提高,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也是干部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基层心声     
正中共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黄文军:在用人导向上,把目光更多地聚向基层,推行跨地区(部门)刚性交流、竞争性交流,向基层倾斜干部职数,适当放宽任职条件,让基层干部队伍成为"一池活水",促进干部在基层一线干事、成长、成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县委组织部陈杏:要破解基层"人荒"难题,关键在于治好基层干部的"心慌",从了  相似文献   

15.
褚银良 《今日浙江》2014,(22):52-52
正今年以来,宁海县按照"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夯实基层基础,构建"四位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社情民意发现机制。密切联系服务群众首先要了解群众所想、所盼。利用农村自然形成的闲聊点,建设"聊天长廊"。党员干部通过与群众坐在一起、讲到一处,实现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联村干部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做好记录,及时进行梳理、交办和反馈,真正做到在一线掌握民情、在一线化解矛盾、在一线解决问题。下一步,将以"聊天长廊"为主要载体,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6.
陈新 《今日浙江》2013,(7):36-37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衢州市以全面开展"百千万先锋行动"为载体,实施百个乡镇分类争先、千个支部晋位升级、万名干部一线创优,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干部活力,让基层战斗堡垒更为坚强、干部实干争先更具活力、党群干群  相似文献   

17.
人民论坛:您如何看待"空降"干部?"空降"干部是否限制了基层官员的上升空间?陈明: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到地方交流任职,是干部培养与选用的重要创新,有利于通过较为全面的实践,培养选拔熟悉国情、能驾驭复杂局面的干部,提高和改善中央国家领导机关负责干部的素质,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央国家机关加强与基层的沟通,  相似文献   

18.
一线培养锻炼.采取挂职任职、跟班学习、轮岗等方式,安排干部到重点工程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实践锻炼.选派年轻科级干部挂职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公开选拔12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街道)党政班子,从县乡两级抽调157名干部到移民避险解困社区安置点工作,选派50余名干部到黄河滩区迁建工程等建设指挥部历练,提高攻坚克难本领.一线考察识别.采取个别座谈、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方式,深入东平湖生态环境整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重点工程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了解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成效、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并结合干部一贯表现,加强综合分析研判,精准考察识别.疫情防控期间,成立4个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36次.一线选拔使用.突出实干实绩用人导向,把干部在重点工程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据,注重在脱贫攻坚、抓"六保"促"六稳"和重点工程项目一线提拔使用干部.46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一线敢担责、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19.
<正>基层站段生产一线的党支部承担着加强支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本单位生产和工作完成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党支部书记的素质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生产一线党支部书记队伍,需重点把握选拔、培训、考评、培养、优化等环节。一、把好入选关口,做到选准配强在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党群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影像     
正筑牢基层群防群控的坚实防线6月23日,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到通州区台湖镇调研检查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并看望慰问下沉基层一线的市政协机关干部。主题党日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之际,下沉基层一线的市政协机关干部与通州区台湖镇蒋辛庄村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