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精神,即武汉人的精神,亦即大多数武汉人精神中共同性的方面。人的精神是其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或者说一定的精神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产物,更直接地则是一定文化的升华。笔者认为,对武汉人共同的精神,试可概括为容融流变、智巧开放、现实守中、俚俗浮躁四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2.
文化品格是一定人群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情感、思想方式的风格与气质。武汉人文化品格具有两面性,其斥力与魅力共存——内敛和疏离趋向使武汉人缺失一股张力而生排斥;宽容、重情与求稳心态则让武汉显得包容而有吸引力,斥力与魅力浑然一体,使得武汉和武汉人让人在时厌倦,去时又生怀念之情。如果武汉人致力于自身文化品格斥力的调适和魅力的传扬,武汉将更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武汉人形象也将更加光辉亮丽。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目前武汉人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分析社会变迁带来的生活质量变化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光谷”是武汉再造产业优势的世纪工程,也是武汉人抢抓机遇,蓄势待发,实现经济腾飞的“民心工程”。现在,“中国光谷”已落户武汉,武汉人乘上了进军光电子时代的首发列车,这是武汉人的光荣和骄傲。但是,谁都清楚,国内几大城  相似文献   

5.
易中天 《文明大观》2001,(10):38-39
“玩味儿”是个说不清的概念,但可以肯定,武汉人喜欢说“玩”这个字。比如游泳就叫“玩水”。又比如谈恋爱,北方人叫“搞对象”,武汉人则叫“玩朋友”。这话叫外地人听了肯定不自在,武汉人却很坦然,谁也不会认为是“玩弄异性”。  相似文献   

6.
我叫燕占飞,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新农街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是一名90后。我常常对别人说,我是一名新武汉人,蔡甸区这片知音故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当武汉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时,出于对这里的热爱和警察的职责,我和妻子退掉了回老家的车票,坚守在各自的抗疫战场上。  相似文献   

7.
台晟 《台声》2024,(1):24-26
<正>“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大家走出实验室、办公室、教室,零距离感受武汉的魅力。”湖北大学教授蔡芳昌带着家人参加Citywalk迎新年活动,找寻“家乡”点滴,感受城市烟火气。他说,虽然来自台湾,但他已在武汉生活了十几年,“有些地方,我可能比武汉人还熟。”  相似文献   

8.
马伶是《中国残疾人》杂志2001年第6期报道过的人物。湖北武汉人,湖北电视台著名主持人。1997年因车祸致残,失去右臂。她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命运展开抗争,终于走出阴霾,回到观众面前,并用微笑将那场灾难推得远远的……  相似文献   

9.
导入:武汉的夏天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热)对。武汉素有“火炉”之称,一到夏天,纳凉消暑的用品是武汉人必不可少的。(摆扇子)这是我奶奶夏天用的蒲扇,这是我妈妈用的鹅毛扇,这是几年前我用的小台扇,现在家里都装空调了。这几年我们武汉经济发展很快,变化挺大。今天,我们来聊聊身边的变化与发展,并且领悟这些变化和发展中蕴涵的哲理。一、事物是变化发展的1.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学生:(甲)我来说说服饰的变化。(乙)我来说说通信、交通工具的发展……老师:是呀。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这些变化与进步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社…  相似文献   

10.
我是武汉人,今年53岁。一个月前,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1月22日上午,我去拜访客户,回来时坐了地铁8号线。当晚就感觉不对劲,全身发冷。当时以为是小感冒,但老婆说,会不会是中招那个肺炎了?她是妇产科医生,对这个病蛮警觉。当晚她就让我隔离,吃喝拉撒都在单独的一间房里。幸亏隔离得早,家里其他人,包括八十几岁的父母,因为没有接触,都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1.
崇鸟的武汉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鸟的武汉人顾亦兵“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是笔者17年前乍到江城武汉时听到的一句民间谚语。尽管时下世人把湖北佬比作“九头鸟”,大多含有一点贬义,但湖北佬,尤其是武汉人爱鸟崇鸟的风尚,却是世代相袭,久盛不衰。武汉民间崇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  相似文献   

12.
近几月来,以“十不”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公德讨论和宣传活动,在我市紧锣密鼓地展开。从本月一日起,“十不”行为规范在全体市民中正式实施。武汉人又一次充满信心,知难而进,坚定而执著地站到文明进程的新起点。在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武汉人曾作过不懈努力。武汉实行过“三禁止”规定,较早在全国实行“门前三包”。武汉人有顺利颁布、实施禁鞭令的喜悦,有三次获得卫生城市称号的光荣。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20,(1)
正2017年春,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采访慰问并拍摄了居住在南京的部分黄埔抗战老兵。我有幸认识了杨伯奇老人。杨伯奇生于1921年,湖北武汉人,黄埔17期生。见面时,老人操着浓烈武汉味的普通话,激动地握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赵锡南秘书长的手说:"我知道七七事变纪念日这一天之前,你们一定会来看我的……79年前弃笔从戎考  相似文献   

14.
东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美,是武汉人的骄傲;然而,自六十年代末,东湖开始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4月8日,武汉"解封" 一周年。楼台草木,重归静好;大街小巷,再现生机。从户部巷沸腾的烟火气,到璀璨的黄鹤楼灯光秀,再到珞珈山下的樱花之约,如今的武汉,车水马龙、光彩依旧,如你所愿。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创下了战疫和发展双重奇迹。海报来源:光明网  相似文献   

16.
郑勇刚教授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18(3):F0002-F0002
郑勇刚,男,1955年11月生,湖北省武汉人,1982年1月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曾在教育部中南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7.
正"武大的樱花开了,可我今年没能回去,明年我一定回武汉看樱花,那时的樱花一定会开得更加艳丽。"2月29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工务段团委副书记王恒玮在微信朋友圈里表达了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和信心。王恒玮是武汉人,2016年到柳州工作后,每年春节都回老家。今年春节前半个月,他就已经买好了动车票,准备回武汉与家人团圆,可没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他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严昌洪 《世纪行》2009,(8):47-48
《无陂不成镇》是裴高才、王凤霞的新著。讲述的是黄陂的人文问题,说白点就是介绍黄陂的人物与文化。 作为武汉人,我们会广泛地接触到黄陂人和黄陂文化。拿我来说,同学、朋友、同事、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中就不乏黄陂人.像武汉图书馆的徐明庭老先生、小蓝鲸的董事长刘国梁先生、我的同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彭南生教授……他们都有着黄陂人的精明干练。成就了一番事业,为武汉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是黄陂人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9.
武汉人在且惊且喜中度过了一个平和的夏季,以至于不再留意仍有几分灼人的秋阳。然而,对于某些社会热点,武汉人却不曾有一时的忽略,比如房地产业…… 大都市的新热点 较之武汉曾经有过的生产零部件招标、敞开城门纳商、引进洋厂长等一系列热点,房地产崛起的来势更猛。 1991年底,武汉只有房地产开发公司42家,其中三资公司3家。到1992年,房地产开发公司新  相似文献   

20.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山东人,在武汉当保安员。最近一段时间江西地区连续发生地震,11月26号那一次我们这里也感觉到有很明显的震动。我长这么大,还没从经历过地震,我听人说九江那边已经死亡好多人了,房子也都塌了,情况很严重。很多武汉人都去买了帐篷,打算晚上睡在外面。我心里很害怕,觉得我住的地方很不牢固,晚上都不敢睡着,我的几个队友也和我一样,这些天我们都是穿着衣服躺在床上的。晚上休息不好,就影响了白天的精神状态,我在工作中总是走神,已经挨了班长的批评了。现在地震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我还是不能放心睡觉,地震有多可怕?我该怎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