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1,(7):34-35
郜风涛2011年5月18日在《人民日报》上载文《法律有尊严社会才有良序》认为,法律资源与其他公共产品一样,在创制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经济、社会和法律上的良好效益,同时也会因利益博弈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红 《前沿》2010,(10):198-200
较之其他类型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的超强度开采和资源型工业为主的产业模式,给本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损害。在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应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改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有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较之其他类型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的超强度开采和资源型工业为主的产业模式,给本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损害。构建合理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对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艳 《青年论坛》2005,2(3):85-87
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具有财产属性和动态流转性的自然资源物权法律体系,导致自然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我们应逐步完善我国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使资源物权具有动态流转性,真正实现资源使用权的物权化,尽快为建立一个高效率的自然资源利用机制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5.
假释是我国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和行刑司法活动。它对于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激发罪犯自觉改造的内驱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假释的适用比例急剧下降,全国平均在姒左右,形成了“法律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破解假释制度遭遇的尴尬,与解决目前中国监狱面临的其他问题一样,既需要行刑观念上的正本清源,又需要制度设计上的变革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法律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官兵对婚姻家庭纠纷的处理存在误区.这即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司法资源.当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一国的资源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因此构建一套法律体系对资源进行保护是一项重要任务。针对我国资源安全保障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科学的资源安全观为指导思想,构建一套完善、权威、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源安全保障法律体系,从而保障我国的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8.
林徽伟 《前沿》2013,(3):102-103
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表现为现代与传统、西方与本土、理性建构与经验建构的冲突。实现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的融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法律移植必须以本土资源为基础;二、实现法律移植的本土化;三、注重本土资源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粟撒 《人民论坛》2012,(35):108-109
法律移植不仅是法学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关系到中国法制现代化和法治社会构建。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法治模式应该采用的方法不是法律移植而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制度演化",但本土资源论有其局限性,而且,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与中国的本土资源(包括传统文化),并没有尖锐对立的矛盾,因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民法总则的制定过程中,认真梳理、重新审视《民法通则》所体现和形成的"民族性"法律资源,对构建中国民法话语体系,构建既有"民族性"的历史内涵又有"国际性"的世界关怀的民法文明有重大意义。有必要以现实中国实践之正当性与全球化价值示范的关系框架为依据对现有民族性法律资源进行审视,以决定取舍或改进。  相似文献   

11.
王向阳 《前沿》2012,(11):87-88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面"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资源安全法律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资源安全的影响入手,分析我国目前资源安全的现状,在科学的可持续资源发展观的指导下探讨构建资源安全法律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20,(2)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亟需完善法律保障,海洋渔业资源法律保护机制必须及时跟进。在深入分析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法律保护机制现状的基础上,精准定位其中的疏漏,结合域外相关经验,提出通过出台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法实现规范的独立性地位、通过海洋渔业管理机制多元化改革提高应对措施的灵活性、通过海洋渔业总可捕捞量制度的精准化以及配套措施的建立实现海洋渔业产业的优化升级等举措,对于推动建立和完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法律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婧 《前沿》2012,(16):71-73
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机制.本文以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为依托,探讨了油气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也就是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由谁来补、补给谁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油气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研究、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集体产权是指权利主体对少数民族社区内的文化旅游资源所享有的支配和收益的权利。我国有关法律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集体产权作了间接的规定。但是一些法规否定少数民族群众集体对社区内的文化旅游资源拥有产权。因此,应当对我国有关法律进行修改,确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集体产权制度,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集体产权实行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5.
王晓峰 《前沿》2013,(2):84-86
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然而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深人大开发西部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实施,会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及日趋严重的表现后,提出了针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的健康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土地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不同区域环境公平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完善土地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实现土地资源的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灾害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碳排放大国,气候变化问题不仅对我国的环境形成威胁,还对中国的经济、能源、以及农业林业资源带来巨大影响,也对中国外交和国际形象等构成挑战。针对我国在气候变化中的具体国情,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对我国现有的宪法、经济法、环境法等法律资源进行整合,以发挥其最大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统知识的资源价值及其法律保护——以侗族鼓楼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知识是基于传统之上的创新与创造,是一种有着巨大开发潜能的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格局下,要充分认识传统知识的资源价值,重视从法律层面上保护传统知识,保障传统知识的主体的精神权益和经济权益,建立对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9.
法律移植论和本土资源说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两种理论也在互相借鉴、吸收之中。法治本质应是平民主义的 ,立法者应更多地从民众立场出发进行法律移植 ,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翟勇 《中国人大》2016,(5):51-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于2016年2月26日,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第二次审议通过,将于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于2015年10月经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进行过一审。这部法律在适用范围上,与我国其他法律不同。从法理上讲,不是以"属地"为主作出的规范,而是以"属人"为主作出的域外法律规范。即适用的范围不是传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而是对在这个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