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静 《法庭内外》2013,(9):62-62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情侣之间的赠与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高某与女友2010年通过网络相识.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在两人同居期间。女方以要结婚为由要求高某给自己买东西、汇款。后高某联系不到女方,并向公安机关报案。2012年女方因骗取高某65000元诈骗事实予以认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本案一审中,高某认为对方以欺诈形式使其违背真实意思订立赠与合同,要求法院撤销赠与。并请求法院判令女方返还其赠与物品及现金。一审判决撤销高某对女方的现金10万余元及物品赠与,女方给予高某财产折价款40000余元。判决后,双方均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  相似文献   

2.
1998年3月5日,曾某与杨某签订“共同协作安装赣南宾馆中央热水工程协议”。约定:四台机组安装,杨某投入资金2-3万元,到期全部工程结束,由曾某付给杨某报酬3万元(含工资、利息),其余费用由曾某承担。杨某投资从1998年9月付清(归还),报酬在1998年内兑付。如宾馆只安装一台机组,报酬按1万元计算。如违约超期,每月超加1千元整。协议签订当日,杨依约投入曾2万元,曾向杨出具了借条。因曾未在98年9月归还杨投入的2万元,杨起诉要曾偿还借款本息,法院判决:曾某偿还杨某借款2万元及利息。宣判后,双方服判,未上诉。1999年元月杨某再次起诉,请求判令曾某按协议约  相似文献   

3.
被告人陆某系自行车修理个体户。1996年春至1997年1月期间,某县中轴厂工人胡某、赵某等8人利用在本车间工作之便,无共谋各自将生产的自行车中轴等配件(总价值人民币8500元)偷出,均倒卖给被告人陆某。陆某明知收购的中轮等自行车配件是赃物,仍多次购买。案发后,陆某被检察院以销赃罪起诉至法院,胡某等8人受到行政处理。法院在审理时对被告人陆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产生两种分歧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陆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理由是:陆某收购的自行车中轴属于中轴厂工人胡某等人利用工作之便各自侵占的企业财物,他们各自侵占…  相似文献   

4.
楼丽  蒋奇  陈楚 《中国检察官》2023,(16):58-60
<正>一、基本案情2016年至2018年期间,沈某利用负责政府融资业务的职务便利,采取虚增融资项目财务咨询费的手段,通过杨某经营的第三方公司控制的账户走账,侵吞国有资金共计人民币170万余元,扣除走账税费等费用后,由杨某控制的胡某某账户向沈某控制的沈某某账户转账人民币120余万元,上述资金由沈某个人使用。2021年8月,沈某从杨某处得知上述用于走账的账户因涉及其他人员职务犯罪被纪检监察部门调查。为掩饰、隐瞒自己的贪污行为,沈某告知杨某走账资金系其侵吞的国有资金,并与杨某合谋,决定将走账资金伪造成沈某某向胡某某的个人借款。  相似文献   

5.
[基本案情] 杨某,系国家工作人员。1998年7月,杨某擅自将掌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以下称简“农保金”)存单8.2万元借给程某在信用社质押贷款7万元做生意。同年11月,杨某再次将三张“农保金”存单,共计金额11.8万元,借给程某质押贷款11万元,后因程某未能及时收回贷款,致使贷款不能到期归还。1999年12月3日,信用社将质押存单的存款抵扣了贷款。1999年11月13日杨某在催款无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的商品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随之而来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也逐渐增多。这些纠纷中,相当部分属于卖方以合同未生效为由而主张无履行义务依据的。如以下案例:陆某与王某系夫妻关系,二人共有房产一处。2009年9月14日,陆某将该房产以184.8万元的价格售与江某,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2009年9月18日,陆某即明确表示拒绝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并要求解除合同(此时该房屋的标签市场价格为280万元),双方未能就此达成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15日21时许,被告人卢某、杨某、刘某等人在上海市广顺北路近临新路的河堤附近,看见被害人徐某、沈某途径该处,由被告人卢某提出抢钱并拦截、殴打徐某,杨某、刘某也上前帮忙,并从徐某身上搜得人民币10元.嗣后,被告人卢某、杨某、刘某等人威胁、逼迫被害人徐某以在外打架须赔偿医药费人民币5,000元为名打电话给其家属;在等待被害人徐某家属送钱的过程中,被告人卢某、杨某、刘某等人将被害人徐某、沈某分开看管.期间,卢某接到电话称现场附近来了许多便衣警察,被告人杨某、刘某等人闻讯先后离开了现场.又因赎金迟迟未到,卢某让被害人沈某打电话给徐某的亲属要求尽快付款,否则要伤害徐某.卢某亦打电话以伤害徐某相威胁要求其亲属支付赎金.  相似文献   

8.
[案情]2006年至2010年期间,被告人陈某将某县华隆公司房产店面出租给杨某等四人,实收租金150.4万元,后不申报纳税。经某县地方税务局认定,应纳税额30.377131万元、逃避缴纳税额23.608291万元,逃避缴纳税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为77.72%。2011年6月23日,华隆公司补缴了上述应纳税额和滞纳金,但是税务机关未对华隆公司予以行政处罚。2007年4月。  相似文献   

9.
犯罪嫌疑人胡某原系某国有企业厂长,后在该企业破产期间担任该企业破产清算组常务副组长。在该企业破产清算期间,李某通过杨某找到胡某希望购买该企业的生产设备。胡某答应此事。并说需要借七八万元钱修建房子用。几天后.杨某与李某开车到胡某家楼下,李某将装有6万元现金的信递给杨某并通过杨某将钱给了胡某。但该企业的设备出卖采取了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
[案情]陆某系某县一村民委员会主任。因兴修水利征用土地,县河道局、水利局根据规定给予该村4万元土地补偿费。陆某领取款后将款交给了村委会,作为集体财产。后陆某利用职务便利,先后虚开发票在财务账上冲抵,且将其中2万元占为己有。本案如何定性,司法机关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陆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其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明确将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土地补偿费用的管理时,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案情 2008年5月,时任某区国土所所长的刘某在某公司总经理杨某所承建的边坡支护工程未验收且工程款尚未到位时,应杨某请求向杨支付工程款40万元,杨某为此向刘承诺会送其10万元感谢费,刘应允。  相似文献   

12.
杨文  刘萍  何晶晶 《江淮法治》2014,(15):51-51
2000年12月25日,安庆人杨某与吴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吴某将位于安庆市某小区21栋1号住房以6.7万元的价格卖给杨某。《房屋买卖协议》签订后,杨某按协议约定支付了房款,吴某将房屋交付给了杨某,并由杨某的父亲居住至今。2001年5月吴某取得房产证,但吴某一直未为杨某办理过户手续。  相似文献   

13.
[案情]卫生院副院长陈某、副院长兼报账员梁某,因单位经费紧张.向市公费医疗办公室争取资金40万元,二人与市公费医疗办公室副主任杨某、市财政局社保科科长马某多次沟通,事前约好,40万元资金到位后,陈某、梁某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出公费医疗资金20万元交给杨某,杨某、马某各分得1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 2001年1月,某私营企业总经理杨某找到其朋友某国有企业总经理王某,要求王某从所在企业出借500万元资金给其公司用于经营活动,王某即擅自决定将500万元资金以本企业名义借给杨某的私营企业使用,并于2002年春节期间,收受杨某所送的现  相似文献   

15.
正[案情]2009年1至9月,某国有公司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对方业务单位杨某贿赂共计9万元,并为杨某谋取利益。2009年10月,区检察院因李某所在单位领导涉嫌贪污的事情找李某了解情况,李某害怕收受杨某的钱被发现,遂将9万元退还给杨某。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李某收受杨某9万元后又退还给杨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对此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收受9万元后,是在和其自己  相似文献   

16.
<正>一、基本案情张某、雷某原系夫妻关系,黄某甲系张某前妻雷某的姨父,谭某系张某的姐夫。2015年2月27日,张某向黄某甲借款30万元,未约定借款利息和还款期限,也未出具借条,张某未归还本金。2016年以来,张某、雷某在银行有大额定期存款且基本保持在20~30万元之间,张某自述购房时因银行贷款利息高未向银行贷款,张某夫妻二人曾偿还无息房屋装修借款1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张某和被害人李某之间系恋爱关系,同居二年多。2003年秋季,张某怀孕后流产,张母让其到男友李某家暂住。双方未办结婚手续,也未举行结婚仪  相似文献   

18.
朱杏利 《江淮法治》2009,(18):31-31
歙县的黄某和本县的女子叶某刚恋爱不久,黄某从叶某口中得知叶某的前男友王某与叶某恋爱期间,曾向叶某借款25000元现金一直未归还,黄某决定要回这笔钱,取悦叶某。  相似文献   

19.
A公司纪委监察处查处所属甲厂厂长张某、某处长李某、某科长陈某、徐某、会计周某等五人违纪案: 1992年 11月,张某任 A公司下属乙厂厂长期间,该厂工会为提高职工福利,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经A公司工会向市总工会申请报批,成立“XX市新源技术开发部”(下称“开发部”)作为乙厂一个经营窗日,属于集体企业。“开发部”主管部门为A公司工会,法人代表是乙厂工会主席杨某,会计由乙厂会计周某兼任。“开发部”注册资金10万元:其中经张某批示,由杨某向乙厂劳动服务公司借公款5万元,通过关系让银行虚开5万元。 1994年…  相似文献   

20.
法律咨询     
解除婚约要支付"青春损失费"吗编辑同志:两年前,我与秀萍经人介绍恋爱。在恋爱期间和订婚时,她家按当地习俗找我要彩礼。为了增进感情和尽快结婚,我先后给她家2万元财物,可对方仍不满意,拖着不结婚。我觉得她无意与我结婚,加之常因一些小事情发生争吵,于是我提出解除婚约,并要求其返还财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