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台湾政坛,马英九向来坚持清廉、正派的从政原则,被岛内舆论冠名为“不沾锅”,在公众中口碑不错。正是这种与陈水扁贪腐失德构成强烈反差的清新形象,成为马高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清廉中国"国家战略的提出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将成为中国反腐倡廉的一面旗帜,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清廉中国"国家战略在构成上可分为清廉政党、清廉政府、廉洁文化、廉洁社会等;从内容上主要体现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等;在运行上包括价值取向、目标追求、战略布局、重大举措、基本保障等。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腐为民、全民参与等。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态势的形成、反腐倡廉理论的开拓创新、部分省市的积极实践为"清廉中国"国家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创造了条件。"清廉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仍面临着反腐败工作中的难题、西方敌对势力的破坏和腐败痼疾难以根除等挑战,进一步强化教育、监督、惩处、保障方面的建设是"清廉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的必然选项。  相似文献   

3.
《廉政文化研究》2021,(2):59-65
作为全国首个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温州在打造清廉民企高水平示范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效,获得了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坚持示范引领,注重发挥特色品牌带动作用;落实政商"亲清"要求,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等有益经验。不过在"清廉民企"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包括民营企业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司法保障政策不完善、中小微民企清廉建设动力机制不成熟等。为深化温州清廉民企制度化建设,必须加强廉洁从业的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健全民营企业预防腐败的外部监督机制以及注重民营企业清廉建设工程的区别化对待和差异化推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标志着中国反腐败的终极目标首次被正式确立,建设廉洁政治将成为指导今后反腐倡廉工作的总方针,从而也就成为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按照十八大精神,为了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廉洁政治是共产党人的应然本色;建设廉洁政治必须抓住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个环节;建设廉洁政治的关键是廉洁政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倡廉实践中,坚持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增进人民幸福;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铁还需自身硬";"标本兼治,治标为先";狠抓作风建设;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这些主要方面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总体思路,对于当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此次选举过后首先反映出的便是民进党的政策走向已被证实,不符合现实利益,台湾老百姓对陈水扁失去信心,愿意给国民党一次重新上台的机会。但是,国民党和马英九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也不一定能解决台海的僵局。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这是中央明确提出的"三清"准则。"三清"与否,直关反腐倡廉是否真正取得成效,直关政治文明能否顺利推进,直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局。一、对"三清"准则的内涵"干部清廉"是国家执政体系针对掌握公权力的国家干部个人,提出的必须坚守的最基本的"做人"和"履职"底限要求;而向焦  相似文献   

8.
2008年马英九携带高额票数登上总统宝座,同时1月初国民党在立法院所取得的压倒性胜利使得马英九在处理对内与对外事务上更具有话语权,然而尽管如此,马英九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毫无疑问会受到内部与外部结构因素的制约,而认识这些结构性的制约因素对于认识两岸之间的后续政治发展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9.
谭镜 《学理论》2013,(24):29-30
廉洁政治总目标要通过实现三个子目标来达到:清正的公职人员、清廉的政府机构、清明的政治运作过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廉洁政治总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三者的结合,构成了廉洁政治的完整系统。建设廉洁政治,围绕"干部清正"做文章,以"干部清正"为抓手,以道德自律,用制度约束,以文化熏染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马英九携带高额票数登上“总统”宝座,同时1月初国民党在立法院所取得的压倒性胜利使得马英九在处理对内与对外事务上更具有话语权,然而尽管如此.马英九在处理两岸关系问题上毫无疑问会受到内部与外部结构因素的制约,而认识这些结构性的制约因素对于认识两岸之间的后续政治发展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1.
<正>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成为各国政府和政党面临的共同难题,也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重点和努力方向。"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者构成了廉洁政治自身完整的内在逻辑,反腐败必须致力于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反腐败的核心和根本之策,当前必须进一步推进涵盖"教育、预防、监督、惩处"各环节的反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在廉政教育环节,分别针对干部、政府、政治领域加强思想培养;在廉政预防环节,着重制定针  相似文献   

12.
水新营 《学理论》2013,(16):57-5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着力构建三"不"机制,筑牢反腐倡廉防线。阐述了通过营造不"想"腐败、不"易"腐败、不"敢"腐败的良性反腐机制,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6)
引发科索沃战争的民族矛盾不能不说是铁托时代民族政策失误的后遗症。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在二战后又有恶化的趋势。经济政策上的经济渐放和"输血"政策,反而进一步激化了已有的民族矛盾。政治方面的"怀柔"政策,又被错误地极端化,演变为对民族分离势力的放纵。这些民族政策的失误持续发酵,最后变成了科索沃危机。中国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过程中,要吸取这样的经验教训。坚持统一集中的基础,坚持事实上的平等而不是简单粗糙的均等,民族自治不是放纵,坚决抵制分裂势力的影响,才能在统一的基础上形成各民族团结建设国家的和谐局面。  相似文献   

14.
"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梳理与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经济周期"理论关注的是政策周期性波动对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由于存在认识过程、前提假设、理论平台的不同,我国"政治-经济周期"理论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周期理论存在区别.通过对"政治-经济周期"理论的梳理,政策已经被纳入到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变量之中,政策与制度是经济波动的重要变量政策是一种制度安排,经济政策是经济波动的内生变量,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法规、条例来约束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9)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必须进行改革。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干"中学、"用"中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值得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加以移植并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的构建需要坚持三个原则,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14,(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均着重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新任务,并以此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这表明党已经将加强廉洁政治建设摆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7.
"特支费"风波9月22日,民进党"立委"谢欣霓曝料称,马英九把"特支费"用在了宠物狗马小九身上。于是,马英九从政以来最大的一次政治危机开始了。11月14日,马英九因为市长"特支费"问题接受台湾"高检署"查黑中心检察官侯宽仁约谈。根据李述德的说法,疏漏出在一个具体办事的市府科员余文身上。余文在经手核销发票时,因  相似文献   

18.
尼日利亚政治整合的逻辑起点是殖民统治确立下来的领土边界与族群结构的重叠;历史起点则是经由民族主义运动而获得独立建国。建国后尼日利亚的政治整合伴随该国现代国家建构展开,历经"军人主政"与"还政于民"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使中央权力得到巩固和强化,包括"撤区建州"政策和坚持"联邦特征原则"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得以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后一阶段使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总统及国会选举制度日臻完善,而国民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也为该国政治整合赢得广泛智力支持和认同基础。尼日利亚政治整合面临全部问题都能在其政治整合的逻辑起点那里找到根源,目前还需积极探索实现尼日利亚政治整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形势与政策"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但是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最基本的问题如对"形势与政策"课特征的把握不准确。解决此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其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并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  相似文献   

20.
古代高官住房困难,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些掌握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的成功人士,因为居官清廉、工作调动频繁、任职地不固定,或是政治上被排挤等诸多原因,都曾被住房问题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