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政府为管理一个在押犯平均每年要花25万美元,而且由于社会治安恶化,在押犯经常超出联邦和州监狱额定收容能力,最多时超额20%,致使各地监狱人满为患。为减轻监狱管理的压力,运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研制成一种俗称电子监狱或无墙监狱的电子管理系统。在国...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24日,一名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河南省第二监狱教育科.向监狱的教育科长郭克建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请求:希望监狱给他推荐几名悔罪服法、技术熟练的服刑人员,他的企业将同他们签订帮教和刑释就业用工协议。他是谁?为什么要到监狱里要人呢?  相似文献   

3.
1 有时候想想,其实监狱也是一所大学。杨利军由于家境贫困只上过三年小学,这以后便混迹社会,在焦作市区里闯荡江湖了。于是,他从1981年15岁开始,由于抢劫、流氓等等罪名被判刑,就开始住监狱。从1981年到1997年这16年间,他竟然能三进宫,一共在监狱里住了14年。和一般的焦作年轻人不同的是,他是在焦作的监狱里长大成人的。到了他而立之年时,他已经伟岸到1.90米,长得人高马大身强力壮一表人才,看上去因极了。有意思的是,他在监狱里住了14年竟然没有改造好,反而成长为犯罪高手了。从这个角度去看,杨利…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大连南关岭监狱对面的山叫石门山。山不高.只有500米左右.可从那里却可以看到监狱里面。这一天.南关岭监狱几千名犯人像往常一样.在管教郭强的带领下.来到操场出操。忽然.人群中的一名犯人.颤颤抖抖指向石门山的山坡.激动得晕倒在地。队长郭强赶紧将他抱在怀里.一边呼唤他的名字.一面掐他的人中.好一阵折腾.他才醒过来。顺着他的眼光望去.石门山上的一棵苍松下.一个朦胧的倩影在晃动.在她身边的松枝上.一块飘动的黄色格外鲜明耀眼。  相似文献   

5.
29岁的叶子(化名)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人,从小父母双亡,严重缺少关爱和教育,自十多岁开始,就不停地在看守所、劳教所、监狱轮番度过,直到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被关进四川省率先采用监狱出监工作模式的锦江监狱,他的命运才出现了转机。锦江监狱干警不但使他懂得了感恩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在他2012年1月6日回归社会时,联系了他所在镇的政府、司法所、村委会,  相似文献   

6.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一次,他写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觉得不满意,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朱子语类辑略》)欧阳修的这种“怕”显然与我们平常说的“怕”含义不同。坏人面前心虚胆怯、竞争之中畏缩不前……这类“怕”令人不敢恭维。而欧阳修怕的却是文章达不到水准,怕因此贻误后人,留下话柄。他这种“怕”显然不是胆小,而是对自己的文才有清醒…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监狱有一名台湾籍服刑人员。当年,年幼的他不安于现状,误入台湾黑帮,混迹于江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先后在台中、台北监狱服刑。后来他走出高墙,来到大陆。谁知,在商战中,他再次沦为“阶下囚”。面对大陆监狱这个似曾相识却又完全陌生的地方,身陷人生最低谷的他,能否重新站起来……  相似文献   

8.
张恺 《民主与法制》2007,(6X):44-46
2007年春节刚过,浙江省长湖监狱狱政支队支队长黄益明就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将已办理保外就医手续的重症精神病犯杨亮(化名)遣送回重庆秀山老家。去年3月,服刑人员杨亮出现行为异常,多次割腕,跳楼,自杀未遂。经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监狱按地区指定的司法鉴定医院)司法鉴定确诊为重症忧郁症。监狱医院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并多次邀请湖州兰院的精神科专家前来会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根据有关规定,监狱及时给杨亮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希望他能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早日康复。接过任务后,黄益明一脸凝重,有过多次遣返犯人经历的他深知此次西行非同寻常。3月1日,农历正月十二,当人们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庆中时,支队长黄益明和民警王寅.陈金阳就已经担负起重任,匆匆地踏上了西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近日,同远在长春军事院校的一位领导通电话时,他提到一件往事,让人思绪万千…… 原来.他曾担任原石家庄装甲兵指挥学院中级干部培训学员队政委。当时曾对在校培训的学员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怕能力低,就怕不谦虚;一个人,不怕水平低,就怕不学习。”  相似文献   

10.
星竹 《中国减灾》2010,(6):52-52
慈善街上有个顺子。 顺子是个智障,但因生在慈善街,而得到大家的照顾。从那么丁点儿大,一直长到二十几岁,不仅爹妈操心,一街人也为他操心,怕他被人欺负,也怕他欺负别人,怕他过马路时不小心出了车祸,更怕他不知深浅棹进沟里。  相似文献   

11.
他原是吉林省镇赉监狱分局八监狱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他自强不患。艰苦创业,成为长春市颇有名气的演讲师。2012年12月,他还走进美国,登上世界讲台。受到美国前总统布什的接见,并和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合影留念。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监狱“监企合一”的监狱体制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确立了“金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目标。在监狱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对监狱机构设置与警力配置进行创新,监狱机关实行“大处(科)室制”;监狱管理实行“监狱一监区”扁平式两级管理;撤出非执法岗位所占用警力;建立以女性监狱人民警察为主的监狱教育改造机制;降低监管改造工作一线监狱人民警察工作风险;配置机动警力解决监管改造工作一线监狱人民警察业务素质培训与休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健根 《人民公安》2009,(13):28-31
服刑后.成瑞龙伪装积极改造.多次受到监狱的减刑奖励。按照监狱为他申报的减刑幅度.成瑞龙本该在今年5月底就刑满释放了。但因他殴打致伤同监室的一名服刑人员.被法院判处加刑一年。正是在加刑开始的时候。成瑞龙的真实身份被南昌公安局刑警识破。  相似文献   

14.
吴建国 《现代领导》2006,(12):12-12
10月25日,上海市宝山监狱GB/T19001-2000标准“监狱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监管改造、劳动改造)相关过程”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国家认证认监委员会、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保证中心认证注册。监狱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凸现了“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监狱的安全稳定放在首位。提出了新的具体程序方法和要求,积极开展监狱管理和工作标准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与政治关怀,是监狱文化的二重命题。监狱人文存在的意义.在于它的文明与进步。构成监狱的诸文化要素体现了文明性、进步性,则监狱便是人文的监狱。反之就不是人文的监狱。监狱人文所着意关怀的便是监狱内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前景,这种关怀以现代文明为尺度.以监狱的人文精神重塑为当下诉求.以使不同文化群体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为建构目标。监狱文化的政治关怀体现在监狱的文化政治向度之中。监狱文化政治既是把监狱的文化和政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理论立场和理论方法.也是监狱以政治为考量和指向的文化实践路径。当代中国监狱的文化政治在监狱意识形态、监狱文化认同和监狱文化的多元融合的互动、同构中展现内在要素、结构和运行机理,表征了中国式的“规训与惩罚”。  相似文献   

16.
监狱法律关系是监狱关系的核心概念,其内涵的不同会造成监狱法律关系所涉主体、客体和内容的不同.进而影响监狱各方的关系性存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存在多元秩序规范,即国家法规范和非国家法规范共存.在法律多元已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肯定,多元视角取向对监狱法律关系发展研究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从法律多元视角透视监狱法律关系,拓宽了监狱法律关系研究视野;以法律多元视角为主线贯穿于监狱法律关系研究.倡导法律多元的差异共生,为基于法律多元视角情境下的监狱法律关系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和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1月下旬.笔者随同公安民警到河北省邢台市某监狱调查案情.忽然一个熟悉的面孔映人眼帘,经仔细辨认,终于认出该犯人正是河北省永年县“7·1”绑架、抢劫案的主犯王某。他刚过而立之年,却只能身穿囚衣,将在这里度过漫长的监狱生涯。他说,他的四个同伙都于今年8月分别被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18年、16年、15年、16年有期徒刑,年龄最小的才21岁。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他是老残犯心中的一盏灯.为他们指明了改造方向;有人说他像一团火.温暖了老残犯的心。其实.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监狱民警,用他那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使老残犯感受到了温暖.使他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心态,害怕、畏惧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小孩怕老鼠、蜈蚣、大灰狼;成年人怕毒蛇猛兽、台风地震、房倒屋塌、海难空难……每一个神经正常的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往大火里跳,往动物园的老虎铁笼子里钻,或在台风风口上“乘凉”。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人生还有另一种畏惧,平时一般人不太注意,那就是怕违法犯罪,怕上法庭蹲监狱,怕上刑场掉脑袋!故古人有“畏法度”之说。今日重提,似仍有其警示作用。据《明史》记载:一次明太祖朱元璋与众大臣谈论人生之幸事,问身边大臣:“天下何人快活?”群臣各抒己见,有言功成名就者快活…  相似文献   

20.
他曾是一名军人,但却因为间谋罪而使自己的人生拐了一个大弯儿。5月时节,坐落在古都南京雨花台畔的百年监狱——南京监狱,绿草茵茵,鲜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因为南京南麓坐落着军用和民用机场,监狱上空不时会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偶尔,服刑人员还会看到天空中翱翔的银鹰,有宽大的民航飞机缓缓飞过.也有矫健的战斗机呼啸而去。常常会激起服刑人员的好奇和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