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社区自治,就是社区各种利益相关者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使社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引起了城市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治理理论为社区自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重新审视城市社区自治,对于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市场化和住房私有化的发展,推动我国城市社区空间的扩张和社区事务的增加,进而带动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型。从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先后发生了两次明显的调整,即行政主导下的社区重构,实现街居管治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变;再由社区体制走向社区自治体制。随着社区利益多元化和矛盾凸显化,社区日益成为各类矛盾的集散地,从而要求社区治理结构进行第三次转型,即由社区自治转向社区共治。为了达成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应当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居委会、业委会及社区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城市社区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自治与特色社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晓军 《唯实》2003,(7):74-77
中国城乡政治的非均衡性突出地表现在基层自治上 ,在农村村民自治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城市却是基层自治的停滞 ,而社会的转型既为城市基层自治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又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进城市基层自治也自然而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文章分析了重构新型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分析了当前城市自治社区的主要问题 ,在城市社区国际比较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基于已经阶层化了的住宅小区为自治单位推进社区自治、创办特色社区的观点 ,并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载体、基础、动力及自治成功的保证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区不仅是中国城市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场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以科层制为基础的城市社区治理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S市从营造参与共享的有机社区、塑造事权明晰的有效行政以及建设关爱互助的美好社会等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并以信息吸纳机制、问题识别机制、任务分包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为其保障,构筑起圈层治理的社区治理结构。通过这一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型,S市在社区层面最终达成了"大社区、优部门、强社会、好秩序"的服务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社区成员的多元化决定了其价值需求的多元化,如何顺应国际化社区居民彼此陌生、孤单、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通过文化活动构建居民交流、共商机制,通过居民自治,协商共议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加速文化认同和社区整合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首要难题。S市B社区"相约九号"社区自治平台这一新型参与机制的出现在演进逻辑上与社区治理有着某种对应关系。社区新的参与机制和组织形式的显现,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和社区公共生活的拓展,实际上意味着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社区这一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本质性规定的回归。但就基层社会管理的角度,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社区自治与基层社会管理仍然任重道远。可以说,我国国际化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与否,最终取决于社区参与机制的制度化与政府治理体制的转变。为此,必须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通过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破除体制障碍不断推进国际化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治理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城市社会治理主体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统治型治理模式被新的政府主导治理模式所替代,其治理体制特点为:权力配置集中;自上而下单项进行;“政社合一”;社会被国家结构化。到了80年代,由于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大量国有企业的破产以及利益集团和民间组织的出现,使城市社会治理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一方面,政府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为社区提供了政策与法规;另一方面,非政府社区组织日益参与、渗入社区并介入社区活动。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治理转型将是一个趋势,它表现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的结…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对城市社区的影响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 ,社区结构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加强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研究 ,对于中国社会管理的加强和改进 ,对于坚持党的领导 ,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社区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是让居民生活得更好。社会转型对城市社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城市社区党的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社团的作用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8.
《求实》2021,(4)
从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发挥党组织对社区自治的引领作用是正确处理政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使党的执政能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社区党组织应当以社区共同体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构建身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实现强化党的民生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内部关系协调、形成社区公共价值观的目标,从而形成基层党建、公共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党组织应从以凸显居民参与自治的主体身份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整合社区自组织的利益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社区自治、以培养社区的契约文化促成普遍共识和塑造居民行为等方面来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自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对城市社区的影响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智 《唯实》2003,(8):138-142
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区结构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加强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研究,对于中国社会管理的加强和改进,对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社区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是让居民生活得更好.社会转型对城市社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城市社区党的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社团的作用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0.
王培智 《唯实》2003,(9):138-142
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社区结构的功能日益显现出来.加强转型时期的城市社区研究,对于中国社会管理的加强和改进,对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是追求社区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是让居民生活得更好.社会转型对城市社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城市社区党的建设、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政府行政管理与居民自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社区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社团的作用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并且已经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社会发展必须在利益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城市社区发展同样需要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谐.城市社区发展基金可以为城市政府、银行、社区治理机构和居民提供利益激励,推动他们服务于社区全面、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社区福利,具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颖 《唯实》2003,(Z1)
以民主自治为特征的现代社区 ,是城市由政府管制走向共同治理的重要社会基础。为了城市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我们必须培育社区的民主自治 ,让社区成为能够代表市民利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与城市治理、具有独立组织地位的民间社团组织 ,成为沟通政府、社会组织与社会团体的中介桥梁 ,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结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和公众需求的多元化,并进一步促进了民众主体意识的萌发。日益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要求"村改居"社区党组织积极进行功能调适。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党组织肩负着利益表达与利益协调、服务社区、价值引领、素质提升的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在社会转型期遭遇了行动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元化以及社会环境复杂化等因素的挑战,要化解"村改居";社区党组织面临的这些困境,就必须从党组织自身建设和优化社会环境两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4.
王颖 《唯实》2003,(9):133-137
以民主自治为特征的现代社区,是城市由政府管制走向共同治理的重要社会基础.为了城市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培育社区的民主自治,让社区成为能够代表市民利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与城市治理、具有独立组织地位的民间社团组织,成为沟通政府、社会组织与社会团体的中介桥梁,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结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15.
王颖 《唯实》2003,(8):133-137
以民主自治为特征的现代社区,是城市由政府管制走向共同治理的重要社会基础.为了城市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我们必须培育社区的民主自治,让社区成为能够代表市民利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与城市治理、具有独立组织地位的民间社团组织,成为沟通政府、社会组织与社会团体的中介桥梁,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结构性力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政治、社会体制变革促使我国整个社会的结构性转型,城市社区也随之凸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城市社区人口的集中增长,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的内部关系以及亲戚群体关系的变化,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形成,社区自治中居民参与规模和形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社会管理体制的结构性重塑需要社区党组织、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准确定位好各自的角色。社区党组织应扮演好政治指导者、利益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社区管理统筹者的角色,基层政府应成为城市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主导者、社区自治的管理者和支持者,社区居委会需将角色界定为社区事务的处理者、社区自治活动的组织者、社区自治和社区与社会组织交往平台的搭建者、行政工作的协管者和民意表达的传递者。在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的这三大主体角色恰当定位的前提下,结构性的体制调整也就能够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18.
张卫  刘艳敏 《唯实》2013,(8):62-64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而社区冲突是指社区内的各个主体包括个体、群体或组织为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而产生的对抗性行为。社区冲突具有区别于一般冲突的特性:发生在社区这一独特地域;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组织等其他社区主体;涉及的多是社区内公共资源的分配,其中主要以物质利益引发的冲突为主;形式多为显性,从激烈程度看多为中低强度。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相互交织加剧了社会分化,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各种矛盾与冲突相伴而生。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冲突发生的前沿地带,近年来社区冲突频发影响了社区的稳定与秩序的形成,阻碍了和谐社区治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提高对社区冲突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城市社区治理正在朝向"三动三治"趋势发展和转变。居民自治更加主动的趋势、社会组织更加能动的趋势、政府与社会更加互动的趋势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多元参与的共同治理、党领导下的综合治理、制度规范的依法治理是社区治理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在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层面来认识。在对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研究上,深刻理解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社会治理相关论述,重新对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社区服务工作者在职能定位、工作机制、发展途径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举措,以推动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和社区治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