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我国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这一人类政治文明核心价值的继承与发展。我国民主政治不仅强调民主价值和民主制度双重建构的统一,更要注重民主伦理的建构。即民主政治建设既要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旨归,以实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又要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在制度层面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更要通过人和制度两方面的民主伦理化将民主的价值理念内化为特定社会制度下人的心理法则,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必要的思想保证,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进而论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蕴;最后就二者辩证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价值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解放为终极价值诉求,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显示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明确提出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信念,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在个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价值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灵魂。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和现实推进过程中,社会主义价值具有批判与建构功能、规范与凝聚功能、维护与创新功能以及引领与整合功能,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与现实推进的理念支撑和精神动因。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价值观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目的性、合理性、正义性所做的根本的理论概括和论证。《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价值和最高目标,并从价值观上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合理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必然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价值指向。坚持这一根本价值指向,才能够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制度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新 《理论探讨》2007,1(5):50-53
制度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是在批判市民社会中提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与制度文明具有内在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从制度的设计、安排、运行和变迁着手,从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整合社会各细胞的活力,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日益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要充分实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呈现为"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的引领,必须把握三个基本的认识维度: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身建设,为引领多元文化奠定牢固根基;二是全面认识多元文化的本质及其影响,为实现正确引领提供辩证思路;三是促进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持续不断地良性互动,从而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60年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经历了一个过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开辟了认识的新境界。社会主义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判断逐渐形成为共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再认识,推进了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等的认识,从而不断地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应当以社会主义本质为核心推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自由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自由主义价值的侵入,引发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价值理念的些许误解,因而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主义自由价值的阐释,以厘清社会主义之自由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时对认识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者是统一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立足实际,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汇聚中国智慧、凝聚中国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7)
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百年文化建设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等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阶段和内容,即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并且形成了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革命与改革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文化建设围绕中心工作来进行等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哈尔滨未来文化发展的现实启示就是要不断加强文化的制度建设,不断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动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价值,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力量,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4,(2)
<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客观上要求实现从理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走向具体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这一凝练经历了一个从观点差异到思想共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一、凝练的视角1.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有着鲜明的价值立场与价值取向,即以人民为本位,为着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国学者李永  相似文献   

13.
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其核心价值取向就是要寻求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道。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些思想深刻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状况相适应,当代中国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既存在着人对物的关系依赖,又存在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取向特征,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以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线索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互为前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独特历史发展时期.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切入点,通过制度与文化创新,不断改变人的社会关系,逐步摆脱"物对人"的支配和控制,是实现我国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是制度在价值层面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指针、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方方面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美好理想。坚定制度自信、彰显制度优势,就是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不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远发展,关键在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程度。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孕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文化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必须从文化教育、国情教育、道德重建、制度建设、社会改革等多方面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胡孝四 《学理论》2009,(27):153-15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价值观研究的核心问题,同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回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演变,以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为理论依据,对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建设提出如下基本见解: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与社会互为价值主客体,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国家社会要不断创造条件以实现上述目标,同时,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及道德潜能,为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只有这样,个人与社会之间才能逐步建立起真正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第一个坚持”,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人民立场的赓续与传承上的。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坚持人民至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造福人民、必须牢牢植根人民。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意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底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民主、文明、平等、公正、和谐"等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治文明领域相关建设也有助于实现全社会对其的广泛认同,将其真正融入全民族的心灵深处:通过创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确立公众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基础;提升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政府绩效,递进增强公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以社会组织建设打造现代认同空间,为公众认同核心价值观提供必要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教军章 《行政论坛》2007,2(3):46-50
关于制度的价值或伦理的追问似乎已不只是现代社会乃至后现代社会"创造"的概念或范畴,而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本然状态的历史表述,或者说对制度的伦理关照和对伦理的制度安排可以理解为本来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重要表征,它是人类通过社会化、组织化或秩序化存在及其重建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目的的常规工具和途径。于是制度与伦理的"融合统一"所构成的制度伦理价值的定位就成为社会公共领域变革与发展难以回避的话语论题,对制度伦理公共价值意蕴进行阐发与追问,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发展哲学的厘定,进而为制度伦理现实功能发挥机制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以和谐发展观为哲学指导来审视制度伦理的价值取向,发挥制度与伦理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双重功效,是和谐社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