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批准成都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试验区")后,成都市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获得了难得的机遇.   现阶段,崇州市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树立新理念,健全和落实新机制,努力为"试验区"建设服好务.……  相似文献   

2.
孔祥毅 《先锋队》2011,(7):42-44
综改试验区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综改试验区),山西成为全国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批准山西成为综改试验区,  相似文献   

3.
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人的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确定湖南省长株潭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央这一战略决策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我们要从人的本质属性实现的新视觉,深刻认识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统揽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十七大报告的灵魂和精髓。前不久,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  相似文献   

5.
本刊刊发《牢记使命,把握机遇,奋力推进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一文。本文对重庆建设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精要阐述,是全市领导干部的重要学习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李崟 《党史天地》2009,(3):43-46
2007年12月上旬,国务院同意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以[2007]3428号文件下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和重大举措,是湖南人民的多年夙愿和期盼,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明确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国家推动西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此前,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分别在2005年6月和2006年5月被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集中区"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农用地这一生产要素,开创一个规模化的企业化农业新时代在成都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新形势下,为了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当明确提出建立"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也就是明确提出"第四个集中——新型农业向现代农业集中发展区集中"。  相似文献   

10.
2007年6月7日,国家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说:“统筹城乡发展,是重庆继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百万大移民之后,要解开的又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我们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有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对于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促进中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重大战略举措,湖南的重大历史机遇、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姜洁 《党建文汇》2007,(7):10-10
许多战略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品其真味。重庆在成为直辖市10周年之际再次获得一个新“身份”。目前,经国家发改委报请国务院同意,重庆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前,继北京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相继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是湖北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促进改革的重要推手。综改试验区所试验的内容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引导可持续消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12月,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首个农村土地交易所,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在重庆市远距离、大范围置换的"地票"交易,解开"城市发展扩张缺乏空  相似文献   

16.
日前,重庆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前,继北京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农业开始在我国兴起.最近,国家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的现代农业建设和都市农业的发展,又面临着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你好! 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首次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喜讯传来,作为一个农业大县的衣办主任,我和全县人民一样感到热血沸腾,但几个月以来,却感觉雷声大雨点小,面对“试验”二字,我真的感到很困惑。  相似文献   

19.
孙超英  贾舒  高波 《探索》2007,(6):175-179
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其意义非常重大;四川省选择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区的地级市作为省级试点市,这对推进四川整个区域统筹城乡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同样的意义.试点地区担负着"先行先试,超前探索"的历史重任,机遇和风险并存.本文就成都试验区及四川省级试点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进展情况、特点、试点中初步发现的问题以及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做出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6月7日,成都重庆同时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两地迎来了"千年等一回"般的重大发展机遇.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在新世纪中必须翻越的一道坎.一定意义上说,成都和重庆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