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润美 《乡音》2011,(1):27
1999年我从永年县农业局调到县政协,当时我28岁。对于一直做技术工作的我来说,初来乍到,对政协的工作性质比较陌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就向政协老同志学习请教。同时,我静下心来把政协章程学好,弄明白政协工作性质,省政协机关刊  相似文献   

2.
<正>1994年秋,我从南通市委宣传部门来到市政协机关报到工作。时光荏苒,一晃整整20年过去了。其间,我也有机会离开政协到其他党政部门或县市工作,由于政协工作需要,自己没有"走出去"。20年结缘政协、扎根政协、服务政协的人生经历,让我心中种下了挥之不去的"政协情结"。在政协工作的岁月,我与日俱增地了解政协、认识政协、融入政协,早已深深地爱上政协。政协是个大学校:置身其中,犹如在缤纷的花园  相似文献   

3.
陈玉珍 《乡音》2013,(4):33-33
我2000年毕业于河北泊头师范学校,后从教。2007年,通过招聘,我进入了盐山县政协办公室。2012年,政协盐山县第十二届委员会换届之际,我有幸成为一名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和政协委员的双重身份,激励我在政协这个大家庭里积极地  相似文献   

4.
致敬政协     
苏亚丽 《乡音》2015,(1):26
我不是政协委员,也不是政协的工作人员,但我与政协却结下了不解之缘。2010年,我参加河北省四级联考,考入九三学社张家口市委,并分管宣传工作。当时,我对党派工作知之甚少,对政协工作更是认识肤浅。然而,近4年的工作经历,从我与政协的接触中,从我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政协在我国政治结构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反映社会各界政治愿望及利益诉求时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柴招军 《乡音》2011,(9):27
2007年9月,我从邯郸市丛台区文教体局借调区政协办公室,主要负责文字综合工作。不知不觉间,到政协已经4年了。4年间,在政协大家庭里,我学到了新知识,结识了新朋友,锻炼了工作能力,政协成为我的人生大学。到政协之前,我对政协的了解十分肤浅,甚至还有过偏见。曾一度错误地认为政协"不决策、不立法、不行政",只不过是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发挥  相似文献   

6.
我爱政协     
10年前,“政协”这两个字,在我的意识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名词。难忘的1999年,我不仅成了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而且有幸被招录到濮阳市政协,并先后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工作。从责任使然,到乐于奉献,使我了解了政协,理解了政协,融入了政协,爱上了政协。政协—成了我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袁士坚 《乡音》2013,(7):48-48
我与《乡音》的交往已有13年了,从一开始的初识,到现在的割舍不开,是《乡音》的启迪让我开始了写作,是《乡音》的引导和《乡音》编辑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爱上写作,学会了写作。我2001年刚到磁县政协的时候,接触的第一份杂志就是《乡音》,初入政协的我对政协知识、政协工作有些茫然,是她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如饥似渴,从政协知识的海洋中吸取了自己的能量,很快地进入了工作角色。  相似文献   

8.
张俊如 《乡音》2014,(4):52-52
初识《乡音》是在2008年,那时,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我从原来的工作单位来到滦县政协。刚到政协,我对政协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知道政协工作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我们河东区政协是1998年换届的。换届时,我从区政府副区长到区政协任主席。三年多来,我从政协工作的一名新兵,经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不仅对政协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回顾三年来的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到,要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必须注意唱好“三部曲”。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天津政协》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从我1999年从部队转业到河东区政协工作,就喜欢上了《天津政协》杂志(当时为《团结与民主》杂志),每期必看,每篇必读,至今已坚持了13年。可以说,《天津政协》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传授了我知识,开阔了我视野,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王晓东 《乡音》2011,(10):33
我从1998年调入满城县政协工作,至今已13个春秋。同事们有时开玩笑,称我为"老政协"。十多年间在政协这个大家庭里,我有工作中的困惑,有成长中的感悟,有付出后的收获,有被政协委员无私奉献之举的感动……当然,更使我感动的是政协人在履职为民中的作为。这一切,伴我前行,使我时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相似文献   

12.
马明长 《乡音》2013,(6):50-50
我是2007年从中学教师岗位上进入盐山县政协办公室工作的。刚进政协,不知从何做起,求助办公室主任要点儿资料学习,他首先向我推荐了《乡音》,从这本杂志里面我了解了政协的职能,并且从"信息窗"里看到了各级政协的工作。当年《乡音》上开展"征文"活动,我用书信的方式给《乡音》写了一篇征文。没想到,不长时间我就收到了编辑的回信,看到那些鼓励的话语,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信中告诉我稿件应该怎么修改,但是由于我的水平有限,最终没能写好那篇征文。至今我还保留着那封回信,经常翻阅,它就是我上进的动力,时刻提醒我,不  相似文献   

13.
牛润美 《乡音》2013,(7):43-43
1999年我从永年县农业局调入县政协,首次接触到《乡音》杂志,《乡音》的丰富内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心想,这不就是教我在政协机关如何开展工作的吗?说心里话,这14年间我学习《乡音》,收获真是太大了。是她帮助我了解政协的工作性质和职能,是她教会我如何开展调研、视察等政协工作。在做好政协工作的同时,我也开始往《乡音》杂志上投稿,刚开始我从一百字左右的信息入手,把自己在政协机关参与的活动,用信息的形式投稿,看到自己写的文字变成印刷体,内心很是激动。慢慢地,我不满足于信息的写作了,而是针  相似文献   

14.
柴招军 《乡音》2013,(3):50-50
我与《乡音》初次结缘,始于2007年9月。那时,我从教育部门调到邯郸市丛台区政协,负责文字综合工作。隔行如隔山,初次接触政协工作,有些无所适从。于是,我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给自己"充电"。《乡音》作为全省唯一的政协统战刊物,自  相似文献   

15.
<正>去年7月,我从南通市通州区政府转岗到区政协工作,担任区政协党组书记,今年初换届以后,担任区政协主席。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政协工作的"新兵",不断加强学习,尽快进入角色,推动政协工作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大团结大联合作用,是我的首要任务。学习中,我结识了《江苏政协》这位良师益友,获益匪浅。她是工作助手。《江苏政协》如一朵来自大自然氤氲着泥土芳香的百合花,朴实无华却花香四溢。她高  相似文献   

16.
我不仅是“老政协”,而且还两进政协。两次进政协的感受自然不同,说起来感慨颇多。我原在乡里当教师,1988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内邱县北岭中学调到县政协工作,任干事,负责文字工作。开始,由于业务上的生疏,工作无从下手,有劲儿使不上。于是我主动拜政协人为师,学习他们做政协工作的经验,并认真钻研政协统战理论知识,还向同事们学习公文写作知识。为尽快进入角色,做好政协的宣传工作,我随时剪报,将《人民政协报》、《政协通讯》中的文章剪下来,作为写作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5年回望     
1996年,我从中专毕业后到盐山县政协实习。虽然是实习,但能到这样的单位,那喜悦的心情是无法言表的。从进政协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发誓: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在政协干出个样来。别人和朋友聚会喝酒的夜晚,我以孤灯为伴爬格子。节假日别人阖家团聚,我则骑着自行车下乡采访。一年多来,我在报纸上发表多篇稿件,有的还得了奖。由于工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春,我从武警机动部队转业到天津市河东区政协机关工作,那年我41岁,至今整整过去16个年头。如今仍清晰地记得,上班第一天,就有老战友打来电话问我:“工作岗位这么多,为什么选择去政协?这么早就去养老……”对于战友们的不解,我没有在意,只是把这份关心和惦念记在心里。时光如梭,光阴荏苒。一晃16年过去了,我从一名政协工作的“新兵”成为区政协研究室主任,而且在研究室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4个年  相似文献   

19.
丰富     
王炜娜 《乡音》2011,(12):31
我是在军校工作生活了10年,于2006年转业到省政协机关党委工作的,从部队到地方,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一直想用一个词表达我对政协的感受,"丰富"或许能从一个侧面呈现我到政协几年来的一点感悟。"丰富"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政协是丰富才能的家园。政协机关围绕着服务大局服务委员,各项会议和活动通过规范的运作机制使干部队伍得到全方位锤炼,从文件起草到  相似文献   

20.
姚军红 《乡音》2013,(12):50-50
我2003年进入沧州市政协工作,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我结识了《乡音》。老实说,最初,这本杂志并未引起我的关注,觉得它不过就是河北政协系统的刊物罢了,不会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随着我对政协认识的不断加深,尤其是工作的需要,我慢慢改变了对它的认识。而最初的改观,缘于《沧州政协》的创刊。2004年初,市政协决定出版内部刊物——《沧州政协》。由于我在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所以,领导让我和其他三位同志承担这项任务。我们四个都没有办过刊物,而且由于这在沧州政协史上是第一次,没有可资借鉴、参考的经验,所以,大家不知从何入手。我在原工作单位虽然也经常给报刊投稿,但对于栏目设置、版面设计、版块构成、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