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建军 《前线》2016,(8):80-80
正1973年12月,开国上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他居住的广州留园7号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是党员,秘书孙洪宪建议成立一个党小组,把组织生活规范起来。一天,大家决定开会酝酿党小组长人选。这时,许世友推门而入,大家赶紧起立:"请首长指示!"许世友说:"什么指示?不懂规矩,党内一律平等嘛!"听说要选党小组长,许世友便顺手拉过一张硬板凳坐下说:"既然开党小组会,我也得发发言!一定要选一个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许世友是一个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将军。在他结束60余年戎马生涯,撒手人寰后,王震受邓小平委托,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对许世友一连说了几个“特殊”:“许世友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正如王震所言,在许世友的一生中,他不知为人们留下了多少生动感人的“特殊”故事。 长征途中,面对寨王精心摆出的擂台、烈酒、美女,许师长的反映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3.
在共和国将帅中,许世友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军。他个性鲜明,奇特,爱憎分明,特别是他忠孝两全的性情,构成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邓小平曾说;“许世友同志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和特殊贡献的人物,是特殊的特殊。”关于他一生中的传奇故事,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荷枪实弹直面毛泽东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  相似文献   

4.
纪路 《党史纵横》2002,(10):41-41
1976年下半年,在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独自派了几十名便衣负责保护.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人认得出他.  相似文献   

5.
报刊文摘     
1976年下半年,当时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亲自派了几十名彪悍的便衣负责保护。 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人认得出他。他来到一处国营的蔬菜摊前,只见摊档上的莱全  相似文献   

6.
题记:许世友,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上将,以其独有的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传说。他在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因为视察工作和政治避难,曾于1965年至1967年,三次来到驻于大别山的一支连队,在该连队吃住。该连连长张贵庭,对于三次接待许世友,视为一生的莫大荣幸。当年的张连长满怀激情地向笔者忆述了许世友三次在他们连队的那些事情,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光彩恒久的将军其既是凡人又不同于凡人的特有魅力。6传说中的武林高手果然膂力过人,双手能抓提起200斤的石块担子/喜欢打猎踏山,爱吃狗肉/喜欢小孩,小孩们却惧怕他的粗壮“凶相”既好奇又不敢迫前我…  相似文献   

7.
一 1973年12月22日,毛泽东签发命令,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当时全国共有门个大军区.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都任职时间不长,最长的也才四个月,他们都原封不动。北京。军值李德生和沈阳军区陈锡联、济南军区杨得志和武汉军区曾思玉、南京军区许世友和广州军区丁盛、福州军区韩先楚和兰州军区皮定钧湘互对调。毛泽东在书房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了这一命令,同时宣布邓小平参加中央军委的工作。毛泽东说:“我提个建议,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建议在座的政治局委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九届二中全会以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在开会或聊天时提议唱这首歌。 毛泽东宣布对调命令后,让王洪文宣布对调的名单。王洪文刚当上党的副主席,比较牛哄哄,没把老将军放在眼里。他是从上海发迹的,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员,在军队方面说,上海是南京的管辖范围月B时张春桥挂了个南京军区政委的名,许世友根本不买他的账,最恨的就是他。许世友爱憎分明,粉碎“四人 帮”后,许世友说:“我早就看出张春桥不是好东西。”毛泽东去世时,江青围攻许世友,许世友拍案而起,说:“你张狂什么?主席在我让你三分,现在你再胡言乱  相似文献   

8.
具有特殊性格、富于传奇色彩的我军高级将领许世友,当年在延安被囚禁受审过。关于这段史实,说法很多,真情到底如何?作者李永春在许世友将军身边工作几十年,多次聆听许将军对自己在延安被囚禁受审那段历史的回忆,还采访过当年的见证人,从而对许世友在延安被囚禁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前线吃紧,张国焘却寻欢作乐,从此,张国焘在许世友的心中形象大打折扣1932年秋,许世友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后相继担任红九军副军长兼红二十五师师长、红四军军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许世友能打仗,特别能打大仗恶仗,作为红四方面…  相似文献   

9.
1976年9月9日凌晨0时10分,毛泽东与世长辞。当日许世友奉命乘专机进京。许世友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数十年,对毛泽东崇敬有加。恶噩传来,许世友悲痛万分,急于进京瞻仰主席的遗容。可是当他进入机舱后,飞机却迟迟不能起飞。经再三追问,飞行员才道出“中央有指示,不准带枪进京”的真情。许世友大怒,强令飞行员驾机升了空。许世友是带着一支美式五星左轮手枪进京的。据说,这支手枪是他率部队从国民党一个军长手中缴获的。由于心爱这支枪,许世友总是人不离枪,枪不离人,整天把枪别在腰间。可是这次带枪进京,除爱枪与习惯外,另有更重要的原因。当时,…  相似文献   

10.
早在"文化大革命"中,许世友就曾向毛泽东主席提出:"如果有仗打,我还想打一仗,然后就休息."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从南京军区调到广州军区.197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中越边境西段由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指挥,东段由许世友指挥.当年许世友74岁,比杨得志大5岁,成为我军历史上亲临前线指挥的年龄最大的指挥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